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1】
為了對不同實驗室測量結果進行比較,各實驗室在自己的實驗室條件下,對同一 個被測量進行測量,數(shù)據(jù)處理時將各實驗室測量結果間的一致性用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表示, 并在比對報告中稱其為重復性。問題在于:重復性與復現(xiàn)性的區(qū)別,以及如何定量表示?
【案例分析】依據(jù) JJF1001-1998《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中關于重復性和復現(xiàn)性的定 義。(1)在各實驗室的不同測量條件下,對同一個被測量進行測量,測量結果間的一致性稱為 復現(xiàn)性。案例中各實驗室在自己的實驗室條件下,對同一個被測量進行測量,所進行的實驗室 測量結果一致性的比較,應該是復現(xiàn)性而不是重復性;重復性是一個實驗室在相同的測量條件 下所得測量數(shù)據(jù)的一致性。(2)復現(xiàn)性應該用各實驗室測量結果的實驗標準偏差定量表示,而 不是用各實驗室測量結果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表示。
【案例2】
某市質(zhì)量技術監(jiān)督局派人到該市地鐵站進行法定計量單位的檢查,在一個地鐵 站入口處看到一個牌子上寫著該站開門時間為 5 點 45′。檢查人員進站后在站臺的四根柱子 上看到各掛有一個牌子,表明站與站之間列車運行所需時間間隔(如下表所示),如新華門到和 平門需要運行 2 分 17 秒、和平門至解放路需運行 3 分 31 秒,以方便乘客出行。 站名 運行時間間隔 新華門 → 和平門 → 解放路 → 西大街 → 紅旗橋 → 2′17〃 3′31〃 2′45〃 4′23〃 3′08〃 請指出地鐵站計量單位使用不規(guī)范之處。
【案例分析】依據(jù)我國法定計量單位的規(guī)定.時間單位小時的符號為 h(時),分的符號為 min(分),秒的符號是 s(秒)。該站開門時間 5 點 45′,其中“點”不是計量單位,僅是人們口頭習 慣說法,確切的應該是 5 時,符號為 h。 “′”是角度“分”的符號,不能用作時間的符號,時間“分” 的符號是 mm。因此,開門時間應表示為 5 時 45 分。 同樣列車運行時間不能用角度的分和秒,要用時間的分和秒: “2′17” ”應改為 2min17s,或 2 分 17 秒。其余運行時間間隔也要用相同的表示方法作 更正。
【案例3】
考評員在考核長度室時,問室主任小尹: “你講一講什么是測量過程,如測量一個 精密零件,測量過程主要涉及哪些環(huán)節(jié)?”回答: “測量過程就是確定量值的一組操作。其主要 環(huán)節(jié)是,首先明確測量要求,確定測量原理和方法,選擇測量儀器和手段,制定測量程序,實施 測量,最后提出測量報告。 ”問: “這一過程完整嗎?”回答: “我看可以吧! ”
【案例分析】針對以上問題,該室主任在實際應用時對測量過程的理解還不夠全面。 按 GBlT19022-2003《測量管理體系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第 7.2 條的要求,測量 過程中還必須識別及考慮影響測量過程的各種影響量.包括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操作者能力, 對測量人員的技能要求、影響測量結果可靠性的其他因素。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具體應用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