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丙公司原持有W公司80%的股權,對其產(chǎn)生控制,處置該部分股權的50%之后,對W公司喪失控制權,僅能產(chǎn)生重大影響
D、丁公司將子公司Q公司的股權全部對外處置
66、A公司20×7年初按投資份額出資180萬元對B公司進行長期股權投資,占B公司股權比例的40%,采用權益法核算,A公司沒有對B公司的其他長期權益,投資協(xié)議也未約定需要承擔額外損失彌補義務。投資當年B公司虧損100萬元;20×8年B公司虧損400萬元;20×9年B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30萬元。20×9年A公司計入投資收益的金額為( )萬元。
A、12
B、10
C、8
D、0
67、下列各項關于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下,被投資方宣告分配的現(xiàn)金股利,投資方應按照持股比例確認投資收益
B、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下,被投資方宣告分配的現(xiàn)金股利,投資方不應確認投資收益
C、期末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大于可收回金額,不需要做處理
D、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應按照處置比例結轉其他綜合收益或資本公積的金額至投資收益
68、企業(yè)處置一項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各明細科目的金額為:成本100萬元,損益調整借方50萬元,其他權益變動借方10萬元。處置該項投資收到的價款為175萬元。處置該項投資的收益為( )萬元。
A、175
B、160
C、25
D、15
69、某公司月初甲產(chǎn)品結存金額1 000元,結存數(shù)量20件,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計價;本月10日和20日甲產(chǎn)品分別采購入庫400件和500件,單位成本分別為52元和53元;本月15日和25日分別發(fā)出該產(chǎn)品380件和400件。該甲產(chǎn)品月末結存余額為( )元。
A、7 000
B、7 410
C、7 350
D、7 500
70、在收回委托加工的物資時,不可能用到的科目是( )。
A、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B、庫存商品
C、原材料
D、受托加工物資
71、某投資者以一批甲材料作為投資取得A公司200萬股普通股,每股1元,雙方協(xié)議約定該批甲材料的價值為600萬元(假定該價值是公允的)。A公司收到甲材料和增值稅專用發(fā)票(進項稅額為102萬元)。該批材料的入賬價值是( )。
A、600萬元
B、702萬元
C、200萬元
D、302萬元
72、下列關于委托加工物資的說法中一定不正確的是( )。
A、委托加工物資增值稅不應該計入其成本中
B、委托加工物資的消費稅應該計入其成本中
C、委托加工物資的運費應計入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中
D、委托加工物資完工收回入庫后發(fā)生的倉儲費計入成本中
73、在物價持續(xù)下跌時期,企業(yè)發(fā)出存貨的計價方法由原來的加權平均法改為先進先出法,會使得企業(yè)( )。
A、低估當期利潤,高估庫存存貨價值
B、低估當期利潤,低估庫存存貨價值
C、高估當期利潤,高估庫存存貨價值
D、高估當期利潤,低估庫存存貨價值
74、發(fā)出存貨的計價方法中確定的存貨成本最為準確的是( )。
A、個別計價法
B、先進先出法
C、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D、移動加權平均法
75、存貨的確認是以法定產(chǎn)權的取得為標志的。下列項目中,不屬于存貨范圍的是( )。
A、發(fā)出的委托加工材料
B、視同買斷方式下已發(fā)出的委托代銷商品
C、企業(yè)發(fā)出但尚未售出的存貨
D、以收取手續(xù)費方式受托代銷的商品
76、A公司2012年10月1日甲材料賬面實際成本為900元,結存數(shù)量為300公斤;10月10日購進甲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單價3.5元;10月18日又購進甲材料600公斤,每公斤單價3.2元;10月23日和10月25日各發(fā)出材料400公斤。該企業(yè)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期末甲材料成本為( )元。
A、4 278.62
B、4 345.71
C、2 674.29
D、3 241.56
77、某企業(yè)2011年10月1日甲材料賬面實際成本為600元,結存數(shù)量為300公斤;10月5日購進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單價2.5元;10月12日又購進甲材料400公斤,每公斤單價2.2元;10月14日和10月20日各發(fā)出材料400公斤。該企業(yè)采用先進先出法,期末材料成本為( )元。
A、600
B、440
C、500
D、400
78、B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本月購進商品1 000噸,購入價格為5 000萬元,增值稅為850萬元;發(fā)生的保險費為500萬元,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為100萬元;入庫時發(fā)現(xiàn)數(shù)量短缺5噸,實際收到995噸。經(jīng)查屬于運輸途中合理損耗。A公司該批原材料實際總成本為( )萬元。
A、5600
B、5572
C、5495
D、5726
79、某工業(yè)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原材料采用實際成本法核算。購入A種原材料1 000噸,收到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8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36萬元。另發(fā)生運輸費用10萬元(按規(guī)定運輸費可按7%計算進項稅額予以抵扣),裝卸費用3萬元,途中保險費用 2萬元。原材料運抵企業(yè)后,驗收入庫原材料為998噸,運輸途中發(fā)生合理損耗2噸。該原材料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