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下列金融資產中,應按攤余成本進行后續(xù)計量的有( )。
A.交易性金融資產
B.持有至到期投資
C.長期股權投資
D.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答案] B
[解析] 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均應按公允價值進行后續(xù)計量;長期股權投資不涉及攤余成本的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資按攤余成本進行后續(xù)計量,所以選項B正確。
7. 下列結算方式中既可用于同城又可用于異地結算的有( )。
A.托收承付
B.委托收款
C.支票
D.銀行本票
[答案] B
[解析] 委托收款同城異地均可采用。
8.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入原材料200噸,收到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售價為400 000元,增值稅為68 000元,委托貨運公司將其貨物送到公司倉庫,雙方協(xié)定運輸費3 000元(可按7%抵扣增值稅),裝卸費1 500元,途中保險費為800元。途中貨物一共損失40%,經查明原因,其中5%屬于途中的合理損耗,剩余的35%屬于非正常損失,則該原材料的入庫單價為( )元。
A.2 202.38
B.2 025.45
C.2 194.24
D.2 518.30
[答案] C
[解析] 企業(yè)在存貨采購過程中發(fā)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應直接計入存貨的采購成本。
原材料的入賬價值=[400 000+3 000×(1-7%)+1 500+800]×(1-35%)=263 308.5(元)。
原材料的入庫單價=263 308.5/[200×(1-40%)]=2 194.24(元)。
9. 甲企業(yè)委托乙企業(yè)將A材料一批加工成應稅消費品,加工完成直接對外銷售,甲企業(yè)發(fā)出原材料實際成本為80 000元,共支付加工費1 000元,運輸加工物資發(fā)生的運雜費為200元。甲、乙企業(yè)均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是17%,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10%,乙企業(yè)無同類消費品價格。該材料甲企業(yè)已收回,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則該委托加工物資收回后的入賬價值是( )元。
A.90 370
B.90 200
C.81 200
D.81 370
[答案] B
[解析] 甲企業(yè)收回后直接用于對外銷售的,代扣代繳的消費稅計入存貨成本中。同時,由于甲企業(yè)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所以交納的增值稅可以進行抵扣,不計入存貨成本中。
消費稅的計稅價格=(80 000+1 000)÷(1-10%)=90 000(元)
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90 000×10%=9 000(元)
應交增值稅稅額=1 000×17%=170(元)
所以該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賬價值=80 000+1 000+9 000+200=90 200(元)。
10. 某一般納稅人企業(yè)因臺風毀損材料一批,計劃成本80 000元,材料成本差異率為-1%,企業(yè)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能夠獲得保險公司賠款50 000元,則因該批材料的毀損而計入“營業(yè)外支出”科目的金額為( )元。
A.43 000
B.42 664
C.30 000
D.29 200
[答案] B
[解析] 80 000元為計劃成本,首先要將計劃成本轉為實際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為-1%,說明是節(jié)約差,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實際成本=80 000×(1-1%)=79 200(元)。存貨發(fā)生非正常損失造成的毀損其增值稅是不可以抵扣的,要將進項稅額轉出,轉出的增值稅=79 200×17%=13 464(元)。能夠獲得的賠款抵減非常損失,因此計入“營業(yè)外支出”科目的金額=79 200+13 464-50 000=42 66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