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繪畫】
王履 (公元1332~?年),字安道,號畸叟,又號抱獨(dú)老人。江蘇昆山人。博通群籍,精于醫(yī)術(shù),曾任秦王府醫(yī)正,醫(yī)學(xué)著述頗豐。能詩善畫,山水取法馬遠(yuǎn)、夏圭,筆墨勁秀,布置茂密。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秋游華山,見大自然奇秀景色,深感繪畫要脫出陳法,以自然實(shí)景為師。在其為《華山圖冊》所作的記、詩、序中云:“吾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充分表露了自己的藝術(shù)觀。作品有《華山圖冊》。
徐賁(生卒年未詳),字幼文,號北郭生,其先蜀(今四川)人。后自蜀遷至吳。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征起,累官河南布政。山水師法董源,圖染有山澤間意,林石尤濯濯可愛。小楷法鐘兼虞,秀整端慎,草書雄緊跌宕,出入旭、素,無不淋漓快健。工詩,亦精墨竹。著有〈北郭集〉。作品有〈快雪時晴圖卷〉,〈秋林草亭圖軸〉。
王紱(公元1362~1416年),一名芾,字孟端,號友石,江蘇無錫人,曾隱居九龍(今惠山),自號九龍山人。洪武時生員,永樂初以善畫被提拔,供事文淵閣,官中書舍人。以墨竹名天下,筆致縱橫落,能于遒勁中見姿媚,得文同、吳鎮(zhèn)遺法。山水多學(xué)王蒙,風(fēng)格蒼郁,平遠(yuǎn)之景則近倪瓚。能詩,著有《書畫傳習(xí)錄》、《友石山房集》。作品有《喬柯竹石圖軸》,《隱居圖軸》,《北京八景圖卷》,〈湖山書屋圖卷〉,〈竹鶴雙清圖軸〉(與邊景昭合作)。
邊景昭(生卒年未詳),隴西(今甘肅)人,永樂(1403~1424)間召至京師授武英殿待詔。至宣德(1426~1435年)間仍供事內(nèi)殿。善繪事,尤精于花鳥,師南宋畫院體格;ㄖ畫尚,鳥之飛鳴,葉之正反,色之蘊(yùn)籍,不但勾勒有筆,其用墨無不合宜。其設(shè)色沉著而妍麗,一圖之中能描繪多種禽鳥,飛鳴夕棲躍于花木竹石間,饒有生趣。為明代早期花鳥畫之高手。作品有〈雙鶴圖軸〉,〈春禽花木圖軸〉。
李在(公元?年~1431年),字以政,福建莆田人。宣德時與戴進(jìn)等同以善畫進(jìn)入宮廷,官直仁智殿待詔,日本畫僧雪舟,曾與他切磋畫研。工山水,細(xì)潤處近郭熙,豪放處宗馬遠(yuǎn)、夏圭,筆氣生動,得蒼勁之意。善畫人物,〈畫史繪要〉謂“自戴進(jìn)以下,一人而已!弊髌酚小础撮熶厩绶鍒D軸〉,〈米氏云山圖(冊頁)〉,〈萱花圖(冊頁)〉,〈歸去來兮圖卷之三—云無心以出岫〉。
夏芷(生卒年未詳),字庭芳,一作廷芳,浙江杭州人。善山水從戴進(jìn),筆力逼其師。但用意模仿而少風(fēng)韻。約生活于宣德時期,不幸早卒。作品有〈歸去來兮圖卷之四—或棹孤舟〉。
戴進(jìn)(公元1388~1462年),字文進(jìn),好靜庵,又號玉泉山人,浙江杭州人。宣德間(1426~1435年)官直仁殿待詔,繪畫臨摹精博,得唐宋之家之妙,故道釋、人物、山水、花果、翎毛、走獸等,無所不工。山水師馬遠(yuǎn)、夏圭,并取法郭熙、李唐,俱遒勁蒼潤;人物佛像能變通用筆,頓挫有力;所作葡萄配以勾勒竹、蟹爪草,別具格調(diào)。畫在明中葉影響較大,是“浙派”的創(chuàng)始人。作品有〈蜀葵蛺蝶圖軸〉,〈仿燕文貴山水軸〉,〈雪景山水圖軸〉,〈溪堂詩思圖軸〉,〈達(dá)摩六代祖師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