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鳥類非常需要新伙伴的加入,以增強實力,所以很歡迎蝙蝠的加入。可是蝙蝠是個膽小鬼,等到戰(zhàn)爭開始,便不露面,躲在一旁觀戰(zhàn)。后來,當走獸戰(zhàn)勝鳥類時,走獸們高聲地唱著勝利的歌。蝙蝠卻又突然出現(xiàn)在走獸的營區(qū):“各位恭喜!把鳥類打。嵲谔袅!我是老鼠的同類,也是走獸!敬請大家多多指教!”
走獸們也很樂意地將蝙蝠納入自己的同伴群中。于是,每當走獸們勝利,蝙蝠就加入走獸。每當鳥類們打贏,它又成為鳥類們的伙伴。
最后戰(zhàn)爭結束了,走獸和鳥類言歸于好,雙方都識破了蝙蝠的行為,不客氣地把它趕走了。最后,蝙蝠只能在黑夜偷偷地飛出來。
點睛:蝙蝠被驅(qū)逐根源在于他的“兩面三刀”,對雙方都不忠誠,他的伎倆最終被識破,落得只有黑夜才能飛出來,白天不敢見人的下場!放眼職場,類似的“蝙蝠”的確不少,“騎馬找馬”者有之,“腳踏兩條船”者有之,本以為這是最安全最穩(wěn)定的辦法,殊不知,如果失去最基本的忠誠度,就會成為“落馬”者,成為“落水”者。
現(xiàn)在是一個“信用抵萬金”的時代,沒有信用將一事無成。如果抱著“先就業(yè),后擇業(yè),再創(chuàng)業(yè)”的態(tài)度,其誠信度必將大打折扣。因為他不僅會增加用人單位對他的不信任感,甚至還會浪費人才培養(yǎng)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是他對自己不負責任的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