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缺氧時,細胞內外離子的變化為:
A.鈉離子內流,鉀離子、鈣離子外流
B.鈉離子、鉀離子內流,鈣離子外流
C.鉀離子外流,鈉離子、鈣離子內流
D.鈉離子、鉀離子外流,鈣離子內流
E.鈉離子、鉀離子、鈣離子均內流
22.缺氧時線粒體呼吸功能的改變是:
A.呼吸功能增強,ATP生成增多
B.呼吸功能減弱,ATP生成減少
C.輕度缺氧呼吸功能增強,嚴重缺氧呼吸功能減弱
D.急性缺氧可使細胞色素氧化酶增加,呼吸功能增強
E.長期慢性缺氧可使線粒體腫脹、嵴崩解,呼吸功能減弱
23.關于促紅細胞生成素的敘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由腎間質細胞生成并釋放
B.可促進腸道鐵的吸收
C.可加速血紅蛋白的合成
D.可促進紅系單向干細胞向原始紅細胞分化
E.可促進網織紅細胞的釋放
24.慢性缺氧時氧離曲線右移的主要機制是:
A.促紅細胞生成素增多
B.過度通氣使PaCO2降低
C.缺氧使呼吸中樞抑制,PaCO2升高
D.紅細胞2,3-DPG生成增多
E.缺氧發(fā)生代謝性酸中毒,使pH下降
25.吸氧療法對下列哪種疾病的療效最佳?
A.嚴重缺鐵性貧血
B.充血性心力衰竭
C.肺間質纖維化
D.氰化物中毒
E.亞硝酸鹽中毒
26.應用吸氧療法治療效果最差的缺氧類型是:
A.低張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循環(huán)性缺氧 D.組織性缺氧
E.以上全是
27. 砒霜中毒導致缺氧的機制是:
A.丙酮酸脫氫酶合成減少
B.線粒體損傷
C.形成高鐵血紅蛋白
D.抑制細胞色素氧化酶
E.Hb與氧親和力增高
28. 能使皮膚,粘膜發(fā)紺的缺氧原因是:
A.肺心病 B.CO中毒
C.氰化物中毒 D.亞硝酸鹽中毒
E.嚴重貧血
29.下列哪組動物對低張性缺氧的耐受性最強?
A.正常成年小鼠
B.注射咖啡因的成年小鼠
C.注射可拉明的成年小鼠
D.正常新生小鼠
E.注射內毒素的成年小鼠
30.氧中毒的發(fā)生取決于:
A.大氣氧分壓
B.大氣氧含量
C.吸入的氧氣流量
D.吸入氣氧含量
E.吸入氣氧分壓
31.缺氧誘導因子-1(HIF-1)可誘導表達的基因是:
A.EPO B.VEGF
C.糖酵解酶 D.血紅素氧合酶
E.以上全是
32. 急性低張性缺氧時機體最重要的代償反應是:
A. 紅細胞增加
B. 肺通氣量增加
C. 肌紅蛋白增加
D. 線粒體數目增加
E. 毛細血管密度增加
33. CO中毒時:
A. 皮膚、粘膜發(fā)紺
B. 皮膚、粘膜呈櫻桃紅色
C. 皮膚、粘膜呈玫瑰紅色
D. 皮膚、粘膜呈棕褐色
E. 皮膚、粘膜呈蒼白色
34. 氰化鉀中毒時:
A. 皮膚、粘膜發(fā)紺
B. 皮膚、粘膜呈櫻桃紅色
C. 皮膚、粘膜呈玫瑰紅色
D. 皮膚、粘膜呈棕褐色
E. 皮膚、粘膜呈蒼白色
35. 肺心病患者:
A. 皮膚、粘膜發(fā)紺
B. 皮膚、粘膜呈櫻桃紅色
C. 皮膚、粘膜呈玫瑰紅色
D. 皮膚、粘膜呈棕褐色
E. 皮膚、粘膜呈蒼白色
36. 嚴重貧血時:
A. 皮膚、粘膜發(fā)紺
B. 皮膚、粘膜呈櫻桃紅色
C. 皮膚、粘膜呈玫瑰紅色
D. 皮膚、粘膜呈棕褐色
E. 皮膚、粘膜呈蒼白色
37. 反映組織利用氧的能力減弱指標是:
A. 血氧容量增加
B. 動脈血氧分壓增加
C. 動脈血氧含量增加
D. 動脈血氧飽和度增加
E. 靜脈血氧含量增加
38. 動脈血氧分壓和氧含量正常,靜脈血氧分壓和氧含量高于正常,見于:
A. 心力衰竭 B. 呼吸衰竭
C. 失血性休克 D. 氰化物中毒
E. 慢性貧血
39. 循環(huán)性缺氧時,血氧指標變化與組織性缺氧不同的是:
A. 動脈血氧分壓
B. 血氧容量
C. 動脈血氧含量
D. 動脈血氧飽和度
E. 動-靜脈血氧含量差
40. 某患者的血氧檢查結果是:血氧容量20ml%,動脈血氧含量15ml%,動脈血氧分壓6.7kPa,動脈血氧飽和度85%,動-靜脈氧差4ml%,其缺氧類型是:
A. 低張性缺氧 B. 血液性缺氧
C. 循環(huán)性缺氧 D. 組織性缺氧
E. 混合性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