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計量標準器及配套設備的方式
計量標準器及配套設備應滿足以下要求:
(1)計量標準器及配套設備(包括計算機及軟件)的配置應當科學合理、完整齊全,并能滿足開展檢定、校準工作的需要。
(2)計量標準器及重要配套設備(包括計算機及軟件)的計量特性必須符合相應計量檢定規(guī)程或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
(3)計量標準的量值應當定期溯源至國家計量基準或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應有連續(xù)、有效的檢定或校準證書
計量標準進行有效溯源的方式
計量標準應當有效溯源。計量標準器應當向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或授權計量技術機構溯源,主要配套設備可向具有相應測量能力的計量技術機構溯源;有計量檢定規(guī)程的計量標準器及主要配套設備,應當以檢定方式溯源,不得以校準方式溯源,檢定項目必須齊全,檢定周期不得超過計量檢定規(guī)程的規(guī)定;沒有計量檢定規(guī)程的計量標準器及主要配套設備,應當依據(jù)國家計量校準規(guī)范進行校準;如沒有國家計量校準規(guī)范,可參照有效的校準方法進行校準;只有當不能以檢定或校準方式溯源時,才可采用比對方式,確保計量標準器的一致性;對計量標準的標準物質,要求使用處于有效期內有證標準物質。
計量標準進行定期溯源的方式
計量標準應當定期溯源。計量標準器及主要配套設備的檢定周期不得超過檢定規(guī)程規(guī)定的周期;如果是結果校準的,復校時間間隔應當執(zhí)行國家計量校準規(guī)范規(guī)定的建議復校時間間隔;如果是校準機構給出的復校時間間隔,用戶應當按照校準機構給出的復校時間間隔定期校準;如果校準機構沒有給出復校時間間隔,用戶應當自行制定合理的復校時間間隔定期校準;當不可能采用計量檢定或校準方式溯源時,則應當定期參加實驗室時間的比對,以確保計量標準量值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計量標準的主要計量特性包括的方面
計量標準的主要計量特性包括:測量范圍、不確定度或準確度等級或最大允許誤差、重復性、穩(wěn)定性、靈敏度、鑒別力、分辨力、漂移、滯后、響應特性、動態(tài)特性等
進行計量標準的重復性試驗的方式
在重復性條件下(要求是相同的測量方法;相同的觀測者;相同的測量條件;相同的計量標準和相同的地點),用計量標準對常規(guī)的被檢定或被校準對象進行n次獨立重復測量,若得到的測量結果
為 yi(i=1,2,3,----,n)為
進行計量標準的穩(wěn)定性考核的方式
(1)對于新建計量標準,每隔一段時間(對于一個月),用該計量標準對核查標準進行一次n組的重復測量,取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組的測量結果。共觀測m組(m≥4).取m個測量結果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作為新建計量標準在該時間段內的穩(wěn)定性。
(2)對于已建立的計量標準,每年用被考核的計量標準對核查標準進行一組n次的重復測量,取算術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以相鄰兩年的測量結果之差作為該時間段內計量標準的穩(wěn)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