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一級建造師

當前位置:華課網(wǎng)校 >> 一級建造師 >> 市政公用工程 >> 市政公用工程模擬試題 >> 2017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復習卷1
2017

6/27

華課網(wǎng)校

來源

  • 課程
  • 點贊
  • 收藏

2017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復習卷1_第4頁

  (3)有兩處違反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

  1)養(yǎng)護期問應封閉交通,嚴禁重型車輛通行。

  2)嚴禁采用薄層貼補方式進行找平。

  其危害主要有:

  1)基層養(yǎng)護期間有重型車輛通行,會影響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碎石基層的強度增長和平整度。

  2)采用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碎石薄層貼補方式進行找平,將破壞道路基層的整體性,造成路面面層的局部破損。

  34[簡答題]

  某市新建小區(qū)雨水管線工程,直徑1500mm,長1320m,管頂覆土約4.8m。采用鋼筋混凝土管,水泥砂漿抹帶接口,90°混凝土基礎;施工范圍土質(zhì)為硬塑的輕粉質(zhì)黏土,無須降低地下水。由于場地狹小,無法采用機械開挖,項目部決定采用人工開挖:分兩層開挖,每層2.4m;開挖斷面為梯形槽,采用坡度板控制槽底高程和坡度。開挖出的土方直接堆放在溝槽兩側0.5~2.Om的范圍內(nèi),高度不超過2.4m。項目部推行綠色施工,制定有防治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環(huán)保措施。

  問題:

  (1)人工開挖的做法是否正確?應該如何做?

  (2)采用坡度板控制高程和坡度應符合哪些規(guī)定?

  (3)梯形槽的邊坡應如何確定?

  (4)槽邊堆土的做法是否正確?應如何控制?

  (5)項目部的綠色施工措施是否全面,如不全面,還應考慮哪些方面?

  參參考解析:(1)不正確。本工程開挖深度超過5m,應分4層開挖。每層的深度不宜超過2m;人工開挖多層溝槽的層間留臺寬度不應小于0.8m。

  (2)采用坡度板控制高程和坡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坡度板應選用有一定剛度且不易變形的材料制作,其設置應牢固;

  2)平面上呈直線的管道,坡度板設置的間距不宜大于20m,呈曲線管道的坡度板問距應加密,井室位置、折點和變坡點處,應增設坡度板;

  3)坡度板距槽底的高度不宜大于3m。

  (3)應按照土的類別、溝槽深度、坡頂有無動、靜荷載、場地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深度超過5m的溝槽,應通過邊坡穩(wěn)定性進行驗算確定。

  (4)不正確。溝槽邊堆土高度不宜超過1.5m,且距槽口邊緣不宜小于0.8m。

  (5)不全面。還應考慮:

  1)防治施工噪聲污染的措施;

  2)防治施工固體廢棄物污染的措施;

  3)防治施工照明污染的措施。

  35[簡答題]

  某公司中標一座地鐵車站工程,車站基礎全長約212m,寬度21m,開挖深度為16m,采用明挖法施工。圍護結構為地下連續(xù)墻,采用鎖口管接頭;設三道φ609鋼管支撐。場地土層自上而下分別為填土、黏土和粉土地層。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m左右;颖眰扔腥龡l需要重點保護的地下管線,其中一條橫穿基坑;東側基坑一倍開挖深度范圍內(nèi)鄰近一座條形基礎的老舊房屋,開挖時如果變形過大對其結構安全的影響很嚴重;基坑南側鄰近一條市政道路。

  項目部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擬在基坑內(nèi)側采用管井降水,降水井按每250m2一口

  管井布置。方案中的地下連續(xù)墻施工工序為:開挖溝槽→修筑導溝→開挖溝槽(注入泥漿)→清除槽底淤泥和殘渣→吊放接頭管。項目部編制了基坑監(jiān)測方案,并且決定自行監(jiān)測,監(jiān)測方案由上一級主管部門簽字認可后實施。

  基坑開挖至粉土時,由于地下連續(xù)墻接頭夾泥而發(fā)生滲漏,項目采取導管引流并且用聚氨酯封堵后沒有效果;滲漏漸漸導致水土流失,基坑后土體出現(xiàn)明顯沉陷。如果繼續(xù)發(fā)展可能會導致基坑坍塌。

  問題:

  (1)根據(jù)《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范》JGJ120—2012,該基坑支護結構屬于哪一級?

  (2)對于橫穿基坑的管線應該如何處理?

  (3)本基坑至少需要布置幾處降水井?

  (4)方案中地下連續(xù)墻的工序不全,請補充。

  (5)項目部監(jiān)測方案編制及審批過程存在哪些不妥之處?

  (6)針對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滲漏情況,項目部應采取什么措施?

  參參考解析:(1)本基坑周邊有較多需要保護的建(構)筑物,尤其東側基坑一倍開挖深度范圍內(nèi)鄰近一座條形基礎的老舊房屋。如果支護結構失效、土體過大變形對基坑周邊環(huán)境或主體結構施工安全的影響很嚴重,所以,基坑支護結構屬于一級。

  (2)對于橫穿基坑的管線,與建設單位、規(guī)劃單位和管理單位協(xié)商后可采取管線拆遷、改移和懸吊加固措施。

  (3)本基坑需要布置的降水井數(shù)至少為:212×21/250=18處。

  (4)地下連續(xù)墻的施工工序還有:鋼筋籠加工和吊放、下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接頭管。

  (5)基坑監(jiān)測方案應由建設方委托具備相應資質(zhì)的第三方對基坑工程實施現(xiàn)場監(jiān)測。應由監(jiān)測單位編制監(jiān)測方案,監(jiān)測方案需經(jīng)建設方、設計方、監(jiān)理方等認可,必要時還需與基坑周邊環(huán)境涉及的有關單位協(xié)商一致后方可實施。

  (6)由于滲漏已經(jīng)比較嚴重,項目部應果斷采取回填土、砂或灌水等措施,然后再進一步采取應對措施,以防止險情發(fā)展成事故。

責編:18874849045

  • 建筑工程
  • 會計考試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吉隆县| 东台市| 西青区| 新建县| 东安县| 保德县| 苍山县| 苏尼特左旗| 来凤县| 崇礼县| 太保市| 海口市| 井陉县| 张掖市| 昔阳县| 扎囊县| 柘城县| 南华县| 黔南| 大同市| 泰来县| 正安县| 蒲城县| 南和县| 方山县| 潮安县| 四川省| 开阳县| 长宁县| 同德县| 阿勒泰市| 岱山县| 靖安县| 神池县| 太原市| 石泉县| 古田县| 渭源县| 濉溪县| 邵阳市| 兴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