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動測量法
★(一)振動的分類
確定性振動和隨機振動。
★(二)振動的基本參數
振幅、頻率和相位是振動的基本參數。
振動的運動規(guī)律除了可以用位移的時間歷程描述外,還可以用速度和加速度的時間歷程來描述。
★★★★(三)常用的測振傳感器
1.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
包括壓緊彈簧、質量塊、壓電晶片和基座等基本部分。
壓電式加速度計屬于能量轉換型傳感器。無需外電源,靈敏度高而且穩(wěn)定,有比較理想的線性。
2.磁電式速度傳感器。典型的能量轉換型傳感器。
這種傳感器輸出功率大,性能比較穩(wěn)定,可以做成不同結構形式,因此應用較普遍。但存在機械運動部件,壽命比較短。
3.電渦流位移傳感器。
屬于能量控制型傳感器。渦流位移傳感器屬于非接觸式測量。線性范圍大、靈敏度高、頻率范圍寬、抗干擾能力強、不受油污等介質影響以及非接觸測量。
電渦流位移傳感器被廣泛用來測量汽輪機、壓縮機、電動機等旋轉軸系的振動、軸向位移、轉速等。
★★★(四)異常振動分析方法
1.振動總值法
振動值可用加速度、速度或位移來表示,通常都選用振動速度這個參數。
2.頻譜分析法
頻譜分析就是將時域信號變換為頻域信號(在時域信號中,橫坐標是時間;而在頻域信號中,橫坐標是頻率或圓頻率),得到頻譜圖,從而獲得信號的頻率結構。頻譜分析通常由頻譜分析儀完成。
由于一臺設備中各個零部件具有確定的振動頻率,因此做出頻譜圖與其正常譜圖(或稱原始譜)進行比較,就能較方便地尋找振源,診斷出故障部位和嚴重程度。當頻譜圖上出現新的譜線時,就要考慮到設備是否發(fā)生了新的故障。
通常是先采用測振儀進行振動總值的檢測。當發(fā)現振動總值有較快增大,并有接近或超出最大允許界限值的趨向時,再對實測振動信號進行頻譜分析。
3.振動脈沖測量法:專門用于滾動軸承的磨損和損傷的故障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