6.2013 年 6 月初,玉米現貨市場的價格為 2 200 元/噸,某玉米生產商預計在 11 月初將會
有 20 噸玉米予以出售,在分析了后期玉米市場的基本情況后,預計后期玉米現貨價格可能難以繼續(xù)維持高位,甚至可能出現下跌。為了規(guī)避后期現貨價格下跌的風險,該生產商決定通過賣出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 C1411 合約來對后期的玉米現貨進行套期保值。6 月 4 日,該生產商以 2 320 元/噸的期貨價格賣出 2 手(1 手=10 噸)玉米期貨合約。進入 11 月份,隨著國內玉米現貨市場供不應求局面的改善,玉米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都出現了同步的回落, 該玉米生產商在現貨市場以 2 000 元/噸的價格賣出 20 噸玉米,同時在期貨市場上以 2 050
元/噸的價位將 2 手 6 月賣出的玉米期貨合約進行對沖平倉。(不計交易手續(xù)費)
根據材料計算,此玉米生產商在現貨市場的盈虧狀況;期貨市場的盈虧狀況;此次套期保值的盈虧狀況。
解析: 賣出套期保值操作過程及結果表
時間 |
現貨市場 |
期貨市場 |
6 月初 |
玉米價格:2 200 元/噸 |
賣出 2 手 11 月份玉米合約 價格:2 320 元/噸 |
11 月初 |
玉米價格:2 000 元/噸 |
買入 2 手 11 月份玉米合約 價格:2 050 元/噸 |
盈虧 |
虧損 200 元/噸 |
盈利:(2 320-2 050)即 270 元/噸 |
凈盈利:270 元/噸-200 元/噸=70(元/噸)。
分析:由于玉米價格下降,現貨市場價格下跌了 200 元/噸,所以現貨市場賣出 20 噸玉米
共虧損 200 元/噸×20 噸,即 4 000 元;但在期貨市場上做交易每噸盈利 270 元,共盈利 2 手×10 噸/手×270 元/噸=5 400 元;最終通過套期保值操作,該玉米生產商凈盈利為(270 元/噸-200 元/噸)×20 噸=1 400 元。則有:(1)該玉米生產商現貨市場盈虧狀況為:
200 元/噸。(2)該玉米生產商期貨市場盈虧狀況為 270 元/噸。(3)該套期保值盈虧狀況
為凈盈利 70 元/噸。
知識點 4 買入套期保值的計算(價格上漲情形)
7.某玉米加工廠預計在 6 月底將需要 20 噸玉米作為原料,2013 年 1 月初,國內玉米現貨市
場的價格為 2 100 元/噸,相對于進口玉米價格明顯偏低,因為資金短缺無法在當時購進, 但又擔心未來幾個月玉米價格上漲,為了鎖定后期玉米的購買成本,隨即在大連商品交易所買入 2 手玉米期貨合約進行套期保值,買入開倉價為 2 200 元/噸。進入 6 月下旬,國內玉
米現貨價格為 2 210 元/噸,該加工商以該價位購進 20 噸玉米,同時在期貨市場上把 2 手玉
米期貨合約進行對沖平倉,平倉價格為:2 290 元/噸。
根據材料計算,此玉米加工商在現貨市場的盈虧狀況;期貨市場的盈虧狀況;此次套期保值的盈虧狀況。
解析: 買入套期保值操作過程及結果表
時間 |
現貨市場 |
期貨市場 |
1 月 初 |
玉米價格:2 100 元/噸 |
買入 2 手 7 月份玉米合約 開倉價:2 200 元/噸 |
6 月 底 |
玉米價格:2 210 元/噸 |
賣出 2 手 7 月份玉米期貨合約平倉價:2 290 元 /噸 |
盈虧 |
虧損(2 210-2 100)=110 元/ 噸 |
盈利:(2 290-2 200)= 90 元/噸 |
凈損失:110 元/噸-90 元/噸=20 元/噸
分析:由于玉米價格上漲,現貨市場價格上漲了 110 元/噸,在現貨市場購進 20 噸,購入
成本多支出 20 噸×110 元/噸,即現貨市場虧損 2 200 元;但在期貨市場交易每噸盈利 90
元,共盈利 2 手×10 噸/手×90 元/噸=1 800 元;最終通過套期保值,該玉米加工商凈損失為(110 元/噸-90 元/噸)×20 噸=400 元。則有:(1)該玉米加工商現貨市場盈虧狀況為虧損 110 元/噸。(2)該玉米加工商期貨市場盈虧狀況為盈利 90 元/噸。(3)該套
期保值盈虧狀況為凈損失 20 元/噸。
知識點 5 基差變動與期貨賣出套期保值的效果(基差走強情形)
8.2013 年 6 月初,大豆現貨市場的價格為 4 100 元/噸,某大豆生產商預計在 11 月初將會
有 20 噸大豆予以出售,為了規(guī)避后期現貨價格下跌的風險,該生產商決定通過賣出大連商
品交易所 2 手 11 月大豆期貨合約來進行套期保值,賣出開倉價為 4 220 元/噸。進入 11 月
份,該大豆生產商在現貨市場以 4 000 元/噸的價格賣出 20 噸大豆,同時在期貨市場上以 4
090 元/噸的價格將 2 手大豆期貨合約對沖平倉。(不計交易手續(xù)費)
(1) 根據材料計算得出,在該期貨套期保值交易中,基差( )
A. 不變
B. 走弱
C. 走強
D. 無法確定答案:C
(2) 關于該套期保值效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基差走強 30 元/噸,沒有實現完全套期保值
B. 基差走弱 30 元/噸,實現了完全套期保值,且凈盈利 600 元
C. 通過套期保值操作,該大豆生產商大豆的實際售價為 4 130 元/噸
D. 通過套期保值操作,該大豆生產商大豆的實際售價為 4 030 元/噸答案:BC
解析: 賣出套期保值操作過程及基差變動結果表
時間 |
現貨市場 |
期貨市場 |
基差 |
6 月初 |
大豆價格:4 100 元/噸 |
賣出 2 手 11 月份大豆期貨合約 開倉價:4 220 元/噸 |
-120 元/噸 |
11 月初 |
大豆價格:4 000 元/噸 |
買入 2 手 11 月份大豆期貨合約 平倉價:4 090 元/噸 |
-90 元/噸 |
盈虧 |
虧損:100 元/噸 |
盈利:(4 220-4 090)= |
基差走強 30 元 |
130 元/噸 |
/噸 |
分析:(1)基差=現貨市場價格-期貨市場價格
6 月初基差=4 100 元/噸-4 220 元/噸=-120 元/噸
11 月初基差=4 000 元/噸-4 090 元/噸=-90 元/噸
基差由-120 元/噸變動到-90 元/噸,屬于基差走強現象。即基差變動狀況為:基差走強了(-90 元/噸)-(-120 元/噸)=30 元/噸。
(2)現貨市場價格下降了 100 元/噸,即虧損 100 元/噸;而期貨市場交易盈利了 130 元
/噸,所以實現了完全套期保值,期貨市場的盈利彌補了現貨市場的損失,還有凈盈利:130 元/噸-100 元/噸=30 元/噸。
(3)現貨市場大豆實際售價=4 000 元/噸+130 元/噸=4 130 元/噸或=4 100 元/噸
+(130 元/噸-100 元/噸)=4 130 元/噸。
比當初希望鎖定的價格 4 100 元/噸還多了 30 元/噸。所以答案為:(1)選 C。(2)選 BC。
知識點 6 基差變動與期貨買入套期保值的效果
9.2013 年 6 月 1 日,小麥現貨市場價格為 2 000 元/噸,某小麥企業(yè)擔心未來小麥價格會繼
續(xù)上漲,于是決定用少量的保證金通過期貨市場對需要購進的小麥進行套期保值。以 2 120 元/噸的期貨市場價格開倉買入 2 手(1 手=10 噸)11 月份小麥期貨合約。進入 11 月份,該企業(yè)在現貨市場上以 2 200 元/噸的價格購入 20 噸小麥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以 2 300 元/
噸的價格將 2 手小麥期貨合約進行對沖平倉。(不計交易手續(xù)費)
(1) 根據材料計算得出,該期貨套期保值效果為( )
A. 盈利 600 元
B. 虧損 400 元
C. 盈利 5 000 元
D. 虧損 300 元答案:B
(2) 關于該期貨套期保值效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基差走強 20 元/噸,沒有實現完全套期保值, 且凈虧損 20 元/噸
B. 基差走弱 20 元/噸,實現了完全套期保值,且凈盈利 20 元/噸
C. 通過套期保值操作,該用小麥企業(yè)小麥的實際購買成本為 2 020 元/噸
D. 通過套期保值操作,該用小麥企業(yè)小麥的實際購買成本為 2 200 元/噸答案:AC
解析: 基差變動及買入套期保值操作過程及結果表
市場 時 間 |
現貨市場 |
期貨市場 |
基差 |
2013 年 6 月 |
現貨價:2 000 元/ 噸 |
買入開倉 2 手小麥期貨合約,價格 2 120 元/噸 |
-120 元/噸 |
2013 年 11 月 |
買入 20 噸小麥 價格 2 200 元/噸 |
平倉賣出 2 手小麥期貨合約,價格 2 300 元/噸 |
-100 元/噸 |
盈虧 |
虧損:200 元/噸 |
期貨市場盈虧 盈利:180 元/噸 |
基差走強了 20 元/ 噸 |
分析:(1)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
6 月初基差=2 000 元/噸-2 120 元/噸=-120 元/噸
11 月初基差=2 200 元/噸-2 300 元/噸=-100 元/噸
基差由-120 元/噸變動到-100 元/噸,數值由小變大為基差走強了 20 元/噸。
(2)現貨價提高了 20 元/噸,期貨交易賺了(2 300-2 120)=180 元/噸。綜合為期貨市場盈利彌補了現貨市場一部分損失,但不能彌補全部損失,即未能實現完全套期保值,存在凈損失,每噸損失額為 20 元/噸。20 噸小麥共損失 20 噸×20 元/噸=400(元)。故(1) 選 B。
(3)現貨市場小麥實際購買成本=2 200 元/噸-180 元/噸=2 020 元/噸或=2 000 元
/噸+(200 元/噸-180 元/噸)=2 020 元/噸,比當初希望鎖定的成本高了 20 元/噸, 即基差的變動量。故(2)選 AC。
10.3 月初,我國某鋁型材廠計劃在三個月后購進 1 000 噸鋁錠,決定利用鋁期貨進行套期保值。
(1) 該廠()7 月份鋁期貨合約。
A. 買入 200 手
B. 賣出 200 手
C. 買入 100 手
D. 賣出 100 手參考答案:A
解析:為了規(guī)避三個月后買入鋁錠價格上漲的風險,應該現在買入鋁期貨合約;上海期貨交易所鋁期貨合約的交易單位是 5 噸/手,要購入 1000 噸鋁錠需要的期貨合約數為:10
000÷5=200(手)。
(2) 該廠 7 月份鋁期貨合約建倉價格為 19 900 元/噸。此時的現貨價格為 197 00 元/噸,
至 6 月初,現貨價格至 17 500 元/噸。該廠按照此價格購入鋁錠,同時以 18 100 元/噸的價格將期貨合約對沖平倉。則下面對該廠套期保值操作描述正確的是()。(不考慮手續(xù)費等費用)
A. 基差走強 400 元/噸
B. 期貨市場虧損 1 600 元/噸
C. 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盈虧剛好相抵
D. 通過套期保值操作,鋁錠的采購成本相當于 19 300 元/噸參考答案:A
解析:
現貨市場 |
期貨市場 |
賣出價格 19 700 元/噸 |
鋁期貨合約建倉價格,19 900 元/噸 |
市場價格 17 500 元/噸 |
平倉鋁期貨合約,18 100 元/噸 |
相當于虧損 2 200 元/噸 |
虧損 1 800 元/噸 |
基差走強的變動量:2 200-1 800=400 元/噸
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經濟師注冊會計師證券從業(yè)銀行從業(yè)統(tǒng)計師審計師高級會計師基金從業(yè)資格期貨從業(yè)資格稅務師資產評估師國際內審師ACCA/CAT價格鑒證師統(tǒng)計資格從業(yè)
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造價工程師土建職稱公路檢測工程師建筑八大員注冊建筑師二級造價師監(jiān)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 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安全工程師設備監(jiān)理師環(huán)境影響評價土地登記代理公路造價師公路監(jiān)理師化工工程師暖通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計量工程師
人力資源考試教師資格考試出版專業(yè)資格健康管理師導游考試社會工作者司法考試職稱計算機營養(yǎng)師心理咨詢師育嬰師事業(yè)單位教師招聘理財規(guī)劃師公務員公選考試招警考試選調生村官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執(zhí)業(yè)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