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復習講義:建筑物的地基
建筑物的地基、基礎和地下室構造
一、建筑物的地基
1、土壤分類(共分6大類,特別注意承載力,1KPa約等于0.1t/m2)
2、地基應滿足的要求(強度、變形、穩(wěn)定)
(防傾覆的穩(wěn)定措施)
3、天然地基與人工地基
4、地基加固的有關問題(壓實法、換土法、樁基)
二、建筑物的基礎
1、基礎埋深的定義(室外地坪至基礎底皮的高度叫基礎埋深)
2、確定基礎埋深的五大原則
3、基礎埋深的其他要求(應盡量淺埋、與建筑物高度的關系、個別材料與地下水位的關系、與相鄰基礎的關系、深基礎與淺基礎的區(qū)別)
4、基礎的種類及應用
(1)、注意材料強度等級的代號、單位(N/mm2)(KPa=KN/m2):
1)、磚:MU 如:MU10
2)、砂漿:M 如:M5
3)、混凝土:C 如:C10、C25
4)、輕集料混凝土:CL(LC) 如:CL7.5(LC7.5)
5)、加氣混凝土砌塊:A 如:A5(B代表干密度,如B06)
6)、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專用砌筑砂漿:Mb 如:Mb5
7)、砌塊填充混凝土:Cb 如:Cb20
8)、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專用砌筑砂漿:Ma 如:Ma5
9)、蒸壓磚專用砌筑砂漿:Ms 如:Ms5
(2)、按受力分
1)、剛性基礎(無筋擴展基礎):六種材料(混凝土、毛石混凝土、實心磚、毛石、灰土、三合土)可以制作的無鋼筋基礎,剛性基礎必須設置大放腳。
(無筋擴展基礎)
2)、柔性基礎(有筋擴展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不需要放置大放腳。應注意鋼筋網(wǎng)片、混凝土墊層、保護層的厚度。
(鋼筋混凝土基礎)
(3)、按構造分
1)、條形基礎:主要應用于墻下
2)、獨立基礎:主要應用于柱下
3)、筏形基礎(樁筏):主要應用于高層建筑
(板式基礎)
4)、箱形基礎(樁箱):主要應用于高層建筑
(箱形基礎)
三、地下室的有關問題
1、地下室的分類(普通地下室、防空地下室)
2、地下室的組成與要求
3、防空地下室的分級(“甲類”以預防核武器為主,共分5級;“乙類”以預防常規(guī)武器為主,共分2級)
4、防空地下室的材料選擇與厚度確定
5、地下室的防潮做法與防水做法的界限(以地下水位距底板的高度為標準,最高地下水位距底板大于500mm時按防潮做法作,小于或等于500mm時按防水做法作)
(地下水位的限制)
6、地下室防潮做法的選材與做法
做法:地下室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時,則利用混凝土自身的密實性解決防潮問題。地下室結構采用砌體時,應采用水泥砂漿砌筑、在立墻外側作豎直防潮層,并在地下室地面與墻身交接處及室內(nèi)外地坪的墻身上作水平防潮層。
7、地下室防水做法的有關構造問題
(1)、防水方案與防水等級的確定(防水方案應以防水混凝土為主,并根據(jù)防水等級的不同輔以其他防水材料)
(2)、八種防水材料(防水混凝土、水泥砂漿、卷材、防水涂料、塑料防水板、金屬板、膨潤土、種植頂板)
(3)、防水混凝土施工縫的構造做法
1)、防水混凝土應連續(xù)澆筑,宜少留施工縫。
2)、墻體水平施工縫不應留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板底與側墻的交接部位,應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墻體上;墻體有預留孔洞時,施工縫應留在距孔洞邊不小于300mm處。
3)、垂直施工縫應避開地下水和裂隙較多的地段,并宜與變形縫相結合。
4)、施工縫防水構造可以選用遇水膨脹止水條、外貼防水層、中埋止水帶、注水泥漿等方法解決。
(原規(guī)范的施工縫構造)
(中埋式止水帶)
(外貼止水帶)
(遇水膨脹止水條)
(注漿法)
(4)、防水層的位置(放在結構層外側的叫外包防水、放在結構層內(nèi)側的為內(nèi)包防水)
(5)、采光井的構造
(5)、細部構造(變形縫、后澆帶、穿墻管、坑槽)
注:后澆帶多用于基礎中的伸縮縫或高層建筑主體與裙房的連接部位
2018年一級注冊建筑師VIP套餐:考前內(nèi)部模擬題,考前半月左右發(fā)放至?荚囶}班;2018新增考點獨家解析,教材各章、節(jié)新增重要考點講解;課后隨堂練習檢測學習效果,贈送歷年考試精選真題;作圖題方案構思、制圖分部講解,考前應試指導;專業(yè)建筑教學團隊全天在線答疑【點擊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