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題
1、氨基甙類藥物主要分布于:
A 血漿
B 細胞內液
C 細胞外液
D 腦脊液
2、對前庭功能損害作用發(fā)生率最低的氨基甙類是
A 奈替米星
B 鏈霉素
C 慶大霉素
D 卡那霉素
3、腎臟毒性最低的氨基甙類藥物是:
A 慶大霉素
B 奈替米星
C 鏈霉素
D 卡那霉素
4、耳、腎毒性最大的氨基甙類抗生素是
A 卡那霉素
B 慶大霉素
C 奈替米星
D 新霉素
5、氨基甙類藥物存留半衰期較長的部是
A 細胞外液
B 血液
C 腦脊液
D 內耳外淋巴液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
6、鼠疫和土拉菌病的首選藥是
A 鏈霉素
B 四環(huán)素
C 紅霉素
D 慶大霉素
7、下列抗生素最易引起過敏反應的是
A 慶大霉素 B 卡那霉素 C 鏈霉素 D 妥布霉素
8、呋塞米可增加下列哪種藥物的耳毒性?
A 四環(huán)素
B 青霉素
C 磺胺嘧啶
D 鏈霉素
9、慶大霉素與青霉素混合靜脈滴注可:
A 增強慶大霉素抗綠膿桿菌活性
B 降低慶大霉素抗綠膿桿菌活性
C 用于耐藥金葡菌感染
D 用于肺炎球菌敗血癥
10、氨基甙類藥物分布濃度較高的部位是:
A 血液
B 漿膜腔
C 腦脊液
D 腎臟皮質
11、慶大霉素對下列何種感染無效?
A 大腸桿菌致尿路感染
B 腸球菌心內膜炎
C G-菌感染的敗血癥
D 結核性腦膜炎
12、氨基甙類抗生素消除的主要途徑是:
A 經(jīng)腎小管主動分泌
B 在肝內氧化
C 在腸內乙;
D 以原形經(jīng)腎小球過濾排出
13、氨基甙類藥物的抗菌作用機制主要是:
A 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
B 增加胞漿膜通透性
C 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
D 抑制二氫葉酸合成酶
14、患者,女,25歲,因不明原因發(fā)熱二月余入院,貧血貌,杵狀指,皮膚粘膜有多處小出血點,入院時,心臟三尖瓣聽診有Ⅲ級吹風樣雜音,近日消失,脾輕度腫大,有壓痛,血液細菌培養(yǎng)為草綠色鏈球菌,擬用青霉素G和下列其中一藥合用,應選:
A 阿米卡星
B 鏈霉素
C 紅霉素
D 奈替米星
15、患者,男,40歲,牧民,近二月乏力,發(fā)熱出汗,游走性關節(jié)痛,熱呈弛張熱,發(fā)病以來,曾有3~5天的間歇,之后仍發(fā)熱如前,用青霉素G治療三周無效,病人有接觸流產病羊史,未接種過任何疫苗,該病人宜選用:
A 慶大霉素+磺胺嘧啶
B 青霉素G+紅霉素
C 鏈霉素+四環(huán)素
D 阿米卡星+青霉素G
答案
1-5CABDD 6-10ACDBD 11-15DD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