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公路檢測工程師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公路檢測工程師 >> 模擬試題 >> 2021公路檢測工程師《道路工程》練習題:水泥與水泥混凝土

2021公路檢測工程師《道路工程》練習題:水泥與水泥混凝土

來源:考試網  [2021年7月18日]  【

  1[.單選題]下列不屬于水泥熟料中所加混合材料作用的是()。

  A.增加水泥產量

  B.有效提高水泥的水化熱

  C.降低水泥的生產成本

  D.改善水泥品質

  [答案]B

  [解析]在水泥熟料中加入混合材料可以在增加水泥產量、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改善水泥的品質。

  2[.單選題]礦渣水泥不適宜用作()。

  A.耐熱耐火要求的混凝土

  B.大體積混凝土

  C.有抗硫酸鹽侵蝕要求的混凝土

  D.早期強度要求高的混凝土

  [答案]D

  [解析]礦渣水泥不適用的范圍是:早期強度要求高的工程、有抗凍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3[.單選題]硅酸鹽水泥熟料中,()礦物的含量最大。

  A.硅酸三鈣

  B.硅酸二鈣

  C.鋁酸三鈣

  D.鐵鋁酸四鈣

  [答案]A

  [解析]硅酸鹽水泥礦物成分及含量分別為:硅酸三鈣63%-67%;硅酸二鈣21%-24%;鋁酸三鈣4%-7%;鐵鋁酸四鈣2%-4%。

  4[.單選題]硅酸鹽水泥熟料中的對抗折強度起重要作用的礦物是()。

  A.硅酸三鈣

  B.硅酸二鈣

  C.鋁酸三鈣

  D.鐵鋁酸四鈣

  [答案]D

  [解析]鐵鋁酸四鈣對水泥抗折強度起重要作用。

  5[.單選題]用維卡儀法測定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時,規(guī)定當試桿距離玻璃板()時,應當適量減水。

  A.小于5mm

  B.小于6mm

  C.小于7mm

  D.小于8mm

  [答案]A

  [解析]T0505-2005:用維卡儀測定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時,當試桿距離玻璃板小于5mm時,應適當減水,重復水泥漿的拌制和測試,若距離大于7mm時,則應適當加水,并重復水泥漿的拌制和測試,以試桿沉入凈漿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凈漿為標準稠度凈漿。

  6[.單選題]用國標代用法中的調整水量法測定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時,規(guī)定以試錐下沉深度為()時的凈漿為標準稠度凈漿。

  A.25mm±2mm

  B.30mm±1mm

  C.32mm±2mm

  D.36mm±2mm

  [答案]B

  [解析]目前交通行業(yè)標準采用代用法進行標準稠度用水量測定時,其判斷條件與現(xiàn)行國標有所不同。這里討論水泥凈漿標準稠度用水量測定時,采用國標標準,即將行標的28mm±2mm判斷條件改為國標的30mm±1mm。

  7[.單選題]硅酸鹽水泥中熟料礦物與水發(fā)生反應的速度最快的是()。

  A.硅酸三鈣

  B.硅酸二鈣

  C.鋁酸三鈣

  D.鐵鋁酸四鈣

  [答案]C

  [解析]硅酸鹽水泥中熟料礦物與水發(fā)生水化的速度由快至慢依次是:鋁酸三鈣、硅酸三鈣、鐵鋁酸四鈣、硅酸二鈣。

  8[.單選題]測定水泥初凝時間時,臨近初凝時每隔()。

  A.5min測定一次

  B.10min測定一次

  C.15min測定一次

  D.20min測定一次

  [答案]A

  [解析]測定水泥初凝時間時,試件在濕氣養(yǎng)護箱中養(yǎng)護至加水后30min時進行第一次測定,臨近初凝時每隔5min測定一次。當試針沉至距底板4mm±1mm時,為水泥達到初凝狀態(tài)。

  9[.單選題]測定水泥初凝時間時,試件在濕氣養(yǎng)護箱中養(yǎng)護至()進行第一次測試。

  A.加水后30min

  B.加水后40min

  C.加水后45min

  D.加水后75min

  [答案]A

  [解析]測定水泥初凝時間時,試件在濕氣養(yǎng)護箱中養(yǎng)護至加水后30min時進行第一次測定,臨近初凝時每隔5min測定一次。當試針沉至距底板4mm±1mm時,為水泥達到初凝狀態(tài)。

  10[.單選題]在硅酸鹽水泥中加入適量的石膏能夠提高水泥石的強度,這主要是因為()。

  A.加入石膏加快了水泥的凝結硬化,使早期強度提高

  B.加入適量的石膏會對硅酸鹽水泥起到良好的緩凝作用,且生成的鈣礬石能夠提高水泥的強度

  C.加入石膏使水泥漿體中的水分增加,保證水泥的水化硬化正常進行,從而使強度提高

  D.加入石膏使水泥石內部更致密,使強度提高

  [答案]B

  [解析]在硅酸鹽水泥中加入適量的石膏會對硅酸鹽水泥起到良好的緩凝作用,且生成的鈣礬石能夠提高水泥的強度,但石膏摻量太大時可能危害水泥石的安定性。

  11[.單選題]水泥膠砂強度檢驗(ISO法)水灰比說法正確的是()。

  A.水灰比0.5

  B.水灰比0.6

  C.水灰比0.65

  D.水灰比0.4

  [答案]A

  [解析]水泥與ISO砂的質量比為1:3,水灰比0.5,每鍋膠砂材料組成為水泥:標準砂:水=450g:1350g:225ml。

  12[.單選題]下列不屬于水泥化學性質的是()。

  A.有害成分

  B.不溶物

  C.燒失量

  D.安定性

  [答案]D

  [解析]水泥的化學性質包括有害成分、不溶物、燒失量、氯離子和堿含量。

  13[.單選題]當選用活性集料時,如果水泥中()含量高會產生堿集料反應。

  A.游離氧化鈣

  B.游離氧化鎂

  C.石膏

  D.堿

  [答案]D

  [解析]水泥屬于偏堿性材料,堿性成分是保證硅酸鹽水泥水化、凝結和硬化的重要條件。但堿性成分含量偏高,有可能與集料中的活性氧化硅或活性碳酸鹽在水的參與下,發(fā)生堿集料反應,對混凝土造成結構性破壞。所以水泥中堿的總量要加以控制。

  14[.單選題]水泥混凝土中的水泥起()作用。

  A.骨架作用

  B.密實作用

  C.膠凝作用

  D.加筋作用

  [答案]C

  [解析]水泥混凝土的水泥起膠凝和填充作用。

  15[.單選題]塑性混凝土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為()的混凝土。

  A.小于10mm

  B.10-90mm

  C.100-150mm

  D.大于160mm

  [答案]B

  [解析](JGJ55-2011)規(guī)定,塑性混凝土的坍落度為10-90mm,流動性混凝土的坍落度為100-150mm.大流動性混凝土的坍落度不低于160mm,干硬性混凝土指坍落度小于10mm的混凝土。

  16[.單選題]對于集料公稱最大粒徑不大于()的混凝土及維勃時間在5~30s之間的干稠性水泥混凝土,采用維勃稠度法測定稠度。

  A.9.5mm

  B.13.2mm

  C.31.5mm

  D.40mm

  [答案]C

  [解析]GB/T50080-2016:P11對于集料公稱最大粒徑不大于40mm的混凝土維勃時間在5~30s之間的干稠性水泥混凝土,采用維勃桐度法測定稠度。2016道路工程教材為31.5,這里水泥混凝土應該選31.5。

  17[.單選題]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又稱()。

  A.流動性

  B.可塑性

  C.穩(wěn)定性

  D.和易性

  [答案]D

  [解析]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又稱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具有流動性、可塑性、穩(wěn)定性和易密性等幾方面的一項綜合性能。

  18[.單選題]做坍落度試驗時要求將代表樣分三層裝入筒內,每層裝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三分之一,用搗棒在每一層的橫截面上均勻()。

  A.插搗15次

  B.插搗20次

  C.插搗25次

  D.插搗30次

  [答案]C

  [解析]做坍落度試驗時要求將代表樣分三層裝入筒內,每層裝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1/3,用搗棒在每一層的橫截面上均勻插搗25次。

  19[.單選題]下列外加劑對改善混凝土流動性最顯著的是()。

  A.減水劑

  B.引氣劑

  C.增稠劑

  D.速凝劑

  [答案]A

  [解析]減水劑能使新拌混凝土的流動性大幅增加。

  20[.單選題]評定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時,以3個試件為一組,當組數(shù)()時按數(shù)理統(tǒng)計進行處理。

  A.大于3

  B.大于5

  C.大于8

  D.大于10

  [答案]D

  [解析]評定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時,當試件多于10組時應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處理。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4000-525-585 聯(lián)系通道 在線咨詢

 2021年公路檢測工程師章節(jié)練習、每日一練、模擬試題、歷年真題,加群獲取免費試做權限

2021年公路檢測工程師視頻解讀新教材!精講班開課啦!不要錯過!

責編:zj10160201

報名通關必備

  • 姓名
  • 電話
  • 郵箱

報名指南

編輯推薦

在線題庫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双城市| 北京市| 北碚区| 元阳县| 晋中市| 枣强县| 新闻| 博客| 武功县| 安康市| 广东省| 龙海市| 汽车| 攀枝花市| 洞口县| 普兰店市| 洛隆县| 拜泉县| 和田县| 巴彦淖尔市| 耿马| 黑河市| 宁德市| 鹤庆县| 泸水县| 西乌| 正镶白旗| 民和| 安国市| 抚松县| 普洱| 康平县| 阳春市| 华池县| 章丘市| 社会| 蓝山县| 托克托县| 江油市| 循化| 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