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答案】:宗地的價值P=30/(1+6%)+32/(1+6%)^2+35/(1+6%)^3+33/(1+6%)^4+38/(1+6%)^5+40/6%×(1+6%)^5×[1-1/(1+6%)^35]
=28.3019+28.4799+29.3867+26.1391+28.3958+433.3599=574.06(萬元)。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新]收益法在房地產(chǎn)評估中的運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1、房地產(chǎn)的自然和經(jīng)濟特性,決定了房地產(chǎn)市場不能成為完全競爭市場,而是一個不完全競爭市場。在房地產(chǎn)市場上,房地產(chǎn)價格的形成往往具有個別性,因此運用市場法進行房地產(chǎn)評估,需要對選取的交易實例進行交易情況修正,將交易中由于個別因素所產(chǎn)生的價格偏差予以剔除,使其成為正常價格。房地產(chǎn)交易中的特殊情況較為復雜,主要有以下幾種:
(1)有特殊利害關系的經(jīng)濟主體間的交易,如親友之間、有利害關系的公司之間、公司與本單位職工之間,通常都會以低于市價的價格進行交易;
(2)交易時有特別的動機,這以急于脫售或急于購買最為典型。如有人為了擴大經(jīng)營面積,收買鄰近的建筑用地,往往會使交易價格抬高。
(3)買方或賣方不了解市場行情,往往使房地產(chǎn)交易價格偏高或偏低。
(4)其他特殊交易的情形。如契稅本應由買方負擔,卻轉(zhuǎn)嫁給了賣方。
(5)特殊的交易方式。如拍賣、招標等。
分析了交易情況的特殊性,就要將特殊情況的交易修正到正常交易。通過交易情況修正,即將可比實例價格修正為正常交易情況下的價格。
2、在上述可比案例中,B是收購鄰近房地產(chǎn),因為交易情況需要修正7%,說明其交易價格較正常交易價格高,D是急于出售房地產(chǎn),因為交易情況需要修正-5%,說明其交易價格較正常交易價格低。
3、(1)容積率修正,建立容積率地價指數(shù)表。
容積率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地價 |
100 |
105 |
110 |
115 |
120 |
125=100+100×5%×[(1.5-1)/0.1] |
128=125+100×3%×[(1.6-1.5)/0.1] |
(2)土地使用權年限因素修正。
除交易實例B與待評估地塊的剩余使用年限相同外,交易實例A、C和D均需作使用年限因素修正,修正系數(shù)計算如下
交易實例A及C使用年限修正系數(shù):〔1-(1+8%)^-30〕/〔1-(1+8%)^-38〕=0.9517
D使用年限修正系數(shù):〔1-(1+8%)^-30〕/〔1-(1+8%)^-35〕=0.9660
(3)案例修正計算
成交價 |
交易時間 |
交易情況 |
區(qū)域因素 |
容積率 |
剩余年限 |
個別因素 |
評估值 | |||||
A.690× |
115 |
× |
100 |
× |
100 |
× |
105 |
× |
0.9517 |
× |
100 |
=713.86 |
110 |
100 |
102 |
100 |
99 | ||||||||
B.700× |
115 |
× |
100 |
× |
100 |
× |
105 |
× |
1 |
× |
100 |
=717.47 |
107 |
107 |
100 |
105 |
98 | ||||||||
C.730× |
115 |
× |
100 |
× |
100 |
× |
105 |
× |
0.9517 |
× |
100 |
=674.07 |
108 |
100 |
97 |
120 |
99 | ||||||||
D.730× |
115 |
× |
100 |
× |
100 |
× |
105 |
× |
0.9660 |
× |
100 |
=713.06 |
113 |
95 |
103 |
100 |
108 |
(4)評估結果
案例C的值為異常值,應予剔除。其他結果較為接近,取其平均值作為評估結果。
因此,待估宗地的評估值為:
=(713.86+717.47+713.06) ÷3=714.80(元/平方米)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新]市場法在房地產(chǎn)評估中的運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1)確定評估方法
現(xiàn)已知樓價的預測值和各項開發(fā)成本及費用,可用剩余法評估,計算公式為:
地價=樓價—建筑費—專業(yè)費—利息—銷售稅費—利潤
(2)計算樓價
樓價=2 000×2.5×9 000=45 000 000(元)
提示:容積率=建筑物面積/土地面積
(3)計算建筑費和專業(yè)費
建筑費=3 000×2 000×2.5=15 000 000(元)
專業(yè)費=建筑費×10%=15 000 000×10%=1 500 000(元)
(4)計算銷售費用和稅費
銷售費用=45 000 000×2.5%=1 125 000(元)
銷售稅費=45 000 000×6.5%=2 925 000(元)
(5)計算利潤
利潤=(地價+建筑物+專業(yè)費)×10%
=(地價+16 500 000)×10%
(6)計算利息
利息=地價×[(1+6%)^2—1]+(15000000+1500000)×[(1+6%)^1—1]
=0.1236×地價+990000
提示:建筑費和專業(yè)費在建設期內(nèi)均勻投入,所以,計息期按照建設期的一半計算
(7)求取地價
地價=樓價—建筑費—專業(yè)費—利息—銷售稅費—利潤
地價=45 000 000-16 500 000-1 125 000-2 925 000-0.1×地價-1 650 000-0.1236×地價-990 000
地價=21 810 000/1.2236
=17 824 452(元)
(8)評估結果
單位地價=17 824 452/2 000
=8 912(元/平方米)
樓面地價=8 912÷2.5=3 565(元/平方米)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新]假設開發(fā)法在房地產(chǎn)評估中的運用”知識點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