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輪狀病毒的致瀉機制是
A. 小腸粘膜細胞cAMP水平升高,導致體液平衡紊亂
B. 小腸粘膜cAMP水平升高,導致小腸細胞分泌過度
C. 病毒直接損傷小腸粘膜細胞,絨毛脫落,腺窩細胞增生、分泌增多
D. 病毒作用于腸壁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腸功能紊亂
E. 以上都不是
17.下列哪種病毒不屬于腸道病毒
A. 脊髓灰質炎病毒
B. 柯薩基病毒
C. ?刹《
D. EB病毒
E. 輪狀病毒
18.腸道病毒不會引起的疾病是
A. 脊髓灰質炎
B.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C. 心肌炎
D. 皰疹性咽峽炎
E. 流行性乙型腦炎
二、填空題
1. 對人類致病的腸道病毒包括 病毒、 病毒、 病毒和 病毒。
2. 對疑為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患者,進行細胞培養(yǎng)分離病毒時,常用的取材標本有 、 、 、體液和活體組織等。
三、名詞解釋
1. 輪狀病毒
四、問答題
1. 簡述人類輪狀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及免疫性
2. 簡述腸道病毒的生物學性狀。
3. 試述腸道病毒所致的主要疾病。
參 考 答 案
一、選擇題
A型題 1.C 2.A 3.A 4.A 5.B 6.E 7.D 8.D 9.D 10.A 11.C 12.C13.B 14.A 15.A 16.C 17.D 18.E
二、填空題
1.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刹《、新腸道病毒
2.咽拭子、直腸拭子、糞便
三、名詞解釋
1.歸屬于呼腸孤病毒科。直徑60~80nm,無包膜含有雙層衣殼的雙鏈RNA病毒,其形同車輪狀而得名,它是引起嬰幼兒急性腹瀉的主要病毒。
四.問答題
1. 生物學性狀
形態(tài) 有雙層衣殼,無包膜,外形呈輪狀,病毒必須具有雙層衣殼時才有傳染性。
基因組極其編碼的蛋白質 其核酸為雙鏈RNA,分11節(jié)段,每一片段含一個開放讀框,分別編碼結構蛋白(VP1、VP2、VP3、VP4 、VP6、VP7)和非結構蛋白(NSP1~NSP5)。
其中VP6位于內衣殼,為組和亞組特異性抗原;VP4和VP7位于外衣殼,VP7為糖蛋白,是中和抗原,決定病毒血清型,VP4為病毒的血凝素,亦為重要的中和抗原。VP1~VP3位于核心。非結構蛋白為病毒酶或調節(jié)蛋白。
分型 根據(jù)VP6的抗原性,輪狀病毒分為7個組(A~G)和若干亞組。根據(jù)A組表面中和抗原VP7和VP4分14個G血清型和19個P血清型。
抵抗力 在糞便中存活數(shù)天到數(shù)周。在室溫下相對穩(wěn)定。
2. 病性和免疫性
人類易感的輪狀病毒中以A組最為常見,是引起6個月~2歲嬰幼兒嚴重胃腸炎的主要病原體,占病毒性胃腸炎的80%以上,是導致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溫帶地區(qū)晚秋和冬季是疾病發(fā)生的主要季節(jié)。
病毒主要經(jīng)糞-口途徑侵入人體,在小腸粘膜絨毛細胞內增殖,造成細胞溶解死亡,絨毛脫落,腺窩細胞增生、分泌增多,導致嚴重水樣腹瀉,水和電解質喪失。但一般為自限性,可完全恢復。若嬰兒營養(yǎng)不良或已有脫水,不及時治療,將導致嬰兒死亡。
感染后機體可產(chǎn)生型特異性抗體,對同型病毒有保護作用,特別是腸道sIgA。對異型只有部分保護作用,機體可反復感染。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焚題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jié)題庫+考前密訓試題】【進入購買】 歡迎加入執(zhí)業(yè)醫(yī)師交流群:248943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