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考研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華課網校 >> 考研 >> 考研政治 >> 模擬試題 >> 文章內容

考研政治強化訓練選擇題(含答案)3

來源:華課網校  [2017年3月16日]  【

考研政治強化訓練選擇題(含答案)3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須在答題卡和答題紙上填寫考生姓名、報考單位和考生編號,同時在答題卡上涂寫考生編號的信息點。

  2.選擇題的答案必須涂寫在答題卡上,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書寫在答題紙上。寫在其他地方無效。

  3.填(書)寫部分必須使用藍(黑)色字跡鋼筆、圓珠筆或簽字筆,涂寫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

  4.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答題紙和試題一并裝入試題袋中。

  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試題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突出特點是

  A.辯證法 B.直觀性

  C.形而上學性 D.機械性

  2.“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話,那么世界歷史就會帶有非常神秘的性質!边@是一種

  A.歷史宿命論的觀點 B.形而上學機械決定論

  C.唯心主義非決定論 D.辯證唯物主義決定論

  3.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表明

  A.一切認識都要直接參加實踐才能獲得 B.一切認識歸根到底是從實踐中獲得的

  C.直接認識來自實踐,間接認識不來自實踐 D.只要參加實踐就能獲得正確認識

  4.“客體”這一概念是指

  A.客體就是客觀世界 B.主體活動所指向的客觀事物

  C.客體是產生并決定主體的 D.由主體自由創(chuàng)造的對象

  5.美國跨越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日耳曼人沒有經過奴隸社會直接過渡到封建社會,中國一些少數(shù)民族由前資本主義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這些歷史事實說明

  A.五種社會形態(tài)劃分的理論是錯誤的

  B.社會形態(tài)更替沒有規(guī)律可以遵循

  C.它們違背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D.它們是以世界范圍內五種社會形態(tài)依次更替為前提的

  6.執(zhí)行貯藏手段的貨幣數(shù)量的增加,必然會引起

  A.執(zhí)行價值尺度的貨幣數(shù)量的減少 B.執(zhí)行流通手段的貨幣數(shù)量的減少

  C.執(zhí)行支付手段的貨幣數(shù)量的減少 D.執(zhí)行世界貨幣手段的貨幣數(shù)量的減少

  7.生產資本的循環(huán)公式是

  A.G-W…P…W′-G′ B.W…P…W′-G′·G-W

  C.P…W′-G′·G′-W…P D.W′-G′·G′-W…P…W′

  8.資本主義的生產成本是

  A.生產單位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量

  B.生產單位商品所使用的預付總資本

  C.生產單位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和

  D.生產單位商品所耗費的可變資本

  9.預付資本的總周轉是指

  A.全部預付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周轉 B.部分預付固定資本和全部流動資本的周轉

  C.預付資本不同組成部分的平均周轉 D.部分預付流動資本和全部固定資本的周轉

  10.總結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與建設全部歷史得出的一條根本經驗是

  A.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B.黨的領導

  C.統(tǒng)一戰(zhàn)線 D.獨立自主

  11.人民軍隊的惟一宗旨是

  A.消滅一切反動派 B.參加生產建設

  C.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D.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12.黨堅持民主集中制的目的是

  A.發(fā)揚黨內民主 B.加強黨的紀律

  C.保證黨在思想上政治上一致 D.堅持黨的領導權

  13.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階級斗爭成為主要矛盾,矛盾斗爭的實質是

  A.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國家 B.爭取國家主權完整

  C.爭取民主權利 D.反對內戰(zhàn)、實現(xiàn)和平

  1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tǒng)一,為我們堅持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根據(jù)實際制定和實施社會主義發(fā)展戰(zhàn)略提供了

  A.新的理論基礎 B.新的指導方針

  C.新的行動綱領 D.新的政策方針

  15.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A.深化體制改革 B.擴大對外開放

  C.加快發(fā)展速度 D.提高經濟效益

  16.以德治國的首要原則是

  A.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B.堅持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

  C.堅持集體主義原則

  D.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圍繞、服從和服務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這一中心任務

  二、多項選擇題:17~33小題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符合試題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選、少選或錯選均不得分。

  17.意識的產生大體經歷的決定性環(huán)節(jié)有

  A.從反應特性到刺激感應性 B.從刺激感應性到動物心理

  C.從動物心理到人類意識 D.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18.唯心主義的認識根源有

  A.造成認識和實踐的分離

  B.把理論當成實踐的指南

  C.把人的認識過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絕對化

  D.造成主觀和客觀的分離

  19.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辯證統(tǒng)一的,因為

  A.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沒有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B.理性認識就是感性認識的不斷積累

  C.認識的真正任務在于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把握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

  D.感性認識是不可靠的,理性認識才是可靠的

  20.人類社會發(fā)展是“自然歷史過程”的深刻含義主要是

1 2
責編:18874849045

報考指南

  • 學歷考試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外貿考試
  • 計算機類
新晃| 德惠市| 徐州市| 浮山县| 溧水县| 抚顺市| 普陀区| 乌鲁木齐县| 建平县| 镇远县| 启东市| 双柏县| 新密市| 牡丹江市| 昌江| 桂阳县| 双江| 三明市| 什邡市| 玛纳斯县| 广水市| 思茅市| 庆安县| 治县。| 青川县| 梓潼县| 扎赉特旗| 驻马店市| 明溪县| 苗栗县| 瓮安县| 宁都县| 灌云县| 延安市| 武穴市| 顺平县| 婺源县| 炎陵县| 新龙县| 长白|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