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A2型題
23.56歲男性,2周前右手食指中節(jié)被魚刺刺傷,一度傷口可擠出黃色膿液,在當地醫(yī)院注射青霉素后好轉。近2天出現食指2、3節(jié)及手掌橈側持續(xù)疼痛,夜間更甚。查體: T:38.9℃,右拇指及食指半屈,右食指2、3節(jié)明顯腫脹,掌心隆起,手背明顯腫脹,拇指食指被動伸直時疼痛加劇。臨床診斷最大可能是:
A 右食指化膿性腱鞘炎合并魚際間隙感染
B 右食指化膿性腱鞘炎
C 右食指化膿性腱鞘炎合并化膿性橈側滑囊炎
D 右手氣性壞疽
E A-D均不對
24.43歲女性,右小腿下1/3內側皮膚燒灼樣疼痛3天,病初有畏冷、發(fā)熱。查體:T:38.5℃,右小腿內側皮膚紅疹,鮮紅、界清,觸痛明顯,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有壓痛。本病最大可能為:
A 急性蜂窩織炎
B 皮下淋巴管炎
C 丹毒
D 游走性淺靜脈炎
E 以上都不對
25.17歲男性,外傷性高流量腸外瘺,接受腸外營養(yǎng)3周,腸外+腸內營養(yǎng)己1周,近3天體溫波動在37.1~37.3℃,尿糖3+~4+。今晚病人突發(fā)畏冷、發(fā)熱,達41℃。查體:BP:120/80mmHg,神清,頸部鎖骨下靜脈導管周圍皮膚稍紅,腹部平坦,無明顯觸壓痛,腸鳴音無亢進。該病人最大可能為:
A 腸間感染
B 膈下感染
C 靜脈導管感染
D 真菌感染
E 輸液反應
26.外科感染中不宜切開引流為:
A 癤
B 急性蜂窩織炎
C 癰
D 氣性壞疽
E 丹毒
27.“危險三角”的癤腫治療措施中,下列錯誤的是:
A 全身應用抗生素
B 立即切開引流
C 加強營養(yǎng)
D 適當休息
E 理療
28.膿性指頭炎,下列哪項處理不對?
A 在患指側面作切開引流
B 全身使用抗生素
C 切口不超過指遠節(jié)與中節(jié)交界處
D 在患指作“魚口形”切開
E 理疔
29. 真菌性膿毒癥的表現,應除外
A 以突發(fā)寒戰(zhàn)開始
B 高熱
C 神志淡漠
D 外周血象呈類白血病樣反應
E 轉移性膿腫
三、A3型題
(30-33題共用題干)
男性戰(zhàn)士,在戰(zhàn)斗中臀部被子彈擊中,10小時后抬送入院。訴患處撕裂樣劇痛,傷口中有大量漿液血性滲出物,周邊皮膚可見花紋,觸之“木板樣”硬,可及捻發(fā)感。
30.傷口分泌物涂片,革蘭染色可見:
A 大量陰性桿菌
B 大量陽性粗短桿菌
C 大量陽性球菌
D 可見大量菌絲
E 大量陰性球菌
31.X線照片顯示:
A 肌群間有液體
B 骨折
C 肌群間有積氣
D 髂靜脈鈣化
E 無異常發(fā)現
32.首選抗菌素:
A 青霉素
B 鏈霉素
C 大環(huán)內酯類
D 替哨唑
E 復方新諾明
33.下列治療措施中,錯誤的為:
A 病變區(qū)廣泛,多處切開
B 切除變色、不收縮、不出血的肌肉
C 敞開傷口
D 3過氧化氫或1:1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濕敷
E 石膏包扎固定
四、A4型題
(34-38共用題干)
肛周膿腫病人,T:40℃,P128次/分,R:36次/分,BP:80/40mmHg。
34.該感染屬于:
A 膿毒癥
B 菌血癥
C 毒血癥
D 敗血癥
E 特殊感染
35.本類型感染最大可能為:
A 革蘭染色陰性桿菌
B 革蘭染色陽性球菌
C 無芽胞厭氧菌
D 真菌
E A+C
36.何時采血培養(yǎng)較易發(fā)現細菌?
A 寒戰(zhàn)初期
B 發(fā)熱階段
C 燒退完半小時
D 寒戰(zhàn)發(fā)熱階段
E 午夜12:00
37.革蘭染色陰性桿菌對機體的毒力,下列哪一項關系最大?
A 內毒素
B 內毒素及其介導的多種炎癥介質
C 外毒素
D 痙攣毒素
E 細菌所產生的酶
38.這類病人易出現“三低現象”,“三低”是指:
A 低體重、低齡、低免疫力
B 低溫、低白細胞、低血壓
C 低溫、低血糖、低血壓
D 低溫、低血鉀、低血糖
E 低溫、低血鈉、低血壓
五、B型題
(39-43共同備選答案)
A 化膿性指頭炎
B 屈指肌腱腱鞘炎
C 分別由小指和拇指腱鞘炎引起
D 魚際間隙感染
E 掌中間隙感染
39.手部化膿性腱鞘炎常見于
40.示指腱鞘炎蔓延
41.中指與無名指腱鞘炎蔓延
42.化膿性滑囊炎
43.病原菌多數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44-47共同備選答案)
A 氣性壞疽
B 癰
C 急性蜂窩織炎
D 丹毒
E 破傷風
44.反復發(fā)作可造成象皮腫
45.“搭背”
46.可以利用自動免疫預防發(fā)病的是
47.炎癥局限于皮下結締組織,有捻發(fā)感,破潰后有惡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