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設施是區(qū)域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運行的基礎,是( )。
A.社會經濟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B.經濟布局合理化的前提
C.拉動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
D.國防建設的組成部分
2.區(qū)域對環(huán)境的影響分析包括( )。
A.生態(tài)環(huán)境敏感性分析
B.土地利用適宜度分析
C.客貨運輸與交通網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D.生態(tài)環(huán)境與資源的相關性分析
3.建設項目內在危險有害因素分析主要包括化學性危險有害因素分析、物理性危險有害因素分析、生物性危險有害因素分析、行為性危險有害因素分析、重大危險源預測與影響分析。其行為性危險有害因素分析主要分析( )。
A.噪聲、粉塵、輻射及其他物理性危險有害因素的危害和影響
B.致病微生物、傳染病媒介物、致害動植物和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細菌和病菌的危害和影響
C.建設項目建成后對周邊區(qū)域和其他企業(yè)造成的通風、采光、交通等因素的不利影響
D.建設項目建成后可能形成重大危險源,如果是則應分析在非正常狀態(tài)下的事故后果及其影響
4.( )年,發(fā)生在美國舊金山的大地震為理解什么是地震提供了直接的觀測事實。
A.1906
B.1916
C.1926
D.1936
5.地震波主要有體波和面波兩種形式。對于體波來說,地震在地球內部會產生兩種體波,即( )波。
A.P
B.R
C.S
D.L
參考答案:1、ABCD 2、ABD 3、C 4、A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