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貧血
1、溶血
紅細胞遭受破壞,壽命縮短的過程
2、溶血性貧血
骨髓具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償能力,當溶血超過骨髓的代償能力,引起的貧血即為~
3、溶血狀態(tài)
溶血發(fā)生而骨髓能夠代償時,無貧血,稱為~
4、溶血的臨床分類(病情,部位,病因
病情:急性溶血和慢性溶血
部位:血管內(nèi)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病因:紅細胞自身異常和紅細胞外部異常
5、血管內(nèi)溶血
指紅細胞在血液循環(huán)中被破壞,釋放游離血紅蛋白形成血紅蛋白血癥
6、血管外溶血
指紅細胞被脾臟等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吞噬消化,釋出的血紅蛋白分解為珠蛋白和血紅素,后者被 分界為鐵和卟啉,卟啉進一步分解為游離膽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