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切開術適應癥介紹:
(一)喉阻塞:由喉部炎癥、腫瘤、外傷、異物等引起的嚴重喉阻塞,呼吸困難較明顯,而病因又不能很快解除時,應及時行氣管切開術。喉鄰近組織的病變,使咽腔、喉腔變窄發(fā)生呼吸困難者,根據(jù)具體情況亦可考慮氣管切開術。
(二)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為了吸痰,保持氣道通暢,可考慮氣管切開,如重度顱腦損傷,呼吸道燒傷嚴重胸部外傷,顱腦腫瘤,昏迷,神經(jīng)系病變等。上述疾病時,由于咳嗽反射消失或因疼痛而不愿咳嗽,分泌物潴留于下呼吸道,妨礙肺泡氣體交換,使血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濃度增高,氣管切開后,吸凈分泌物,改善了肺泡之氣體交換。同時,術后吸入的空氣不再經(jīng)過咽、喉部,減少了呼吸道死腔,改善了肺部氣體交換,也有利于肺功能的恢復。此外,氣管切開后也為使用人工輔助器提供了方便。
(三)預防性氣管切開:對于某些口腔、鼻咽、頜面、咽、喉部大手術,為了進行全麻,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保持術后呼吸道通暢,可施行氣管切開(目前由于氣管插管術的廣泛應用,預防性氣管切開已較以前減少)。
有些破傷風病人容易發(fā)生喉痙攣,也須考慮預防性氣管切開,以防發(fā)生窒息。
(四)取氣管異物:氣管異物經(jīng)內診鏡下鉗取未成功,估計再取有窒息危險,或無施行氣管鏡檢查設備和技術者,可經(jīng)氣管切開途徑取出異物。
(五)并發(fā)癥:頸部外傷伴有咽喉或氣管、頸段食管損傷者,對于損傷后立即出現(xiàn)呼吸困難者,應及時施行氣管切開;無明顯呼吸困難者,應嚴密觀察,仔細檢查,作好氣管切開手術的一切準備。一旦需要即行氣管切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