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非有志不至”
“非不志不能至”,是宋朝散文家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一文中寫的一句話。 “志”就是一個人的志向和奮斗目標,沒有志向的人是任何事情也做不成的。他的這句話,今天對我們來說,還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的。古今中外無論哪一個有成就的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他們?yōu)榱藢崿F自己的奮斗目標,刻苦努力,堅持不懈,直到達到目的。一個人如果沒有明確的志向,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們有堅定不移的奮斗目標,終有一天,我們能夠實現它。著名的波蘭科學家哥白尼,為了證實太陽中心說,不怕封建教會的專制獨裁,敢于提出正確的論斷,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堅持真理,尊重科學,茹苦含辛,努力研究,終于推翻了基督教會支持的地球中心說,在他臨終前,完成了《天體論》這部巨著,為人類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我們的祖國,在解放前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重重壓迫,人民災難深重。為了擺脫苦難,毛主席、朱總司令、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中國工農紅軍抵抗國內外的統(tǒng)治者,立下了偉大的志向,提出一定要解放全中國的戰(zhàn)斗口號。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斗,經歷了千辛萬苦,浴血奮戰(zhàn),終于解放了全中國,實現了偉大的志向,F在,經過幾十年的建設,使我國成為了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國家。在第四屆人大會議上,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又提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為全國人民指出了更為光明的奮斗方向。創(chuàng)立“陳氏定理”的數學家陳景潤,在中學時期就立下了志向,一定要證明出哥德巴赫猜想,為祖國爭光,為祖國的科學事業(yè)做出貢獻。為此,他始終刻苦學習,努力鉆研,在林彪、“四人幫”橫行時期,他頂著狂風惡浪,忍受著疾病的折磨,堅持斗爭,始終不懈,終于部分地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為數學科學打開了禁區(qū),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然而,也有一些人,他們常常立志,而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又退縮了,他們不愿付出艱苦的勞動,結果一事無成。這樣的人沒有自己的遠大而堅定的志向,沒有自己的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沒有吃苦耐勞的作風,沒有為科學獻身的可貴精神,他們永遠也不能對人類作出貢獻,永遠也享受不到經過艱苦奮斗而得到的歡樂。 “非有志不能至”。我們是新中國的青年,肩負著祖國實現“四化”的重擔,任重道遠,我們更要有自己明確的志向,并堅信這個志向一定能夠實現,無論遇到什么樣的艱難險阻,都不動搖。須知“世之奇?zhèn)ス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為了達到我們的宏偉目標,實現我們的遠大志向,我們必須刻苦地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打好為四化獻身的思想和文化科學基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良好的愿望變成現實,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