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低滲性缺水:區(qū)別于等滲缺水看NA.
又稱慢性或繼發(fā)性缺水,也不會出現(xiàn)口渴此時水和鈉同時缺失,但失鈉多于缺水,故血清鈉低于正常范圍(小于135mmol/L),細胞外液呈低滲狀態(tài)。
1.病因 胃腸道消化液持續(xù)性丟失,例如反復嘔吐、長期胃腸減壓引流或慢性腸梗阻
2.臨床表現(xiàn)
輕度缺鈉者血鈉濃度在130~135mmol/L
中度缺鈉者血鈉濃度在120~130mmol/L
重度缺鈉者血鈉濃度在120mmol/L以下
3.診斷 只要血鈉低于135mmol/L就是低鈉血癥,尿比重也是降低的。
4.治療 用高滲鹽水來治療。用5%氯化鈉溶液。
三、高滲性缺水
又稱原發(fā)性缺水。雖有水和鈉的同時丟失,但因缺水更多,故血清鈉高于正常范圍,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升高。只要出現(xiàn)了口渴,那就是高滲性缺水。
1.病因
①攝入水分不夠
、谒謫适н^多,如高熱大量出汗、大面積燒傷
2.臨床表現(xiàn) 只要記住口渴
(1)輕度缺水者除口渴外,無其他癥狀,缺水量為體重的2%~4%
(2)中度缺水者有極度口渴。有乏力、尿少和尿比重增高。唇舌干燥,皮膚失去彈性,眼窩下陷。常有煩躁不安,缺水量為體重的4%~6%。
(3)重度缺水者出現(xiàn)昏迷。缺水量超過體重的6%
3.診斷 看血鈉,血鈉濃度升高,在150mmol/L以上
4.治療 靜脈滴注5%葡萄糖溶液或低滲的0.45%氯化鈉溶液,補充已喪失的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