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單選】某月內,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價格同時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變動量分別為 50單位和80單位,則在這類商品價格變動的共同作用下,該月甲商品的需求量變動情況是( ) 。
A.增加30單位
B.減少30單位
C.增加130單位
D.減少130單位
【答案】:B
【解析】:替代品價格上升,導致甲商品需求量增加50個單位,互補品價格上升導致本商品需求量減少80個單位,二者共同影響是甲商品需求量減少30個單位。本題實質考核替代品、互補品對商品需求量的影響。
【2:2010年多選題】影響需求變動的主要因素有( )。
A.消費者偏好
B.互補品價格
C.消費者的收入
D.生產成本
E.預期
答案:ABCE
【3:單選】由于消費者收入和消費者偏好等因素的變化引起需求的相應變化,這種變化表現(xiàn)為()。
A需求量沿著既定的需求曲線進行
B需求曲線的位移
C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D供給曲線的位移
答案:B
【4:多選】以下屬于影響供給變動的因素有()
A消費者偏好
B生產成本
C產品價格
D消費者的個人收入
E生產者的預期
【答案】BCE
【5--07年、08年單選】在我國,實行最高限價屬于政府對市場價格的()。
A.平衡措施
B.引導措施
C.緊急措施
D.干預措施
【答案】D
【6--09年多選】在一般情況下,政府實施最高限價可能產生的結果或問題有()。
A.供給短缺
B.生產者變相漲價
C.黑市交易
D.生產者變相降價
E.過度生產
【答案】ABC
【解析】最高限價低于均衡價格,當實施最高限價,出現(xiàn)短缺現(xiàn)象時,就會出現(xiàn)嚴重的排隊現(xiàn)象。當政府監(jiān)管不力時,就會出現(xiàn)黑市交易和黑市高價,還會導致變相漲價等現(xiàn)象。
【7--2010年多選】在一般情況下,政府對農產品實施保護價格可能產生的結果有()。
A.供給短缺
B.生產者變相漲價
C.市場過剩
D.生產增長
E.生產者收入下降
答案:CD
解析:保護價格高于均衡價格,會刺激生產、限制消費,導致市場過剩。
【8】某國為了鼓勵本國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于1973年采取措施限制石油進口,估計這些措施將使可得到的石油數(shù)量減少20%,如果石油的需求價格彈性在0.8—1.4之間,則從1973年起該國石油價格預期會上漲()。
解:∵需求的價格彈性=需求量變動百分率/價格變動百分率
∴價格變動%=需求量變動%/需求的價格彈性
當價格彈性為0.8時,價格變動%=20%/0.8=25%
當價格彈性為1.4時,價格變動%=20%/1.4=14.3%
所以,預其1973年該國石油價格上漲幅度在14.3—25%之間。
【9:07年單選】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某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系數(shù)小于1,則當該產品價格提高時,()。
A.會使生產者的銷售收入減少
B.不會影響生產者的銷售收入
C.會使生產者的銷售收入增加
D.生產者的銷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
【答案】C.
【10:多選】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有()
A替代品的數(shù)量和相近程度
B商品的重要性
C商品用途的多少
D資金有機構成不同
E生產周期和自然條件
答案:ABC
【11:2010年單選】如果兩種商品x和y的需求交叉彈性系數(shù)是-2.3,那么可以判斷出( )。
A.x和y是替代品
B.x和y是互補品
C.x和y是高檔品
D.x和y是低價品
答案:B
【12:單選】 若兩種商品為替代品,則需求交叉彈性系數(shù)(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0
D.無法判斷
答案:A
解析:一般來說替代品需求和被替代商品價格是同方向變化的,所以需求交叉彈性系數(shù)大于0
【13:2010年單選】假設消費者的收入增加了20%,此時消費者對某商品的需求增加了10%,則該商品屬于( )。
A.高檔品
B.奢侈品
C.必需品
D.低檔品
答案:C
解析: 需求收入彈性系數(shù)=10%/20%=1/2<1,該商品屬于必需品。
【14:09年多選改編】影響供給價格彈性的因素有()。
A.替代品數(shù)量和相近程度
B.商品重要性
C.商品用途多寡
D.投入品替代性大小
E.生產周期和自然條件
【答案】DE
【15:單選】關于影響供給價格彈性的因素,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時間是決定供給彈性的首要因素
B短期內供給彈性一般較小,在較長的時期內,供給彈性一般比較大
C 對農產品來說,短期內供給彈性幾乎為零
D 用于生產某商品的投入品難以加入或脫離某種特殊行業(yè),則供給富有彈性
答案:D
解析:用于生產某商品的投入品難以加入或脫離某種特殊行業(yè),則供給缺乏彈性
![](https://img.examw.com/jjs/images/WeChatGrou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