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一級建造師

當前位置:華課網校 >> 一級建造師 >> 水利水電工程 >> 水利水電專業(yè)輔導 >> 2018一級建造師水利水電考點講解: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施工技術
2018

3/30

華課網校

來源

  • 課程
  • 點贊
  • 收藏

2018一級建造師水利水電考點講解: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施工技術

  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施工技術

  1.面板堆石壩壩體材料分區(qū)

  面板堆石壩上游面有薄層防滲面板,壩體主要有:墊層區(qū)、過渡區(qū)、主堆石區(qū)、下游堆石區(qū)(次堆石料區(qū))等。

  1A—上游鋪蓋區(qū);1B—壓重區(qū);2—墊層區(qū);3A—過渡區(qū);3B—主堆石區(qū);3C—下游堆石區(qū);4—主堆石區(qū)和下游堆石區(qū)的可變界限;5—下游護坡;6—混凝土面板

防滲面板

面板可以是剛性鋼筋混凝土的,也可以是柔性瀝青混凝土的。

墊層區(qū)

為面板提供平整、密實的基礎,將面板承受的水壓力均勻傳遞給主堆石體,并起輔助滲流控制作用。

過渡區(qū)

保護墊層區(qū)在高水頭作用下不產生破壞。級配應連續(xù),最大粒徑不宜超過300mm。

主堆石區(qū)

1.位于壩體上游區(qū)內,是承受水荷載的主要支撐體,其石質好壞、密度、沉降量大小,直接影響面板的安危。

2.石料要求石質堅硬,級配良好,最大粒徑不應超過壓實層厚度,壓實后能自由排水。

下游堆石區(qū)

 

1.位于壩體下游區(qū),主要作用是保護主堆石體及下游邊坡的穩(wěn)定。2.在下游水位以下部分,應用堅硬、抗風化能力強的石料填筑,壓實后應能自由排水;下游水位以上的部分,對壩料的要求可以降低。

  【例題】混凝土面板堆石壩中面板的主要功能是( )。(14年真題)

  A.抗壓

  B.抗沖

  C.抗拉

  D.抗?jié)B

  【答案】D

  【解析】面板堆石壩上游面有薄層防滲面板,面板可以是剛性鋼筋混凝土的,也可以是柔性瀝青混凝土的。

  2.堆石體填筑的施工質量控制

填筑工藝

1. 壩體堆石料鋪筑宜采用進占法,

2.墊層料的攤鋪多用后退法,以減輕物料的分離。

3.壩體堆石料碾壓應采用振動平碾,其工作質量不小于10t。高壩宜采用重型振動碾,振動碾行進速度宜小于3km/h。各碾壓段之間的搭接不應小于1.0m。

4.壓實過程中,有時表層塊石有失穩(wěn)現象。為改善墊層料碾壓質量,采用斜坡碾壓與砂漿固坡相結合的施工方法。(2015年考點)

壓實參數

壓實參數:碾重、行車速率、鋪料厚度、加水量、碾壓遍數。    

施工質量控制

(1)采用碾壓參數干密度(孔隙率)等參數控制,以控制碾壓參數為主。

(2)鋪料厚度應每層測量,其誤差不宜超過層厚的l0%。

(3)壓實檢查方法:墊層料、過渡料和堆石料壓實干密度檢測方法,宜采用挖坑灌水(砂)法,或輔以其他成熟的方法。墊層料也可用核子密度儀法。(2009年考點)

(4)干密度平均值不小于設計值,標準差不宜大于50g/m3 。當樣本數小于20組時,應按合格率不小于90%,不合格點的干密度不低于設計干密度的95%控制。(案例)

  【例題】堆石壩墊層填筑施工中,當壓實層厚度較小時,為減輕物料的分離,鋪料宜采用( )。

  A.進占卸料、進占鋪平法

  B.后退法

  C.進占法

  D.進占卸料、后退鋪平法

  【答案】B

  【解析】墊層料的攤鋪多用后退法,以減輕物料的分離。

  2.面板的施工方法

面板的要求

是面板堆石壩的主要防滲結構,厚度薄、面積大,在滿足抗?jié)B性和耐久性條件下,要求具有一定柔性,以適應堆石體的變形。(2014考點)

混凝土面板的分★

面板縱縫的間距決定了面板的寬度,由于面板通常采用滑模連續(xù)澆筑,中部受壓區(qū)垂直逢的間距可為12~18m,兩側受拉區(qū)的間距為6~9m。

垂直縫砂漿條鋪設

垂直縫砂漿條一般寬50cm,是控制面板體型的關鍵。

面板混凝土澆筑

 

1) 采用滑模澆筑;S蓧雾斁頁P機牽引,在滑升過程中,對出模的混凝土表面要及時進行抹光處理,及時進行保護和養(yǎng)護。

2) 施工中應控制入槽混凝土的坍落度在3~6cm,振搗器應在滑模前50cm處進行振搗。

面板養(yǎng)護

包括保溫、保濕兩項內容。直到蓄水為止,或至少90d。(15年考點)

接縫止水施工

面板壩接縫包括趾板縫、周邊縫、垂直縫(張性和壓性縫)、防浪墻體縫、防浪墻底縫以及施工縫(水平縫)等,接縫止水材料包括金屬止水片、塑料止水帶、縫面嵌縫材料及保護膜等。

  【例題1】混凝土面板的分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垂直逢的間距均為12~18m

  B.中部受壓區(qū)垂直逢的間距可為12~18m

  C.中部受拉區(qū)垂直逢的間距可為12~18m

  D.兩側受拉區(qū)的間距為6~9m

  E.兩側受壓區(qū)的間距為6~9m

  【答案】BD

  【解析】中部受壓區(qū)垂直縫的間距可為12~18m ,兩側受拉區(qū)的間距可為6~9m 。

責編:balabala123

  • 建筑工程
  • 會計考試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永善县| 化隆| 双流县| 宝丰县| 沂水县| 本溪市| 大港区| 黔西县| 宁海县| 宜宾县| 红安县| 新营市| 晋中市| 晴隆县| 行唐县| 易门县| 海兴县| 土默特右旗| 尼勒克县| 绥棱县| 周宁县| 海丰县| 泸州市| 抚顺县| 梁山县| 密云县| 柏乡县| 鄂伦春自治旗| 垣曲县| 循化| 仁寿县| 衡南县| 漠河县| 博乐市| 九龙县| 海阳市| 常山县| 基隆市| 磐安县| 武平县|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