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美國,本國制造的汽車的平均耗油量是每21.5英里一加侖,而進口汽車的平均耗油量是30.5英里一加侖。顯然,美國車的買主在汽油上的花費要遠高于進口汽車的買主。因此,美國的汽車工業(yè)在和外國汽車制造商的競爭中將失去很大一部分國內市場。
上訴論證基于以下哪項假設?
A.美國制造的汽車和進口汽車的價格性能比大致相同。
B.汽車在使用過程中的花費是買主在購買汽車時的主要考慮因素之一。
C.美國汽油的價格成上漲趨勢。
D.美國汽車的最高時速要高于進口汽車。
E.目前在美國國內,國產汽車的銷售要優(yōu)于進口汽車。
2.李文海認為他父親生于1933年,而李文海的妹妹則認為父親生于1935年。李文海父親出生的醫(yī)院沒有1933年的婦產記錄4,但有1935年的記錄。據(jù)記載,該醫(yī)院沒有李文海父親的出生記錄。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李文海的父親出生于1933年。
為使上述論證成立,以下哪項是必須假設的?/考易網/
I.上訴醫(yī)院1935年的婦產記錄是完整的。
II.李文海和他的妹妹關于父親的出生年份的斷定,至少有一個是真實的。
III.李文海的父親本人已經過世。
A.只有IB.只有IIC.只有IIID.只有I和IIE.I、II和III
3.任何方法都是有缺陷的。如何公正合理選拔合格的大學生?目前通行的高考制度恐怕是所有帶缺陷的方法中最好的方法了。
以下各項都符合上訴斷定的含義,除了:
A.被錄取的大多數(shù)大學生的實際水平與他們的考分是基本相符的。
B.存在落榜的考生,他們有較高的實際水平。
C.存在被錄取的考生,他們并無合格的實際水平。
D.無合格的實際水平的考生被錄取,是考場舞弊所致。
E.目前,沒有比高考更能使人滿意的招生制度。
4.只有當律師薩特參加,泰勒和瓦倫丁才能簽訂合同。而薩特只在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參與合同簽訂工作。只有楊格陪同,泰勒才去薩特的事務所。如果上面的陳述是真實的,下面哪項也必定是真實的?
A.楊格不去事務所,泰勒和瓦倫丁無法簽訂合同。
B.薩特參加,泰勒和瓦倫丁在事務所簽訂合同。
C.楊格去了事務所,泰勒和瓦倫丁簽訂合同。
D.泰勒和瓦倫丁沒能簽訂合同,是由于律師薩特沒有參加。
E.楊格去了事務所,薩特必須參加合同的簽訂。
5.一種汽車要暢銷,必須領導時尚潮流;一種汽車,只有把握流行趨勢,才能領導時尚潮流;而一個汽車設計如果沒有良好的觀察力,他設計的汽車就不可能把握流行趨勢。以下哪項結論可以從題干的斷定中推出?
I.一個暢銷汽車的設計師,不可能沒有良好的觀察力。
II.一種沒有把握流行趨勢的汽車,不可能暢銷
III一種沒有領導時尚的潮流的汽車的設計師,一定沒有良好的觀察力。
A.只有IB.只有IIC.只有I和IIID.只有I和IIE.I、II、和III
參考答案:
1.選B。使用中的花費和購買意愿必須建立起聯(lián)系。
2.選D。其父親是否健在是不須假設的。
3.選D。沒有關于考場舞弊的信息
4.選A。楊格是簽合同的必要條件。
5.選D。必要條件的推理只能是否定必要條件結果,肯定必要條件不能肯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