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情的不理解,歸根到底都在于“溝通”兩個字。
如果你明白了老板是因為市場情況日新月異而朝令夕改,你明白了同事是因為趕項目進度而指手畫腳,甲方是因為不明白你的作品而裝逼犯傻,下屬是因為不理解你的指令而老不聽話……
可能你立馬就可以打滿雞血,原地復活。
然而,很多人卻不把時間花在“溝通”這件事上,而是花在“抱怨”這件事上。
溝通和抱怨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溝通是拿在臺面上的,哪怕拍桌子,最終雙方還是能達成理解共同奮斗;
抱怨則是放在桌子底下暗搓搓做的,完全無助于事情的解決,最終還可能導致項目的失敗。
一個人面對困難和相互不理解的時候,選擇了怎樣的解決方式,基本上等于選擇了怎樣的格局。
<四>
離職,是體現(xiàn)格局最好的時機
我這些年來面對了太多同事的離職。
有的同事,走的時候甚至還加班,把交接文檔寫得盡善盡美,保證下一任的人完全明白才愿意離開;有的同事說走就走,恨不得提離職的當天就立馬到新公司上任,完全不考慮老公司老板的困頓;
也有的同事離開之后和老同事關(guān)系超好,不但幫忙回憶以前的工作細節(jié),還不時能交流一下行業(yè)的情況;有的同事離開之后,立馬就連電話都不再接了,沒有交接清楚的細節(jié),也只能由新人苦苦摸索。
這些都不是極端的例子。我看到最不可理喻的,是走的時候聯(lián)合幾個前同事一起跟公司作對,找各種各樣的問題,提各種各樣的要求,不鬧個天翻地覆不收場。
目睹過這么多人的來來去去,我發(fā)現(xiàn)離職這一關(guān)簡直就是老天爺給人性的一個考驗。 它主要是考驗你的眼力勁兒。
看你能不能看清楚,過往工作再多不爽,還是給了你機會和歷練;看你能不能望得遠,即使離開了這里,你的將來還是泡在職場這個口碑相傳的江湖。
格局高的人,也就是說眼力勁兒好的,基本上都能做到好聚好散。
他們明白,個人品牌、職業(yè)素養(yǎng),都藏在別人“好像”看不到的地方。
其實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可以提升職場格局的事情。比如:
06. 不推諉、有承擔;
07. 不說假大空,多做實戰(zhàn)鉆研;
08. 得理饒人,無理自省;
09. 凡事會想一想,如果我是老板會怎么樣?
10. 尊重專業(yè),不斷地學習新技術(shù)
當然,做到這些你不是立馬就能做到月薪五萬,而是你可以漸漸看得清一個更牛逼的自己:既優(yōu)雅也堅定;既視野高闊,也平易近人。
漸漸地,你就有辨識度了,你也有了口碑。這些,就是你未來最寶貴的財富。
你可以叫它格局。你也可以叫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