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課網校官方公眾號
焚題庫官方公眾號
一、開槽管道施工技術
1. 溝槽施工方案
(1)溝槽底部的開挖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可按經驗公式計算確定:B=D0+2×(bl+b2+b3)。
管道的外徑D0 (mm) |
管道一側的工作面寬度b1(mm) | ||
混凝土類管道 |
金屬類管道化學建材管道 | ||
D0≤500 |
剛性接口 |
400 |
300 |
柔性接口 |
300 | ||
500<D0≤1000 |
剛性接口 |
500 |
400 |
柔性接口 |
400 | ||
1000<D0≤1500 |
剛性接口 |
600 |
500 |
柔性接口 |
500 | ||
1500<D0≤3000 |
剛性接口 |
800-1000 |
700 |
柔性接口 |
600 |
(2)確定溝槽邊坡(深度在5m以內的最陡坡度)
土的類別 |
坡頂無荷載 |
坡頂有靜載 |
坡頂有動載 |
中密砂土 |
1:1.00 |
1:1.25 |
1:1.50 |
中密碎石(砂土) |
1:0.75 |
1:1.00 |
1:1.25 |
硬塑的粉土 |
1:0.67 |
1:0.75 |
1:1.00 |
中密碎石(黏性土) |
1:0.50 |
1:0.67 |
1:0.75 |
硬塑粉質黏土、黏土 |
1:0.33 |
1:0.50 |
1:0.67 |
老黃土 |
1:0.10 |
1:0.25 |
1:0.33 |
軟土(井點降水后) |
1:1.25 |
—— |
—— |
溝槽的開挖規(guī)定(P183)
、 人工開挖溝槽深度超過3m時應分層開挖,每層不超過2m。
、 人工開挖多層溝槽的層間留臺寬度
放坡開槽---不應小于0.8m;直槽---不應小于0.5m;安裝井點設備---不應小于1.5m。
開挖規(guī)定(P183)
不得擾動槽底原狀地基土,機械開挖時槽底預留200~300mm土層,由人工開挖至設計高程,整平。
地基處理
(1)在溝槽邊坡穩(wěn)固后設置供施工人員上下溝槽的安全梯。(P183)
(2)局部超挖或發(fā)生擾動:深度不超過150mm,原土回填夯實,壓實度不應低于原地基土;槽底地基土壤含水量較大,不適于壓實時,應采取換填等有效措施;
(3)排水不良造成地基土擾動:深度在100mm以內---填天然級配砂石或砂礫處理;深度在300mm以內下部堅硬---填卵石或塊石,礫石填充;
(4)柔性管道地基處理宜采用砂樁、攪拌樁等復合地基。(P184)
支撐與支護(P183)
、 撐板支撐應隨挖土及時安裝。
、 在軟土或其他不穩(wěn)定土層中采用橫排撐板支撐時,開始支撐的開挖深度不得超過1.0m;開挖與支撐交替進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為0.4~0.8m。
、 施工人員應由安全梯上下溝槽,不得攀登支撐。
④ 拆除撐板應制定安全措施,配合回填交替進行。
安管(P184)
(1)焊接接口錯口的允許偏差應為0.2倍壁厚,內壁錯邊量不宜超過管壁厚度的10%,且不得大于2mm。
(2)電熔連接、熱熔連接應選擇在當日溫度較低或接近最低時進行;接頭處應有沿管節(jié)圓周平滑對稱的內、外翻邊;接頭檢驗合格后,內翻邊宜鏟平。
(3)金屬管道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內外防腐施工和施做陰極保護工程。
二、不開槽管道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的選擇
工法 |
密閉式頂管 |
盾構 |
淺埋暗挖 |
定向鉆 |
夯管 |
優(yōu)點 |
精度高 |
速度快 |
適用性強 |
速度快 |
速度快、成本較低 |
缺點 |
成本高 |
成本高 |
速度慢、成本高 |
控制精度低 |
控制精度低 |
適用 范圍 |
給水排水管道 綜合管道 |
給水排水管道 綜合管道 |
給水排水管道 綜合管道 |
柔性管道 |
鋼管 |
管徑 |
300~4000 |
3000以上 |
1000以上 |
300~1000 |
200~1800 |
精度 |
小于±50mm |
不可控 |
不超過30mm |
不超過0.5Di |
不可控 |
距離 |
較長 |
長 |
較長 |
較短 |
短 |
適用地質 |
各種 土層 |
各種 土層 |
各種 土層 |
砂卵石及 含水地層 不適用 |
含水地層 不適用 砂卵石困難 |
三、給水排水管道功能性試驗
名稱 |
階段 |
壓力 |
合格標準 |
備注 |
給水 (水壓) 兩種管材 控制最嚴 |
預試驗 特殊管道可省略 |
試驗壓力30min |
接口、配件無漏水損壞現象 |
管段長度L≤1km 泡管:24,48,72 回填土,露出接口 |
主試驗 |
試驗壓力 15min + 工作壓力30min |
15min壓力降不超允許值; 30min外觀檢查無漏水 | ||
排水 (嚴密性) D≥1500mm內滲法 污水、特殊地質必須 |
閉水 |
①管頂內壁加2m ②設計水頭加2m ③檢查井井口高度(水頭<10m) |
觀測30min, 滲水量不超允許值 |
①試驗段≤5個連續(xù)井段; ②內徑>700mm,抽樣1/3,不合格加倍; ③未回填土 |
四、砌筑溝道施工
(一)基本要求
(2)滿鋪滿擠法;砌體上下錯縫、內外搭砌、丁順規(guī)則有序。
(3)砂漿飽滿,砌縫均勻不得有通縫或瞎縫,平整。
(4)接縫位置準確,止水帶安裝正確,沉降縫、變形縫應與基礎貫通。
(5)施工需間斷時,應預留階梯形斜槎,轉交和交接處應于墻體同時砌筑。
(一)砌筑施工要點
2.磚砌拱圈
① 砌筑前拱胎應充分濕潤,沖洗干凈,并均勻涂刷隔離劑。
、 自兩側向拱中心對稱進行,灰縫勻稱,砂漿飽滿嚴密。
③ 退槎法砌筑,拱圈應在24h內封頂
3.反拱砌筑
、 根據樣板掛線,先砌中心一列磚、石,找準高程接砌兩側,砂漿強度大25%后方可踩壓。
② 反拱表面應光滑平順,高程允許偏差應為±10mm。
4.圓井砌筑
① 檢查井內流槽宜與井壁同時砌筑。
② 砌塊逐層收口時,四面每層收進不應大于30mm,偏心收口每層收進不應大于50mm。
、 砌筑時應同時安裝踏步。
五、給排水管網維護與修復技術
1.城市管道維護
(1)城市管道巡視檢查
(2)城市管道搶修
(3)管道維護安全防護:作業(yè)人員必要時可帶上防毒面具,防水表、防護靴、防護手套、安全帽等,穿上系有繩子的防護腰帶,配備無線通信工具和安全燈。
2.管道修復與更新
(1)局部修復:密封法、補丁法、鉸接管法、局部軟襯法、灌漿法、機器人法等。
(2)全斷面修復:內襯法(D75-1200mm,長度1000m以上各類);纏繞法( D50-2500mm,長度300m以內各類);噴涂法(D75-4500mm,長度150m以內各種管道)。
(3)管道更新
破管外擠:氣動或液動D<1200mm、脆性材料;切割更新鋼管。
破管頂進:D-100~900mm、L-200m以內、埋深較大(一般大于4m)的陶土管、混凝土管或鋼筋混凝土管。
六、 供熱管道的分類及施工基本要求
(二)供熱管道施工基本要求
1.供熱管網與建筑物的最小距離
熱力網管溝內不得穿過燃氣管道,當熱力管溝與燃氣管道交叉垂直凈距小于300mm,必須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燃氣泄漏進入管溝。
七、管道焊接與焊縫質量檢驗
(一)施工前準備工作
1.技術準備
資料交接、設計交樁及導線點復測、設計交底、建立測量控制網、圖紙會審;
劃分單位分部分項工程、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與技術方案、編制危險性較大專項施工方案、按要求進行專家論證及方案修改履行相關審批手續(xù);
建立項目實驗室;
配備所需標準規(guī)范等參考文件;
開工前技術培訓和學習;
調查氣象水文地質情況、施工平面布置、地下管線及建(構)筑物調查及保護措施。
2.物資準備:材料、設備、施工機具、附件。
3.焊接前控制
(1)焊工資格:焊工合格證書、有效期、允許范圍。
(2)首次使用的管材、焊材以及焊接方法應在施焊前進行焊接工藝試驗或評定,并編制焊接工藝指導書。
(3)施焊前應檢查定位焊縫質量,缺陷應清除。在焊件縱向焊縫的端部(包括螺旋桿焊縫)不得進行定位焊。定位焊應對稱進行。
(二)施工技術及要求
、 溝槽到底,地基由施工、監(jiān)理、建設、勘察和設計等單位共同驗收。
、 管道安裝應按“先大管、后小管,先主管、后支管,先下部管、后中上部管”的原則。
、 應在距接口兩端各200mm處檢查管道平直度,允許偏差為0-1mm;全長范圍內,最大偏差值不應超過10mm。
、 對口時,縱向焊縫之間應相互錯開100mm弧長以上,管道任何位置不得有十字形焊縫;焊口不得置于墻壁中。
、 管道兩相鄰環(huán)形焊縫中心之間的距離應大于鋼管外徑,且不得小于150mm。
、 管道支架處不得有環(huán)形焊縫。
、 開孔與其他焊縫中心距離,應大于分支管外徑,且不得小于70mm(燃氣管道100mm),否則應對以開孔中心為圓心1.5倍開孔直徑范圍內的焊接接頭進行100%射線檢測。
、 管道穿過構筑物墻板處應安裝套管,且每側應大于墻厚20mm;穿過樓板的套管應高出板面50mm。
(三)焊接過程控制重點
1.焊接環(huán)境(無防護措施嚴禁):
、 焊條電弧焊時風速>8m/s(相當于5級風);
、 氣體保護焊時風速>2m/s(相當于2級風);
、 相對濕度>90%;
、 雨、雪環(huán)境。
2.焊接工藝參數:坡口形式、焊接材料、預熱溫度、層間溫度、焊接速度、焊接電流、焊接電壓、線能量、保護氣體流量、后熱溫度和保溫時間等!井敻淖兒附訔l件時,應重新進行焊接工藝評定】
(四)供熱管道焊接質量檢驗
(1)焊接質量檢驗:對、面、無、強、嚴。
(2)檢驗單位必須具備資質,應對每位焊工至少檢驗一個轉動焊口和一個固定焊口。
(3)轉動焊口不合格:消該焊工資格;固定焊口不合格:加倍抽檢,不合格取消資格。
(4)對取消焊接資格的焊工所焊的全部焊縫應進行無損探傷檢驗。
(5)100%無損探傷檢驗:鋼管與設備、管件連接處的焊縫;管線折點處現場焊接的焊縫;焊縫返修后應進行表面質量及100%的無損探傷檢驗;現場制作的各種管件。
八、聚乙烯(PE)管道連接與質量檢驗
(一)熱熔連接
(1)組對前要求:應刮除表皮的氧化層,清除污物,連接端面應采用機械方法加工。應對熱熔連接參數進行試驗。
(2)參數:加熱時間、加熱溫度、加熱電壓、熱熔壓力、保壓及冷卻時間等。
(3)外觀檢查:全部接頭;翻邊切除檢驗:不小于10%。
(4)熱熔接頭質量檢驗
、 熱熔結合面:翻邊應均勻對稱,實心圓滑,翻邊下側不應有雜質、小孔、扭曲和損壞;
、 翻邊切除:不應有開裂、裂縫,接縫處不得露出熔合線。
(二)電熔連接
(1)當材料有不同級別、不同熔體質量流動率以及不同標準尺寸比時,必須使用電熔方法連接。
(2)內埋電阻絲專用管件,連接時檢查插口插入深度,焊后進行外觀檢查。
(3)電熔接頭質量檢驗:管插入管件內的深度應到位,接縫處不應有熔融料溢出,電熔管件內的電阻絲不應被擠出,觀察孔中硬有少量熔融料溢出。
九、管道防腐保溫及質量檢驗
(一)管道防腐
1.基層處理:噴射、工具、化學、火焰除銹。
2.噴射清理等級:徹底(P Sa2);非常徹底(P Sa2.5);目視清潔(P Sa3)
3.工具清理等級:徹底手工和動力工具(P St2);非常徹底手工和動力工具(P St3)
4.防腐施工
(1)雨、雪、風沙天氣以及相對濕度較大環(huán)境,無有效措施不得進行防腐施工。
(2)涂刷類:按規(guī)定分層,前道涂料應表干,涂層厚度應均勻,無流淌等缺陷,實干后方可采取保護性措施。
(3)膠帶類:嚴格控制好施工溫度,嚴禁超溫加熱,搭接寬度符合要求,順序符合生產廠家要求。
(二)管道保溫
1.材料控制:進場證書或檢驗報告,由施工所在地法定檢測機構于現場按批抽樣,檢測導熱系數。
2.保溫層施工:
(1)厚度超過100mm應分層,非水平管道自下而上,防潮層和保護層搭接應上壓下,搭接寬度不小于30mm。
(2)同層預制管殼應錯縫,內外層應壓縫,搭接長度應大于100mm,拼縫嚴密,外層水平接縫應在側面。
3.直埋保溫管接口施工:應在保護殼(套袖)氣密性試驗合格后,才可進行發(fā)泡保溫施工。
4.保溫層質量檢驗
(1)核查保溫材料的強度、容重(密度)、導熱系數、耐熱性、含水率等性能指標;
(2)直埋保溫管還應核查聚乙烯外護管的力學性能。
責編:Caixing
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土建職稱公路檢測工程師建筑八大員注冊建筑師二級造價師監(jiān)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 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安全工程師設備監(jiān)理師環(huán)境影響評價土地登記代理公路造價師公路監(jiān)理師化工工程師暖通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計量工程師
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經濟師注冊會計師證券從業(yè)銀行從業(yè)會計實操統(tǒng)計師審計師高級會計師基金從業(yè)資格稅務師資產評估師國際內審師ACCA/CAT價格鑒證師統(tǒng)計資格從業(yè)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