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地震。
從此時起,距震中汶川不到100公里的綿陽地區(qū)便與外界失去了聯系,包括大本營在此的四川長虹(600839)。
而當天,四川長虹走勢似乎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自開盤后一路走高,14時30分左右開始迅速拉伸,創(chuàng)下近兩個月來的股價最高值7.40元。同日,于7.28元完美地收盤,全天漲幅5.66%。
第二天,上證所由于無法與上市公司取得聯系,按有關規(guī)定四川長虹停牌一天。
第三天,長虹公告:“本次地震將給本公司造成一定的損失,但預計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蓖帐毡P7.16元,微挫 1.65%。
5月20日,地震發(fā)生近一周后,長虹發(fā)布災后恢復生產進展公告:自16日起,多媒體彩電生產線、電池生產線、空調生產線、機頂盒生產線以及配套產業(yè)生產線,已經開始部分或者基本恢復生產。此天的收盤價為6.26元。
地震后的10個交易日里,四川長虹累計跌幅15.93%。
5月26日,長虹資產管理部部長楊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穩(wěn)定股價以及投資者信心上,我們更主要的是要盡快爭取做到達到受災前的生產經營水平上。另一方面,后階段通過提高效率將現在的損失挽回來。我們的計劃并沒有變,要靠后面的努力趕工了!
受損影響不大長虹恢復生產援助災區(qū)
在四川汶川地震中,家電企業(yè)中受災最嚴重的四川長虹備受外界的關注。據內部人士透露,位于綿陽城區(qū)的長虹產房并不在嚴重破壞區(qū)域,地震對其生產影響不大。從17日開始,綿陽市區(qū)供水供電已經正常,長虹在綿陽當地的彩電、空調、冰箱、手機以及PDP生產基地已全面恢復供電,各單位正在進行排查,為恢復全面生產做著最后的準備。
5月12日地震發(fā)生當天晚上,長虹董事長趙勇便帶隊500多名長虹員工到達北川縣,并且實施了救助。成為第一批抵達北川的救援人員,直到次日大規(guī)模的專業(yè)救援力量抵達北川后,董事長才悄然離開了地震重災區(qū)北川。
5月18日晚,據透露,“長虹已經將北川中學生還的師生安置在長虹的職工文化活動中心以及虹苑劇場里。并安排人員照顧!
同日晚,一位在寧波分公司的長虹員工告訴記者:“現在,總公司綿陽那邊真的很忙。18歲至55歲的男職工都組織去做救援工作了,大部分女職工留下來恢復生產!辈τ浾弑硎荆肮灸壳罢5倪\營,寧波這邊的貨源也很穩(wěn)定!
“目前,各地區(qū)的貨源基本上能滿足市場的需要。”資產管理部部長楊軍表示!霸谕ㄓ嵒謴秃,我們決定加大了其他地區(qū)的生產量。但這些是無法代替綿陽的,綿陽現在已基本上恢復了生產!
據了解,截至5月18日,長虹以集團名義在地震發(fā)生的第二天向災區(qū)捐贈500萬元人民幣,加上員工捐款共計652萬元。隨后,其各地的員工又捐獻570萬元。
據悉,地震發(fā)生的當天長虹新能源公司,將庫存中的數百只LED手電筒和數千只電池,提供給綿陽市抗震救災指揮中心及長虹前往北川的500多名救援人員。
15日,為了配套外界捐助的收音機,將經銷商訂好的20000多只電池捐出來。
17日,長虹集團向都江堰市抗震救災指揮中心捐贈40000只七號電池和2000只五號電池,價值10萬元。據了解,該批電池將主要用于救災現場的探測儀器儀表。
而后,生產長虹手機的國虹通訊已捐贈1000臺4000毫安的長動力手機,聯合則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捐贈1100個充電寶貝(干電池充電器),聯合上海士康射頻技術有限公司捐贈100臺對講手機,總價值已逾190萬余元。
“為那些勇于奉獻、支援災區(qū)的家電品牌而驕傲!” 中國家電業(yè)資深觀察者、評論員于清教表示。
災后快速反應 危機管理見初效
“長虹的反應速度相當迅速”,5月19日采訪中國家電業(yè)資深評論員于清教先生時,如是說。
“其實反應的速度,體現的是企業(yè)社會責任感。你可以馬上組織自己的救援分隊,可以馬上聯絡到紅十字會捐錢,而不是掛在嘴邊的社會責任。第一時間響應的速度無論從企業(yè)管理,還是品牌塑造的角度來講,體現的就是你的社會責任感!
一位從事危機管理研究的學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長虹能在災后做出快速的反應,并能妥當的執(zhí)行自救與施救。這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在地震發(fā)生前,長虹整個集團的安全防范意識以及企業(yè)管理方面,就有了應對危險的能力與機制!
“除了自救外,也將自己納入了整個綿陽救災的體系中,將企業(yè)的力量溶于社會的救援隊伍中,在災難前更能體現的是一個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感!
正如危機管理學者的名言——“危機,就是危險加機遇。”在經歷地震災害后,長虹可否找到新的機遇?
5月22日,清華大學應急管理研究基地王郅強博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長虹并沒有在這次地震中倒塌房屋或出現嚴重的人員傷亡以及設備的大規(guī)模毀滅性受損,也并沒有損壞到自己的價值體系,他的發(fā)展目標,他的核心技術,從本身來講這個危機對他來說本來就不是很大!
“而有的企業(yè)可能會在危機中損失掉自己的整個企業(yè)以及社會信譽度,而長虹并沒有損壞到他最根本性的東西。但是通過長虹的努力,他得到的更多的是產品以及企業(yè)的社會形象以及政府與公眾的信任。今后可能會得到更多的社會回饋。”
“就好比王老吉,在這次救災中的積極表現,得到公眾的認可同時,也得到了社會的回饋:廣州市的王老吉目前出現銷售斷貨的情況。但是,我們不能將這種未來可能的期望與效應理解成為我們救災的行為動機,這樣就會玷污我們當時的行為動機,所以我們不能更多的看待現在長虹能在這次災難后得到什么,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本能行為!
楊軍部長也表示:“對災區(qū)的救助是一個本能的反應,畢竟離的這么近,又傷了那么多的人。長虹也曾遭遇過洪水,在迅速組織恢復生產,應對一些突發(fā)事件方面,是有應急措施與機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