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閱讀總是同學(xué)們大為頭疼的一項內(nèi)容,文字多,篇幅長,題目正確率低,問題多多。下面雅思頻道為大家整理了雅思閱讀的主動替換定位法,供考生們參考,以下是詳細(xì)內(nèi)容。
在雅思培訓(xùn)中,閱讀老師基本上宣稱講的都是“做題技巧”,而閱讀方法技能本身講的很少。因為講做題技巧最有針對性,學(xué)生來聽課的主要目的也是希望知道怎么做題,因此大部分老師都在分析總結(jié)各種題型的解題特點,解題規(guī)律等。但是,筆者發(fā)現(xiàn)有一個突出的事實就是,一般教師授課太注重題目的特征,很多做題技巧就難免有牽強(qiáng)附會之嫌。而忽視了劍橋雅思閱讀考試的本質(zhì)特征:英語原版文章,詞匯量大,學(xué)術(shù)性和“反投機(jī)”(即盡可能防止考生在讀不懂文章的情況小,蒙對答案)。特別是因為“反投機(jī)”機(jī)制的存在,如果教師自己都沒有概念,那么你的解題技巧說不定就把你的雅思培訓(xùn)學(xué)生送上了“歧途”。因為你的所謂“技巧”恰恰就是雅思閱讀考試題目“革命”的對象,學(xué)生也就剛剛好成了犧牲品。多年的教學(xué)經(jīng)驗告訴我,有些題目是不能純粹靠做題技巧來解決的,必須結(jié)合一定的閱讀技能(比如,單詞理解,長難句)才能順利解出。而且,雅思閱讀題型有10種之多,這么多紛繁復(fù)雜的題型似乎又各自有著自己的一些解題技巧和解題步驟,在考試時一篇文章后面往往會有幾種題型,而考生需要記清不同的解題方法會顯得力不從心,手忙腳亂。本文單純從揣測劍橋雅思的出題意圖的角度,來討論一下雅思閱讀和其他英語考試閱讀在解題上方法的差異……
一.劍橋雅思考試閱讀考題中的替換
在幾乎所有的英語閱讀理解類的考試中,由于閱讀文章原文所提供的信息要遠(yuǎn)遠(yuǎn)大于題目所考察的信息,所以英語閱讀考試有一個非常關(guān)鍵的技巧就是,利用“信號詞”或“定位詞”在原文中的重現(xiàn)去定位(“Pin down”)所考察的細(xì)節(jié),這個過程就是英語閱讀理解考試解題中的“定位法”。
但是,很多第一次甚至部分多次參加雅思考試的考生都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利用以往國內(nèi)四六級英語考試的定位方法時,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你要的那個單詞或者考題的信息點,也就浪費大量的時間,最終解題還是要靠感覺去瞎蒙。而按照自己的常識來蒙答案,又往往猜錯答案?那么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呢?
其實,雅思閱讀考試的閱讀文章相對于大學(xué)英語四六級甚至于托?荚囬喿x都有一個難度的提升,那就是:在IELTS閱讀考試中,替換是出題者經(jīng)常使用的一個原則。這種替換出現(xiàn),造成在題干中的關(guān)鍵詞和關(guān)鍵詞組不會在原文中直接出現(xiàn),而是用同義或近義的表達(dá)替換出現(xiàn)。
我們可以用一個示意圖來表示
1. 大學(xué)英語四六級(CET)考試
題干中單詞“AAA” 原文中單詞還是“AAA”
其中AAA是一個普通詞匯,大部分考生都認(rèn)識;
2. 托福(TOEFL),BEC考試
題干中單詞“BBB” 原文中單詞還是“BBB”
其中BBB是一個難度較大的詞匯,小部分考生不認(rèn)識;
3. 劍橋雅思(IELTS)考試
題干中單詞“BBB” 原文中單詞替換為“CCC”
其中BBB和CCC都是難度詞匯,大部分考生都不認(rèn)識;
通過示意圖,我們可以看出,雅思閱讀考試是三類英語考試中一般型“定位法”使用難度最大的考試。通俗的講“考生在劍橋雅思閱讀考試中,原文和題干中的單詞沒有辦法聯(lián)系到一起。”
下面,我們通過結(jié)合劍橋雅思系列的教材中的實例,來講解劍橋雅思閱讀真題中的這些替換:
例子1:《劍橋雅思4》 第44頁Question1-4 (2004年雅思全真考題)
Complete the summary below.
Choose NO MORE THAN TWO WORDS from the passage for each
There are currently approximately 6,800 languages in the world. This great variety of languages came about largely as a result of geographical 1……... But in today's world, factors such as government initiatives and 2……... are contributing to a huge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languages. One factor which may help to ensure that some endangered language do not die out completely is people's increasing appreciation of their 3……...
…………………
在《劍橋雅思4 》第42頁(第3自然段第1行)原文中有這么一句話對應(yīng)的是 第1個填空題的原文:“Isolation breeds linguistic diversity: as a result, the world is pepped with languages spoken by only a few people…………..” 。很顯然,用來編撰summary題目題干的句子已經(jīng)在原文上進(jìn)行了大量的替換而改成“This great variety of languages came about largely as a result of geographical 1(……...)”,進(jìn)一步認(rèn)識這種替換,我們可以總結(jié):
第一, 原文中的linguistic diversity被替換成題干中的 variety of languages;很多雅思考生可能都不認(rèn)識linguistic的意思是“語言的, 語言學(xué)的, 語言研究的”的意思;而diversity和variety 的替換也是英語中常用的,只是大家平時沒有注意積累罷了;
第二, 劍橋雅思原文中根本就沒有出現(xiàn)用于解題最重要的指示詞“geographical”,因為按照常識,只要找到“geographical”,這個詞,就能在原文中找到出處,它的后面那個名詞就是答案。事實上,這里的劍橋雅思閱讀原文卻沒有讓考生輕松(原文里根本就沒有“geographical”),這一點也讓很多習(xí)慣傳統(tǒng)的四六級,托福閱讀考題的考生“崩潰”。
第三, 細(xì)心的考生還會發(fā)現(xiàn),原文和題干在句子的結(jié)構(gòu)順序頁幾乎是顛倒的,先看題干:“This great variety of languages came about largely as a result of geographical 1(……...)” 根據(jù)語法和句子結(jié)構(gòu),我們要找的答案,應(yīng)該是一個名詞,“geographical(……...)” 它應(yīng)該是作為“great variety of languages”的原因狀語 “as a result of ”等同于“ because of ”。但是原文中的句子“(geographical)Isolation breeds linguistic diversity”很明顯,原文中的“isolation” 卻是句子的主語,而使用一個 謂語“breeds” 原意是“交配; 繁殖, 飼養(yǎng)”在這里也是 “產(chǎn)生”的意思。巧妙的避免的一個簡單的“because of”來提示“因果關(guān)系”,從而增加解題難度。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本題的答案就是“isolation”。 當(dāng)然同樣的替換還出現(xiàn)在第3題,原文(《劍橋雅思4 》第43頁(第3自然段末行) 使用的“......a growing interest in cultural identity……”在題干中替換成為“……people's increasing appreciation of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其中“growing= increasing”和“interest in = appreciation of”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
例子2 《劍橋雅思5》 第27頁Question34 (2005年雅思全真考題)
這是一道選擇題:
34 The writer quotes from the Worldwide Fund for Nature to illustrate how
A influential the mass media can be 、
B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groups can be
C the mass media can help groups raise funds
D environmental groups can exaggerate their claims
這道題是問文章引用“Worldwide Fund for Nature”是為了illustrate(舉例說明)什么。也就是說出題人的考察目的是希望我們能在原文中讀出作者使用這個quote是為了說明什么觀點。一般的同學(xué)很容易選擇出定位詞:肯定是大寫的Worldwide Fund for Nature。根據(jù)這個定位詞我們很快可以定位到文章的第五段當(dāng)中的這句話(《劍橋雅思5》第24頁(第5自然段第3行)) “In 1997, for example, the Worldwide Fund for Nature issued a press release entitled: “Two thirds of the world’s forests lost forever.” The truth turns out to be nearer 20%。”
我們定位到的這句話是這個引用(quote)本身,其實也就是例證。原文這句話中的for example(提示舉例的連接詞)就告訴了我們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前面某一個觀點。所以原文中往for example前一掃發(fā)現(xiàn)這么一句話:“Understandably, perhaps, they sometimes overstate their arguments!痹俸瓦x項匹配一下,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這句話就是D選項的一個同義替換轉(zhuǎn)述:they 當(dāng)然就是上文中提到的environmental groups,overstate就是題干中exaggerate ((使)擴(kuò)大, (使)增加) 的替換,而arguments就是題干中的claims。因此答案為D。當(dāng)然,做過這個考題的考生心中一般會有兩個疑問?為什么真正考察出答案的句子卻不是那個例子“In 1997, for example, the Worldwide Fund for Nature issued a press release entitled: “Two thirds of the world’s forests lost forever.” The truth turns out to be nearer 20%!?第二個問題是,為什么答案在本段原文的第三句話“Understandably, perhaps, they sometimes overstate their arguments!倍皇乔懊鎯删湓挕癝econdly,environmental groups need to be noticed by the mass media. They also need to keep the money rolling in”因為大量的考生就是讀了這么幾句錯選了答案A或者C。其實,在我的課堂上已經(jīng)給出了劍橋雅思閱讀出題的另一個原則,希望能在以后的文章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