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主管護師

當前位置:考試網 >> 主管護師 >> 考試輔導 >> 2019年婦產科護理學主管護師考試重點整理

2019年婦產科護理學主管護師考試重點整理第二章第一節(jié)

來源:考試網  [ 2018年11月27日 ]  【

  第二章 妊娠期婦女的護理

  本章練習:

  2019年婦科護理學主管護師考試試題:妊娠期婦女的護理

  2019年婦科護理學主管護師考試試題:妊娠期婦女的護理

  2019年婦科護理學主管護師考試試題:妊娠期婦女的護理

  護師備考指導:951377570。

  第一節(jié) 妊娠生理

  一、受精與著床

  (一)受精

  已獲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相結合的過程稱為受精。

  1.精子獲能 精子進入陰道后,精子離開精液經宮頸管進入宮腔,與子宮內膜白細胞產生的α、β淀粉酶作用,解除了精子頂體酶上的“去獲能因子”,此時精子具有受精能力,稱精子獲能。獲能的主要部位是子宮和輸卵管。

  2.受精過程 當精子與卵子相遇后,精子頂體外膜破裂,釋放出頂體酶,在酶的作用下,精子溶解卵子外圍的放射冠和透明帶,精子頭部與卵子表面接觸,開始受精。逐漸精原核與卵原核融合,受精完成,新的生命誕生。

  3.受精卵的輸送與發(fā)育 受精卵進行有絲分裂的同時,借助輸卵管內纖毛推動和輸卵管平滑肌蠕動的影響,逐漸向子宮腔方向移動,約受精后3天,分裂為由16個細胞組成的實心細胞團,稱桑椹胚,又稱早期囊胚。約在受精后4天,進入宮腔,在子宮腔內繼續(xù)發(fā)育成晚期囊胚。約在受精后6~7天,晚期囊胚的透明帶消失,開始著床。

  (二)著床

  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宮內膜的過程,稱受精卵著床。

  受精后第幾天開始著床

  A.2~3天

  B.6~7天

  C.8~9天

  D.11~12天

  E.2周后

  【正確答案】B

  植入又叫著床。受精后第6~7日晚期胚泡透明帶消失后逐漸埋入并被子宮內膜覆蓋的過程,稱為受精卵著床,也稱為受精卵植入。

  二、胎兒附屬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一)胎盤的形成、結構與功能

  1.胎盤的形成

  是母體與胎兒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

  2.胎盤結構

  結構:呈圓盤狀,分為兩面。

  母體面~粗糙,色暗紅,

  18~20個胎盤小葉。

  子體面——光滑,灰白色,臍帶附著中央或偏側,血管分支呈放射狀分布直達胎盤邊緣。

  3.胎盤的功能

  (1)氣體交換

  (2)營養(yǎng)物質供應

  (3)排出胎兒代謝產物

  (4)防御功能

  (5)合成功能

  (1)氣體交換(O2、CO2)

  在母體與胎兒之間,氧氣及二氧化碳以簡單擴散方式進行交換,替代胎兒呼吸系統的功能。

  (2)營養(yǎng)物質供應:

  Faciliated diffusion:葡萄糖(高→低)

  Active transport:氨基酸、維生素、電解質等(低→高)

  胎盤產生的各種酶,能把結構復雜的物質分解為簡單的物質,或把結構簡單的物質合成糖原、蛋白質、膽固醇等,供應給胎兒。

  (3)排出胎兒代謝產物:

  胎兒代謝廢物,如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經胎盤送入母血排出。

  (4)防御作用(不完全性)

  (5)合成功能:胎盤能合成數種激素和酶

  1)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胚泡一經著床,合體滋養(yǎng)細胞即開始分泌hCG,在受精后10天左右即可用放射免疫法自母體血清中測出,成為診斷早孕的敏感方法之一。至妊娠8~10周時分泌達高峰,持續(xù)1~2周后逐漸下降。正常情況下,產后2周內消失。其作用是維持妊娠、營養(yǎng)黃體,使子宮內膜變?yōu)橥懩,維持孕卵生長發(fā)育。

  2)胎盤生乳素(HPL):由合體滋養(yǎng)細胞分泌。HPL的主要功能為:①與胰島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協同作用,促進乳腺腺泡發(fā)育,刺激其合成功能,為產后泌乳做準備。②促胰島素生成作用,使母血中胰島素濃度增高,促進蛋白質合成。③通過脂解作用,提高游離脂肪酸、甘油的濃度,抑制母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使多余葡萄糖運轉給胎兒,成為胎兒的主要能源,也是蛋白質合成的能源。

  3)雌激素和孕激素:為甾體激素。妊娠早期由卵巢妊娠黃體產生,自妊娠第8~10周起,由胎盤合成。雌、孕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為共同參與妊娠期母體各系統的生理變化。

  4)酶:胎盤能合成多種酶,包括縮宮素酶和耐熱性堿性磷酸酶。

  (二)胎膜

  由羊膜、平滑絨毛膜與底蛻膜組成。有防止病原體進入宮腔,避免感染的作用。

  胎膜是由絨毛膜和羊膜組成。胎膜外層為絨毛膜,在發(fā)育過程中因缺乏營養(yǎng)供應而逐漸退化萎縮成為平滑絨毛膜,妊娠晚期與羊膜緊密相貼,但能與羊膜完全分開。胎膜內層為羊膜,為半透明的薄膜,與覆蓋胎盤、臍帶的羊膜層相連接。

  胎兒附屬物——(三)臍 帶

  連接胎兒與胎盤的條索狀組織,足月臍帶長30~70cm,平均55cm。

  1條臍靜脈及2條臍動脈,血管周圍有華通膠保護。

  臍帶受壓可致胎兒窘迫甚至危及胎兒生命。

  (四)羊水

  羊水為充滿于羊膜腔內的液體。妊娠不同時期的羊水來源、容量及組成均有明顯改變。

  1.羊水的來源 妊娠早期的羊水,主要由母體血清經胎膜進入羊膜腔的透析液。妊娠中期以后,胎兒尿液是羊水的重要來源。

  2.羊水的吸收 約50%由胎膜完成。

  3.羊水量、性狀及成分

  (1)羊水量:正常足月妊娠羊水量約為1000ml。在妊娠的任何時期,如羊水量超過2000ml,可診斷為羊水過多;如在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可診斷為羊水過少。

  (2)羊水性狀及成分:妊娠足月時羊水比重為1.007~1.025,呈中性或弱堿性,pH值約為7.20,妊娠足月羊水略混濁,不透明,羊水內常懸浮有小片狀物,包括胎脂。

  4.羊水的功能

  (1)保護胎兒在羊水中自由活動,不致受到擠壓,防止胎體畸形及胎肢粘連;保持羊膜腔內恒溫;適量羊水避免子宮肌壁或胎兒對臍帶直接壓迫所致的胎兒窘迫;有利于胎兒體液平衡,若胎兒體內水分過多可采取胎尿方式排至羊水中;臨產宮縮時,尤在第一產程初期,羊水直接受宮縮壓力能使壓力均勻分布,避免胎兒局部受壓。

  (2)保護母體:妊娠期羊水可減少因胎動給母親帶來的不適感;臨產時,羊水直接受宮縮壓力作用,能使壓力均勻分布,避免胎兒局部受壓;臨產后,前羊水囊擴張子宮頸口及陰道;破膜后羊水沖洗陰道可減少感染發(fā)生的機會。

  胎兒附屬物——羊水

  來源 母體血清、胎兒尿液、肺泡分泌液體

  吸收 胎膜吸收、胎兒吞咽、臍帶吸收

  羊水量 孕36~38周達高峰

  性狀、成分

  pH值7.20

  早期無色澄清液體,足月略混濁、不透明

  可見羊水內懸有小片狀物

  水分98%~99%,無機鹽及有機物1%~2%

  含大量激素和酶

  三、胎兒發(fā)育及生理特點

  (一)胎兒發(fā)育

  胚胎:妊娠前8 周,是主要器官分化形成時期。

  胎兒:從第9周起,是各器官逐漸發(fā)育成熟時期。

  (二)胎兒生理特點

  循環(huán)系統

  血液

  呼吸系統:母兒血液在胎盤進行氣體交換。

  神經系統

  消化系統

  泌尿系統:妊娠中期起,羊水的重要來源是胎兒尿液。

  內分泌系統:胎兒腎上腺皮質能產生大量甾體激素,與胎兒肝、胎盤、母體共同完成雌三醇的合成。

  生殖系統及性腺分化發(fā)育

  1.循環(huán)系統 胎兒循環(huán)、營養(yǎng)供給和代謝產物排出均需由臍血管經過胎盤、母體來完成。

  (1)解剖學特點:①臍靜脈1條:帶有來自胎盤氧含量較高、營養(yǎng)較豐富的血液進入胎體。②臍動脈2條:帶有來自胎兒氧含量較低的混合血,注入胎盤與母血進行物質交換;③動脈導管:位于肺動脈及主動脈弓之間,生后肺循環(huán)建立后,肺動脈血液不再流入動脈導管,動脈導管閉鎖成動脈韌帶;④卵圓孔:位于左右心房之間。

  (2)血液循環(huán)特點:①來自胎盤的血液沿胎兒腹前壁進人體內分為3支;一支直接入肝,一支與門靜脈匯合入肝,此兩支的血液最后由肝靜脈入下腔靜脈;另一支為靜脈導管,直接入下腔靜脈。②卵圓孔位于左右心房之間,由于卵圓孔開口處正對著下腔靜脈入口,從下腔靜脈進入右心房的血液,絕大部分經卵圓孔進入左心房。而從上腔靜脈進入右心房的血液,很少或不通過卵圓孔而是直接流向右心室進入肺動脈。③由于肺循環(huán)阻力較高,肺動脈血液大部分經動脈導管流入主動脈,只有約1/3的血液通過肺靜脈入左心房。左心房含氧量較高的血液迅速進入左心室,繼而入升主動脈,先直接供應心、腦及上肢,小部分左心室的血液進入降主動脈至全身,后經腹下動脈,再經臍動脈進入胎盤,與母血進行交換。

  胎兒出生后開始自主呼吸,肺循環(huán)建立,胎盤循環(huán)停止,循環(huán)系統血流動力學發(fā)生顯著變化。左心房壓力增高,右心房壓力下降,卵圓孔在胎兒出生后數分鐘開始閉合,大多數在生后6~8周完全閉鎖。肺循環(huán)建立,肺動脈血流不再流入動脈導管,動脈導管閉鎖為動脈韌帶。臍靜脈閉鎖為靜脈韌帶,臍動脈閉鎖,與之相連的閉鎖之腹下動脈形成腹下韌帶。

  2.血液

  (1)紅細胞:妊娠早期紅細胞生成主要來自卵黃囊。妊娠10周時在肝臟,以后在骨髓、脾。妊娠足月時至少90%的紅細胞由骨髓產生。紅細胞總數無論是早產兒或足月兒均較高,約為6.0×1012/L。胎兒期紅細胞體積較大,紅細胞的生命周期短,僅為成人的2/3,故需不斷生成紅細胞。

  (2)血紅蛋白:胎兒血紅蛋白從其結構和生理功能上可分為三種,即原始血紅蛋白、胎兒血紅蛋白和成人血紅蛋白。隨妊娠進展,血紅蛋白的合成不僅數量增多,且其種類也從原始類型向成人類型過渡。

  (3)白細胞:妊娠8周以后,胎兒血循環(huán)出現粒細胞,形成防止細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妊娠足月時白細胞計數可高達(1.5~2.0)×1010/L。白細胞出現不久,胸腺、脾發(fā)育產生淋巴細胞,成為體內抗體的主要來源,構成了對抗外來抗原的第二道防線。

  3.呼吸系統 胎兒的呼吸功能是由母兒血液在胎盤進行氣體交換完成的。

  4.消化系統 妊娠11周時小腸有蠕動,至妊娠16周胃腸功能基本建立,胎兒吞咽羊水、吸收水分,同時能排出尿液控制羊水量。胎兒肝功能尚不健全,特別是酶的缺乏,如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等,以致不能結合因紅細胞破壞后產生的大量游離膽紅素。

  5.泌尿系統 胎兒腎臟在妊娠11~14周時有排泄功能,妊娠14周胎兒膀胱內已有尿液,妊娠后半期胎尿成為羊水的重要來源之一。

  6.內分泌系統 胎兒甲狀腺是胎兒期發(fā)育的第一個內分泌腺。約在受精后第4周甲狀腺即能合成甲狀腺激素。胎兒腎上腺的發(fā)育最為突出,且胎兒腎上腺皮質主要由胎兒帶組成,約占腎上腺的85%以上,能產生大量甾體激素,尤其是產生脫氫表雄酮,與胎兒肝臟、胎盤、母體共同完成雌三醇的合成與排泄。

責編:liumin2017

報考指南

焚題庫

護士資格備考必備

  • 姓名
  • 電話
  • 郵箱
  • 醫(yī)藥考試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平阳县| 修文县| 崇文区| 凤庆县| 奇台县| 东山县| 界首市| 通江县| 平舆县| 盘山县| 梁河县| 政和县| 扎鲁特旗| 巴楚县| 舞阳县| 绥滨县| 阿合奇县| 水城县| 南昌县| 龙胜| 北宁市| 遵义县| 陵川县| 长葛市| 彭水| 潼关县| 景宁| 宜兴市| 修武县| 夏河县| 玛沁县| 阿瓦提县| 玉田县| 敖汉旗| 南宫市| 墨竹工卡县| 墨玉县| 江安县| 卓尼县| 元谋县| 磴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