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級建筑師考試《建筑材料與構造》知識點:鋼材
第七節(jié)建筑 鋼 材
鋼的主要元素是鐵與碳,含碳量在2%以下。
一、鋼的分類
分類標準 |
分類 |
化學成分 |
碳素鋼、合金鋼 |
含碳量 |
低碳鋼(含碳<0.25%)、中碳鋼(含碳量0.25%一0.6%)、高碳鋼(含碳>0.6%) |
合金元素總量 |
低合金鋼(合金元素總量<5%)、中合金鋼(5%~10%)、高合金鋼(>10%) |
脫氧程度 |
沸騰鋼(F)、半鎮(zhèn)靜鋼(b)、鎮(zhèn)靜鋼(Z)、特殊鎮(zhèn)靜鋼(TZ) |
有害雜質(zhì)含量 |
普通鋼、優(yōu)質(zhì)鋼、高級優(yōu)質(zhì)鋼 |
用途 |
結構鋼、工具鋼、特殊性能鋼 |
1.屈服點(吼)
以低碳鋼為例,試件被拉伸進入塑性變形屈服段BC(圖20—lO),屈服下限CT所對應的應力fs稱為屈服強度或屈服點。設計中,一般采用fq作為強度取值的依據(jù)。
但對于屈服現(xiàn)象不明顯的鋼如中碳鋼或高碳鋼(硬鋼),其應力一應變曲線則與低碳鋼的明顯不同(見圖20—10、圖20—11),其抗拉強度高,塑性變形小,屈服現(xiàn)象不明顯。
對這類鋼材難以測得屈服點,故規(guī)范規(guī)定以產(chǎn)生o.2%殘余變形時的應力值作為名義屈服點,以吣.:表示。
2.抗拉強度
應力—應變圖(圖20—10)中,曲線最高點D對應的應力fb稱為抗拉強度。在設計中,屈強比噸/吼有參考價值。在一定范圍內(nèi),屈強比小則表明鋼材在超過屈服點工作時可靠性較高,較為安全。但屈強比太小,反映鋼材不能有效地被利用。Q235鋼的屈強比約為0.56~0.63;低合金結構鋼的屈強比一般為0.65~0.75。
3.伸長率
設試件拉斷后標距部分的長度11,原標距長度為L。,則伸長率J規(guī)定為:
J—ll云i6X100% (20—39)
占表征了鋼材的塑性變形能力。a的值還與試件的厶/Jo值有關(do為試件直徑)。常用厶/do=5及厶/do=10兩種試件,相應的a分別記作J5與J1。。對同一種鋼材,J5>J1。。
(二)冷彎性能
冷彎性能指鋼材在常溫下承受彎曲變形的能力,它表征在惡劣變形條件下鋼材的塑性, 是建筑鋼材一項重要的工藝性能(焊接性能也是鋼材的工藝性能)。冷彎性能指標以試件被彎曲的角度(90‘,180~)及彎心直徑d與試件厚度(或直徑)d的比值(d/d)來表示。
(三)沖擊韌性
沖擊韌性指鋼材抵抗沖擊載荷的能力,按《金屬材料夏比擺錘沖擊試驗方法》(CB/T 229—2007)的規(guī)定,將帶有V形或U形缺口的試件,進行沖擊試驗。試件在沖擊荷載作用下折斷時所吸收的能量,稱為沖擊吸收能量K(J)。鋼材的化學成分、組成狀態(tài)、內(nèi)在缺陷及環(huán)境等都是影響沖擊韌性的重要因素。K值隨試驗溫度的下降而減小,當溫度降低達到某一范圍時,K急劇下降而呈現(xiàn)脆性斷裂,這種現(xiàn)象稱為冷脆性。發(fā)生冷脆時的溫度稱為脆性臨界溫度,其數(shù)值越低,說明鋼材的低溫沖擊韌性越好。因此,對直接承受動荷載而且可能在負溫下工作的重要結構,必須進行沖擊韌性檢驗。
(四)硬度
硬度指表面層局部體積抵抗其他較硬物體壓人產(chǎn)生塑性變形的能力。表征值常用布氏硬度HB(還有洛氏硬度、維氏硬度),用專門試驗測得。硬度與強度有一定關系,故可
在結構上通過測量鋼材硬度來推算近似的強度值。
(五)耐疲勞性
材料在交變應力作用下,在遠低于抗拉強度時突然發(fā)生斷裂,稱為疲勞破壞。疲勞破壞的危險應力用疲勞極限表示,其含義是:試件在交變應力下工作,在規(guī)定的周期基數(shù)內(nèi)不發(fā)生斷裂的最大應力。
三、影響建筑鋼材力學性能的主要因素
(一)建筑鋼材的晶體組織
鋼中的鐵與碳可以由固溶體(Fe中固溶著微量的C)、化合物(Fe3C)及它們的混合物的形式構成一定形態(tài)的聚合體,稱為鋼的組織。主要有:
L鐵素體
它是C在。一Fe中的固溶體。鐵素體中含C很少(<0.02%),故其塑性、韌性良好而強度與硬度較差。
2.奧氏體
它是C在Y--Fe中的固溶體。溶碳能力較強,約在0.8%~2.06%之間,其強度、硬度不高,但塑性好。
3.滲碳體
是鐵碳化合物Fe3C,結構復雜硬脆、強度低、塑性差。
4.珠光體
它是鐵素體與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含碳量較低(o.8%),具有層狀結構,故塑性較好,強度與硬度均較高。
· 建筑鋼材的含碳量不大于o.8%,其基本組織為鐵素體與珠光體,含碳量增大時,珠光體的相對含量隨之增大,鐵素體則相應減少。因此,鋼的強度隨之提高,而塑性與韌性則相應下降。
(二)化學成分 ,
建筑鋼材中除鐵元素外,還包含碳(C),硅(S1),錳(比),磷(P),硫(S),氧(O)等元素,在許多情況下還要考慮各種合金元素。它們對鋼材會產(chǎn)生有利或不利的影響,分述如下:
1.碳(C)
當含碳量≤o.8%時,C含量的增加將提高鋼的抗拉強度與硬度,但使塑性與韌性降低,焊接性能、耐腐蝕性能也隨之下降。見圖20—12。含碳量超過0.3%時,鋼的可焊性顯著降低。建筑結構用的鋼材多為含碳0.25%以下的低碳鋼及含碳0.52%
以下的低合金鋼。
2.硅(S0
當含硅量 顯著提高鋼材的強度及硬度,且對塑性及韌性無顯著影響,其原因在于,此時大部分S1溶于鐵素體中,使鐵素體得以強化。正是由于適量的51可以多方面改善鋼的力學性能,所以它是鋼材的主加合金元素之一。
3.錳(Mn)
錳可起脫氧去硫作用,故可有效消減因硫引起的熱脆性,還可顯著改善耐腐及耐磨性,增強鋼材的強度及硬度。錳的這些作用的機理在于:錳原子溶于鐵素體中使其強化,而且還將珠光體細化,從而提高了強度。
4.硫(S)
為有害元素。它引發(fā)熱脆性,使各種力學性能降低,在熱加工過程中易斷裂。建筑鋼材要求含硫量低于0.045%。
5.磷(P)
為有害元素。它能引起冷脆性。造成塑性、韌性顯著下降,可焊性、冷彎性也變差。
其原因在于:磷在鋼中的偏析與富集使鐵素體晶格嚴重畸變所致。但磷可使鋼的耐磨性及耐腐蝕性提高。
其他如氧也是鋼中有害元素;氮對鋼材性質(zhì)的影響與碳、磷相似,在有鋁、鈮、釩等的配合下,氮可作為低合金鋼的合金元素。合金元素還有鈦、釩、鈮等。
(三)冶煉過程
鋼的冶煉過程對鋼材的性能有直接的影響。鋼在冶煉過程中,使化學成分得以嚴格控制,其中要特別指出的是要進行脫氧。通過加入脫氧劑(鋁、錳、硅等)將氧化鐵還原。
按脫氧程度分為沸騰鋼(脫氧不充分,鑄錠時大量CO氣體逸出)、鎮(zhèn)靜鋼(脫氧充分)及介于二者之間的半鎮(zhèn)靜鋼。沸騰鋼中S、P、N等有害夾雜偏析嚴重,氧化夾雜物較多,因而可焊性、沖擊韌性等性能均較差。鎮(zhèn)靜鋼與之相反,因而性能良好,半鎮(zhèn)靜鋼則介于二者之間。
(四)加工處理
建筑鋼材的加工處理亦對其性能產(chǎn)生影響,施工中,利用變形強化原理,通過冷拉、冷拔、冷軋等加工手段可提高鋼材的屈服強度。其原理為前面所述的增加晶格缺陷,因而加大了晶格間滑移阻力。冷加工可提高鋼材的屈服點,使塑性、韌性下降,但抗拉強度維 持不變。時效處理是指經(jīng)過冷加工的鋼材,在常溫下存放15d左右,或加熱到100~200℃并保持一定的時間。經(jīng)這樣處理可使屈服點進一步提高,抗拉強度也有增長,塑性、韌性繼續(xù)下降,還可使冷加工產(chǎn)生的內(nèi)應力消除。時效處理效果的內(nèi)在原因是使鋼中C、N原子向缺陷處移動與富集,使鋼中缺陷增加,位錯阻力增大。鋼材的彈性模量在時效處理后基本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