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及和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條件是兩個物體在追趕過程中處在同一位置。常見的情形有三種:
(1)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的物體甲追趕同方向的勻速運動的物體乙時,一定能追上,在追上之前兩者有最大距離的條件是兩物體速度相等,即V甲=V乙。
(2)勻速運動的物體甲追趕同方向做勻加速運動的物體乙時,存在一個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的臨界條件是兩物體速度相等,即V甲=V乙。此臨界條件給出了一個判斷此種追趕情形能否追上的方法,即可通過比較兩物體處在同一位置時的速度大小來分析。
具體方法是:假定在追趕過程中兩者能處在同一位置,比較此時的速度大小若V甲≥V乙,則能追上;若V甲≥V乙,則能追上;若V甲 (3)勻減速運動的物體追同方向的勻速運動的物體時,情形跟第二種類似。兩物體恰能“相遇”的臨界條件是兩物體處在同一位置時,兩物體的速度恰好相同。 2.“追及”和“相遇”問題的解題思路 (1)根據(jù)對兩物體運動過程的分析,畫出物體的運動位置示意圖; (2)根據(jù)兩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分別列出兩物體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將兩物體運動時間的關(guān)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運動示意圖找出兩物體位移間的關(guān)聯(lián)方程; (4)聯(lián)立方程求解。 3.“追及”“相遇”問題的注意點 (1)分析“追及”“相遇”問題時,一定要抓住“一個條件,兩個關(guān)系”: “一個條件”是兩物體速度滿足的臨界條件,如兩物體距離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 “兩個關(guān)系”是時間關(guān)系和位移關(guān)系,其中通過畫草圖找到兩物體位移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是解題的突破口。因此,在學習中一定要養(yǎng)成畫草圖分析問題的良好習慣,因為正確的草圖對幫助我們理解題意、啟迪思維大有裨益。 (2)若被追趕的物體做勻減速運動,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該物體是否停止運動。 (3)仔細審題,注意抓住題目中的關(guān)鍵字眼,充分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如“剛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對應一個臨界狀態(tài),要滿足相應的臨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