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如果MUa/Pa=100/35元=MUb/Pb=300/?元=MUc/Pc=400/?元,在達到消費者均衡時,b商品和c商品的價格:
a、 根據已知的條件無法確定
b、 分別為100元和200元
c、 分別為105元和140元
d、 分別為105元和175元
17、提高A商品的價格將
a、 增加花在A商品上的每一元所帶來的邊際效用
b、 減少花在A商品上的每一元所帶來的邊際效用
c、 對花在A商品上的每一元所帶來的邊際效用沒影響
d、 會使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費者增加A商品的購買量
18、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解釋了為什么
a、 收入效用大于替代效應
b、 替代效用大于收入效應
c、 供給曲線是向右上方傾斜的
d、 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
19、效用最大化原則:
a、 與需求規(guī)律不一致
b、 與需求規(guī)律一致
c、 顯示的是一條完全富有彈性的需求曲線
d、 表明需求曲線向左移動
20、假定你花掉全部支出分別購買一定數(shù)量的X和Y商品,使得它們最后一單位的邊際效用分別為40和20,再假定:1)X和Y的價格分別為8元和4元;2)消費一單位X和一單位Y分別要花掉你3小時和1小時的時間;3)你的時間每小時值2元。由此可知
a、 你應該用X替代Y,直至花在兩種商品上的每小時獲得的邊際效用相等
b、 現(xiàn)有的X和Y的購買量最佳
c、 應該減少Y的消費和增加X的消費
d、 應該減少X的消費和增加Y的消費
21、消費預算線表示:
a、 消費者為多獲得一單位B商品而愿意放棄的A商品的數(shù)量
b、 在無差異曲線圖上所有的均衡點
c、 在既定的價格上,用既定的貨幣收入可以購買的兩類商品所有可能的最大數(shù)量的組合
d、 為消費者帶來相同效用水平的兩種商品所有可能的數(shù)量組合
22、其他條件不變,提高兩種商品的價格會使消費者的
a、 消費預算線向右移
b、 消費預算線向左移
c、 無差異曲線向左移
d、 無差異曲線向右移
23、其他條件不變,貨幣收入增加會使消費者的
a、消費預算線向右移
b、消費預算線向左移
c、無差異曲線向左移
d、無差異曲線向右移
24、消費預算線的斜率變化僅僅是因為哪一因素變化引起的?
a、 消費者偏好
b、 一種或兩種商品價格
c、 貨幣收入水平
d、 邊際替代率
25、消費預算線的斜率反映的是:
a、 消費者的收入水平
b、 兩種商品之間的效用比率
c、 兩種商品之間價格比率
d、 兩種商品之間需求彈性的比率
26、在無差異曲線上的每一點上的
a、 貨幣收入是相同的
b、 兩種商品的價格是相同的
c、 總效用是相同的
d、 以上全都正確
27、無差異曲線:
a、 可以有正斜率,也可以有負斜率,取決于兩種商品之間是替代商品還是互補商品
b、 具有正斜率且斜率固定
c、 具有負斜率且斜率固定
d、 具有負斜率且凸向原點
28、邊際替代率衡量
a、 替代效應的大小
b、 達到均衡時消費者獲得的總效用
c、 兩種商品的價格比率
d、 為保持總效用不變,消費者愿意以一種商品代替另一種商品的數(shù)量比率
29、下列特點中哪一個不是無差異曲線的特征?
a、 具有負斜率
b、 離原點越近的曲線表示的效用水平越高
c、 凸向原點
d、 沿著某一條曲線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動時,斜率的絕對值遞減
30、如果某消費者最初處于均衡狀態(tài),當其貨幣收入增加時:
a、 會使其新的均衡點移向更高水平的無差異曲線
b、 會使其新地均衡點移向更低水平的無差異曲線
c、 會使其無差異曲線變得更陡,但不會改變均衡點的位置
d、 由于商品價格未發(fā)生變化,因此對均衡點的位置沒影響
31、消費者均衡存在于:
a、 預算線內任何一點上
b、 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的交點上
c、 預算線與某一條所能達到的水平最高的無差異曲線的切點上
d、 預算線與任意一條無差異曲線的交點上
32、如果消費者選定一個其預算線以內的點所代表的商品數(shù)量組合,則此時消費者
a、 已處于效用最大化狀態(tài)
b、 其花費已超過其現(xiàn)有的收入水平
c、 可以用其所有的貨幣收入取得更多的商品
d、 其無差異曲線具有正斜率
![](https://img.examw.com/jjs/images/WeChatGrou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