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公共物品與財政職能
第一節(jié) 公共物品的定義及其融資與生產
公共物品的定義:
1.公共物品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個人對該物品的消費,并不同時減少其他人對該物品消費的那類物品。公共物品的這一定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首次提出來的。
2.公共物品的特征
純公共物品具有兩大特征:消費上的非競爭性(主要特征)和非排他性(派生特征)。
非競爭性:指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個人的消費并不增加任何額外成本。強調了集體提供公共物品的潛在收益。
非排他性:指物品一旦被提供,要排除一個額外的消費者在技術上不可行。指出了通過市場機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潛在困難。
公共物品的融資與生產:
1.公共物品的融資
(1)政府融資(強制融資)
公共物品在消費上具有非排他性,容易出現(xiàn)“免費搭車”現(xiàn)象。所以得出結論:政府應作為公共物品供給的資金提供者,以強制稅收的形式為公共物品融資。
缺點:政府融資難以滿足社會成員對公共物品的多樣化需求。
(2)私人融資(自愿融資)
公共物品在消費上的非排他性,是阻礙私人融資的關鍵因素。
缺點:私人融資可能導致公共物品供給的數(shù)量不足和結構不平衡。
(3)聯(lián)合融資
多數(shù)情況下,應在私人融資和公共融資之間做出分工。
常見的手段是政府以財政補貼和稅收優(yōu)惠等方式,鼓勵私人機構提供公共物品。
2.公共物品的生產
公共物品的生產通常有政府生產和合同外包兩種方式。合同外包不管包給何種性質的機構,都是公共服務提供私有化的表現(xiàn)。
支持公共物品提供私有化的理由是:同樣的服務由私人生產成本更低,而反對者則認為私人生產降低了服務的質量。
【例題1·單選題】公共物品的( )是公共物品供給制度的核心。
A.融資制度
B.生產制度
C.決策制度
D.受益分配制度
『正確答案』C
【例題2·多選題】公共物品供給的制度結構由以下方面構成( )。
A.公共物品供給的決策制度
B.公共物品供給的獲利制度
C.公共物品供給的融資制度
D.公共物品供給的生產制度
E.公共物品供給的受益分配制度
『正確答案』ACDE
編輯推薦:2017年初級經濟師準考證打印時間 準考證打印入口
2017年中級經濟師準考證打印時間 經濟師考試時間 經濟師報考條件
備考專欄:2017年初級經濟師模擬試題 初級經濟師考試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