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護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dāng)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護士資格證 >> 考試輔導(dǎo) >> 2020年護士資格證重點輔導(dǎo):心臟驟停病人的護理

2020年護士資格證重點輔導(dǎo):心臟驟停病人的護理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20年03月13日 ]  【

  心臟驟停病人的護理

  定義

  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

  小結(jié):心臟驟停概念

  經(jīng)典例題:2020年護士資格考試經(jīng)典例題:心臟驟停病人的護理

  1.心臟停跳

  2.心臟雖然跳,但有效射血為零---室顫

  (最常見病理生理機制)

  病因

  (1)心源性原因 以冠心病最為多見,占80%。其他如瓣膜病變、心肌炎、心肌病、高度房室傳導(dǎo)阻滯、遺傳性QT間期延長、預(yù)激綜合征、某些先天性心臟病等也可以引起心臟驟停。

  (2)非心源性原因 電擊、雷擊、溺水、嚴(yán)重的電解質(zhì)與酸堿平衡紊亂、藥物中毒或過敏、麻醉和手術(shù)中的意外等。

  心臟驟停引起的病理生理改變包括:①代謝性酸中毒;②細(xì)胞內(nèi)水腫;②高血鉀;④心臟驟停后各重要臟器對缺氧的耐受性不同,其中大腦對缺氧的耐受性只有6分鐘。

  時間就是生命!

  臨床表現(xiàn)

  1.心音消失,大動脈(成人以頸動脈、股動脈,幼兒以肱動脈為準(zhǔn))搏動消失,血壓測不出。

  2.突然意識喪失或伴有全身抽搐。心臟停搏30秒則陷入昏迷狀態(tài)。

  3.呼吸停止或呈嘆息樣呼吸,多發(fā)生在心臟停搏后20~30秒。

  4.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5.皮膚蒼白或發(fā)紺。

  核心表現(xiàn):

  三個消失

  意識,循環(huán),呼吸

  心電圖表現(xiàn)、傩氖翌潉踊驌鋭幼顬槌R;②心電一機械分離;③心室靜止,呈無電波的一條直線,或僅見心房波。

  診斷

  臨床上患者一旦出現(xiàn)意識喪失,大動脈搏動消失即可診斷為心臟驟停。

  檢查有無大動脈搏動,方法:一手置于患者前額,使頭部保持后仰,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指尖先觸及氣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觸及喉結(jié))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氣管旁軟組織深處輕輕觸及頸動脈搏動。

  治療原則

  心臟驟停病人的處理可分為五個基本方面:

 、倥袛嘣u估;

 、诨A(chǔ)生命(BLS)支持即CAB操作;

 、鄹呒壣С(ACLS);

 、苄呐K驟停后處理;

  ⑤長期治療。

  其中BLS的目標(biāo)是做到緊急提供通氣和全身性血液灌注。心肺復(fù)蘇成功的關(guān)鍵是速度,BLS及時與否直接關(guān)系到心臟驟停的病死率和病殘率。

  護理措施

  1.判斷意識與反應(yīng)

  判斷在心肺復(fù)蘇中極其重要,只有在準(zhǔn)確地判斷心跳呼吸驟停后,才能進行心肺復(fù)蘇。判斷過程要求在10秒內(nèi)完成。判斷的內(nèi)容包括意識狀態(tài),有無反應(yīng)。如果病人對刺激無任何反應(yīng)、大動脈搏動消失即可判定心臟停搏。

  2.擺好復(fù)蘇體位

  應(yīng)將病人仰臥在堅硬、平坦的地面上;若在床上,必須抽去枕頭,墊木板;如病人俯臥,應(yīng)同時轉(zhuǎn)動頭、軀干和下肢,將其扳成仰臥位;解開衣領(lǐng)、腰帶,暴露胸部,對疑有頸部損傷者應(yīng)平移并保持頭、胸及足趾在同一水平,以防引起癱瘓。

  3.基礎(chǔ)生命支持

  救治順序 胸外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

  建立人工循環(huán)時通常采用胸外心臟按壓法,站立于或跪于患者右側(cè)。

  按壓部位:胸部中央(胸骨下半部分—中下1/3交界處)

  簡易定位---兩乳頭連線與胸骨交叉點

  以掌根按壓

  兩手手指翹起(扣在一起)離開胸壁

  按壓方法 按壓時上半身前傾,腕、肘、肩關(guān)節(jié)伸直,以髖關(guān)節(jié)為軸,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體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進行按壓。

  按壓頻率為100~120次/min以上,成人按壓深度至少5~6cm。

  氣道通暢(Airway)

  (1)仰頭舉頜(頦)法 一手置于前額,使頭部向后仰,另一手的食指與中指置于下頜骨近下頦或下頜角處,抬起下頜。

  (2)托頜法(雙下頜上提法) 有頸部損傷時,不能使頭部后仰,以免進一步加重頸椎損傷,在這種情況下,采用托頜法開放氣道較安全

  開放氣道后,先將耳貼近患者口鼻,頭部側(cè)向病人胸部,眼睛觀察其胸部有無起伏,面部感覺氣道有無氣體排出;耳聽呼吸道有無氣流呼出的聲音。若無上述體征,可確定為呼吸停止。判斷及評價時間不得超過10秒。

  口對口人工呼吸

  施救者用放在前額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緊患者雙側(cè)鼻孔,深吸一口氣,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然后緩慢吹氣,每次吹氣應(yīng)在2秒以上,確保有胸廓起伏。通氣頻率為10~12次/分。

  每30次胸外按壓連續(xù)給予2次通氣,交替進行。

  口對鼻人工呼吸

  有些情況下,不能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如牙關(guān)緊閉,口部嚴(yán)重?fù)p傷,或搶救者不能將病人口部完全緊密地包住等。這時應(yīng)采用口對鼻人工呼吸。具體方法:一手按于前額,使病人頭部后仰,另一手提起下頜,并使口部閉住,搶救者深吸一口氣,然后用口包住患者的鼻部,用力向病人鼻孔吹氣。

  呼吸囊(簡易呼吸器)應(yīng)用

  在未能進行氣管插管時,面罩呼吸囊加壓通氣,每次可壓入500~600ml氣體,起到輔助呼吸的作用。

  搶救者完成5個30:2的按壓/通氣周期后,再評價呼吸循環(huán)體征,如仍無呼吸循環(huán)征象,繼續(xù)心肺復(fù)蘇。

  高級生命支持

  (1)建立靜脈通路:迅速建立至少兩條靜脈通路。

  1)腎上腺素:為救治心臟驟停的首選藥物。

  2)利多卡因:能抑制缺血心肌由折返激動所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是治療和預(yù)防心室顫動的首選藥物。

  3)碳酸氫鈉:糾正酸堿失衡必須保證充分的通氣,在血氣監(jiān)測下使用更安全。

  4)阿托品:提高竇房結(jié)和房室結(jié)的自律性和傳導(dǎo)性

  (2)有條件時ACLS與BLS應(yīng)同時進行,其中包括呼吸、循環(huán)支持、心電監(jiān)護、電除顫。

  1)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流量為5~6L/min),必要時行氣管插管和使用人工呼吸器。

  2)循環(huán)支持。

  復(fù)蘇后的處理

  (1)專人監(jiān)護,密切觀察心率、心律的變化。

  (2)降低顱內(nèi)壓,預(yù)防腦水腫。

  (3)嚴(yán)密監(jiān)測血壓,血壓應(yīng)維持在(80~90)/(50~60)mmHg,若血壓測不到,應(yīng)通知醫(yī)生。

  (4)復(fù)蘇后的呼吸功能不健全,可表現(xiàn)為呼吸不規(guī)則、表淺,潮式呼吸,間斷呼吸等,應(yīng)鼓勵病人咳嗽排痰等,必要時行氣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機或做氣管切開術(shù)。

  (5)記錄24小時尿量,以判斷病情。

  (6)遵守各項無菌操作,盡早拔除插管,合理使用抗生素。

  小兒呼吸心臟驟停

  1.復(fù)蘇程序同成人。

  2.氣管插管型號的選擇 2歲以上使用氣管導(dǎo)管,小兒氣管插管內(nèi)徑公式為[年齡(歲)/4]+4。

  3.人工循環(huán) 年長兒心率<30次/分,嬰幼兒<80次/分,新生兒<100次/分,即應(yīng)開始實施心肺復(fù)蘇。胸外心臟按壓部位為兩乳頭連線中點。年長兒同成人采用雙掌法,幼兒可用單掌法;嬰兒可用雙拇指重疊環(huán)抱按壓法,新生兒亦可采用環(huán)抱法或單手示指、中指按壓法。

  按壓頻率新生兒120次/分。

  嬰幼兒及兒童至少100次/分。

  按壓深度為胸腔前后徑1/3~1/2,以產(chǎn)生大動脈搏動為準(zhǔn)。

  按壓通氣比新生兒為3:1。

  小于8歲兒童雙人操作為15:2,單人操作為30:2;大于8歲兒童同成人,無論單、雙人操作均為30:2。

  重點梳理

  1.心臟驟停標(biāo)志(三個停止---循環(huán)、呼吸、意識)

  2.判斷心臟驟停(大動脈搏動消失)

  3.心肺復(fù)蘇順序:C-A-B/循環(huán)(胸外按壓)--氣道--呼吸

  4.胸外按壓:體位;部位;力度;速度;和人工呼吸比例

  氣道開通方法:仰頭舉頜(頦)法、托頜法(雙下頜上提法)

  5.最常用藥物:腎上腺素

責(zé)編:liumin2017

報考指南

焚題庫

護士資格備考必備

  • 姓名
  • 電話
  • 郵箱
  • 醫(yī)藥考試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外語考試
  • 學(xué)歷考試
包头市| 盘山县| 铜梁县| 荃湾区| 新竹县| 景泰县| 额尔古纳市| 岳西县| 巨鹿县| 五华县| 巴青县| 株洲市| 青岛市| 慈利县| 即墨市| 万年县| 泾川县| 临湘市| 福贡县| 波密县| 建始县| 礼泉县| 临江市| 会同县| 新宾| 静安区| 利津县| 布尔津县| 贵港市| 宜章县| 井陉县| 定陶县| 迭部县| 台东市| 乐平市| 丁青县| 永德县| 福泉市| 大荔县| 阜阳市|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