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目前國內治療Ⅰ、Ⅱ期乳腺癌最常用的手術方式是
A、乳腺癌根治術
B、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術
C、乳腺癌改良根治術
D、全乳房切除術
E、乳腺癌擴大根治術
2、乳腺癌中,一般分化較低,預后較差的病理類型是
A、浸潤性小葉癌
B、髓樣癌
C、小管癌
D、乳頭狀癌
E、粘液腺癌
3、乳腺囊性增生癥的臨床表現(xiàn)最突出的特點是
A、腫塊質韌
B、可有乳頭溢液
C、腫塊呈顆粒狀或結節(jié)狀
D、腫塊大小不一
E、疼痛與月經周期有關
4、急性乳腺炎最長發(fā)生在產后
A、1個月
B、3個月
C、4個月
D、5個月
E、6個月
5、關于乳腺囊性增生病,下述哪項是錯誤的
A、與內分泌功能失調有關
B、25~40歲婦女多見
C、常見于兩側乳房
D、可以發(fā)生癌變
E、基本病變是乳腺腺泡的增生
6、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處理是
A、藥物治療
B、放射治療
C、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
D、全乳腺切除
E、增生部位局部切除術
7、隨月經周期疼痛的乳腺腫塊可能是
A、乳腺癌
B、導管內乳頭狀瘤
C、乳房囊性增生病
D、乳腺纖維腺瘤
E、乳房脂肪壞死
8、行乳腺癌內分泌治療時,下述最重要的依據(jù)是
A、病理分期
B、脫落細胞學檢查
C、有無轉移
D、激素水平
E、ER、PR
9、乳腺癌早期主要的篩查手段是
A、X線+B超
B、X線+活檢
C、X線+造影
D、CT
E、MRI
10、乳腺癌目前公認的治療模式主要是
A、手術治療
B、化療
C、放療
D、內分泌治療
E、靶向治療
11、乳癌直徑4cm腋下捫及3個淋巴結,其治療原則是
A、乳腺單純切除
B、單純切除+放療
C、僅用化療
D、單純切除+化療
E、乳癌根治術
12、T1乳腺癌其腫塊最長徑不超過
A、1cm
B、2cm
C、3cm
D、4cm
E、5cm
13、確定乳房腫塊性質最可靠的方法為
A、臨床表現(xiàn)
B、溢液涂片
C、乳房X線檢查
D、活組織切片檢查
E、B超斷層儀檢查
14、根據(jù)乳腺癌在不同部位發(fā)生率的多少,捫診時最需要注意的是乳腺的
A、內上象限
B、內下象限
C、外下象限
D、外上象限
E、中央區(qū)
15、乳癌最早表現(xiàn)為
A、乳房多發(fā)腫塊
B、乳房疼痛
C、乳房單發(fā)小腫塊
D、皮膚呈“桔皮樣”改變
E、乳頭內陷
16、乳頭鮮紅色血性溢液多見于
A、乳管內癌
B、乳管內乳頭狀瘤
C、乳腺囊性增生病
D、急性乳房炎
E、乳房纖維腺瘤
17、下列哪項不是乳癌的臨床表現(xiàn)
A、腫塊生長速度較快
B、癌塊表面皮膚凹陷
C、腫塊表面光滑,活動度良好
D、桔皮樣外觀
E、最早表現(xiàn)為無痛,單發(fā)小腫塊
18、預后最差的乳癌局部表現(xiàn)是
A、乳頭濕疹樣表現(xiàn)
B、乳房皮膚急性炎癥表現(xiàn)
C、乳房皮膚桔皮樣表現(xiàn)
D、乳房皮膚局限凹陷
E、乳頭牽縮
19、乳腺癌經胸大肌外側緣淋巴管浸入的是
A、同側腋窩淋巴結
B、對側腋窩淋巴結
C、同側鎖骨下淋巴結
D、對側鎖骨下淋巴結
E、胸導管
20、乳腺癌血行轉移最常見的遠處轉移依次為
A、肺、骨、肝
B、肝、骨、肺
C、肝、肺、骨
D、骨、肝、肺
E、骨、肺、肝
21、乳腺癌病理類型屬于浸潤性特殊癌的是
A、浸潤性小葉癌
B、浸潤性導管癌
C、硬癌
D、單純癌
E、乳頭狀癌
22、乳腺有多少個腺葉
A、10~15個
B、10~18個
C、10~20個
D、15~20個
E、20~25個
23、Cooper韌帶是
A、乳房懸韌帶
B、子宮懸韌帶
C、十二指腸懸韌帶
D、卵巢懸韌帶
E、晶狀體懸韌帶
24、腋窩淋巴結以胸小肌分組,其中屬于Ⅲ組的是
A、腋上組
B、腋下組
C、腋中組
D、腋前組
E、腋后組
25、急性乳腺炎最常見于
A、妊娠期婦女
B、初產哺乳的婦女
C、哺乳半年后的婦女
D、長期哺乳的婦女
E、乳頭凹陷的婦女
26、急性乳房炎的首發(fā)癥狀為
A、局部硬塊
B、發(fā)熱
C、搏動性疼痛
D、患側腋窩淋巴結腫大
E、乳房腫脹疼痛
27、乳房后膿腫切開引流最好采用
A、乳房表面放射狀切口
B、乳房表面橫切口
C、乳暈下緣弧形切口
D、乳房下緣弧形切口
E、乳房外側斜切口
28、急性乳房炎的重要病因是
A、全身和局部抵抗力下降
B、乳汁淤積加細菌入侵
C、乳腺組織發(fā)育不良
D、哺乳次數(shù)增多
E、乳腺分泌障礙
29、急性乳房炎膿腫形成后的主要治療方法是
A、應用廣譜抗生素
B、促使乳汁通暢排出
C、局部注射抗生素
D、切開引流
E、局部熱敷
二、A2
1、患者女性,20歲,乳房腫塊,邊緣清晰,活動度大,生長緩慢,無壓痛,應診斷為
A、乳腺結核
B、乳腺炎性腫塊
C、乳腺囊性增生病
D、乳管內乳頭狀瘤
E、乳腺纖維性腺瘤
2、26歲女性,左乳房外上象限內3cm圓形光滑腫塊已8個月,質韌,活動佳,可能為
A、早期乳癌
B、纖維腺瘤
C、柏哲乳頭病
D、乳房囊性增生病
E、結核
3、20歲,女,乳房腫塊,邊緣清晰,活動度大,生長緩慢,無壓痛,應診斷為
A、乳管內乳頭狀瘤
B、乳腺結核
C、乳腺炎性腫塊
D、乳腺纖維性腺瘤
E、乳腺囊性增生病
4、患者女性,36歲,雙側乳房脹痛5年余,脹痛癥狀在月經前出現(xiàn),自己在乳房觸及到不規(guī)則的“包塊”,來月經后癥狀緩解,“包塊”變小,另外與情緒和疲勞有一定關系。對該疾病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癌變發(fā)生率高,視為癌前病變
B、多在雙側乳房出現(xiàn)不適癥狀
C、腺體可能會發(fā)生增生、萎縮等變化
D、一般認為與內分泌紊亂有關
E、常見于25~45歲女性
5、患者女性,左側乳癌直徑4cm,腋下捫及3個腫大的淋巴結,互相融合,最適合的治療原則是
A、單純切除+放療
B、僅用化療
C、乳癌根治術
D、乳腺單純切除
E、單純切除+化療
6、45歲女性,乳腺硬癌伴腋窩淋巴結轉移,ER(+),行根治術后,輔助治療應選
A、放射治療
B、放射治療或化療+雌激素治療
C、放射治療或化療+抗雌激素的藥物
D、放射治療或化療+雙側卵巢切除
E、抗癌藥物治療
7、患者女性,右乳房內腫塊4cm×3cm,皮膚略回縮,基底不固定,右腋下有2.5cm×1.5cm活動的淋巴結兩個,質硬,病理證實為乳癌腋淋巴結轉移,按國際標準。應屬于
A、T1N1M0
B、T3N2M0
C、T2N2M0
D、T2N1M0
E、T3N3M0
8、患者女性,39歲,左乳房無痛性腫物3個月余,查體:左乳外上象限有一1.5cm×1.0cm×1.0cm腫塊,表面不光滑,界限不清,活動度尚可。明確性質最確切的檢查方法是
A、乳腺B超
B、紅外線掃描
C、腫物完整切除病理檢查
D、CT
E、鉬靶X線檢查
9、患者女性,48歲。右乳1.5cm×1.0cm腫塊,活動度大。穿刺細胞學診為:乳腺癌。右側腋窩捫及多枚腫大、質硬、整合的淋巴結,鎖骨上、頸部未捫及淋巴結,檢查未發(fā)現(xiàn)遠處轉移征象。該患者的臨床分期屬于
A、T1N3M0
B、T1N2M0
C、T2N1M0
D、T1N1M0
E、T2N2M0
10、患者女性,45歲。左乳頭溢液10余天。無不適癥狀。查體:乳房視診無異常發(fā)現(xiàn),未捫及腫塊,無壓痛,按壓左乳暈外上方可見黃褐色溢液。門診首選的檢查是
A、鉬靶X線攝片
B、B型超聲檢查
C、近紅外線掃描
D、熱圖像檢查
E、溢液涂片細胞學檢查
11、40歲女性,右乳房內上象限有4cm ×4.5cm腫塊,皮膚略回縮,基底不固定,腋下觸及2.5cm×1.5cm和2.cm ×1.5cm淋巴結兩個,質硬,尚活動,細胞學檢查為硬癌。你認為病情應屬于哪一期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E、Ⅱ期與Ⅲ期之間
12、患者女性,48歲,左乳頭刺癢,伴乳暈發(fā)紅、糜爛3個月,查體:雙側腋窩無腫大淋巴結,乳頭分泌物涂片細胞學檢查見癌細胞,首先考慮的診斷是
A、大汗腺樣癌
B、鱗狀細胞癌
C、髓樣癌
D、乳頭濕疹樣癌
E、黏液細胞癌
13、患者女性,56歲。左乳房紅腫、增大1個月,進展較快,無疼痛、發(fā)熱。查體:左乳房紅腫,局部溫度略高,發(fā)硬,但未觸及包塊,左腋窩有腫大淋巴結,稍硬,活動度好,無壓痛。血常規(guī)正常。最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乳腺炎
B、乳房結核
C、炎性乳腺癌
D、乳腺增生癥
E、導管內乳頭狀瘤
14、中老年婦女,一側乳房內單一無癥狀包塊,對側陰性,最可能的診斷是
A、乳房囊性增生病
B、纖維腺瘤
C、乳房結核
D、乳癌
E、積乳囊腫
15、患者,女,49歲,發(fā)現(xiàn)右乳外上象限腫塊,無痛單發(fā),最常見的疾病是
A、纖維腺瘤
B、乳腺癌
C、乳管內乳頭狀瘤
D、乳腺結核
E、乳腺炎
16、一哺乳患者,右乳內發(fā)現(xiàn)4cm大硬塊,疼痛已兩天,多為
A、乳癌
B、炎性乳癌
C、急性乳房炎
D、肉瘤
E、乳房囊性增生病
17、患者,26歲,初產婦,右乳外上象限紅腫,壓痛,有波動,該處抽出膿汁,下列處置哪項是錯的
A、不要分離膿腫隔膜以防擴散
B、切口應按輪輻方向
C、切口應達到引流通暢
D、必要時作對口引流
E、手術治療
三、A3/A4
1、患者女性,32歲。發(fā)現(xiàn)左乳房包塊10天,無不適癥狀。查體:乳房視診無異常,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觸及1.5cm×1.5cm包塊,質硬,不光滑,活動度良好,左腋窩未觸及腫大淋巴結。鉬靶X線檢查示1.5cm×1cm密度增高影,周邊有小毛刺,中央可見聚集細小鈣化點。
<1> 、準備手術治療。以下可以選擇的術式中,必須在術后放療的是
A、全乳房切除術
B、保留胸大肌的改良根治術
C、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術
D、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術
E、乳腺癌根治術
<2> 、術后10天擬行綜合治療。下列哪一種腫瘤標記物決定是否可用靶向治療(曲妥珠單抗)
A、Her-2
B、P53
C、PR
D、ER
E、Ki67
2、患者女性,44歲,左乳房外上象限4cm×3cm腫塊,距乳頭距離5cm,可推動,但是患者雙手叉腰時腫塊活動度明顯受限,左腋窩未捫及腫大淋巴結。
<1> 、該患者最佳的定性診斷方法為
A、鉬靶X線攝片
B、粗針穿刺活檢
C、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
D、切取活檢
E、近紅外線掃描
<2> 、該患者若確診為乳腺癌,最佳的手術方式是
A、乳腺癌擴大根治術
B、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術
C、保留胸大、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
D、乳腺癌根治術
E、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
<3> 、術后選擇CMF方案輔助化療,應連續(xù)應用幾個周期
A、6
B、10
C、18
D、2
E、14
3、產后10天,左乳脹痛發(fā)熱,查體:體溫38.7℃,左乳外上象限皮溫高,紅腫有壓痛,腫塊約5cm ×5cm大小,中心有波動感
<1> 、最可能診斷是左乳
A、炎性乳癌
B、脂肪壞死液化
C、急性乳腺炎未成膿
D、乳腺膿腫
E、積乳癌
<2> 、最恰當?shù)闹委煼椒ㄊ?/P>
A、收入院行乳腺癌治療
B、手術切除壞死液化脂肪組織
C、大量抗生素應用
D、立即切開引流排膿
E、疏通乳管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