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醫(yī)療的科技發(fā)明(聽診器)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誕生距今已有202年的歷史了。1816年,法國醫(yī)生雷奈克發(fā)明了聽診器,這一年,臨床醫(yī)學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在聽診器被發(fā)明之前,醫(yī)生基本采用將耳朵貼近病人胸廓診察心肺聲音的診斷方法。但這樣實在太不方便。在給一位貴族小姐診病時,雷奈克懷疑她患上了心臟病,但要使診斷準確,最好是聽聽心音。顯然,用直接貼耳法聽診病人不合適。雷奈克在客廳一邊踱步,一邊想著能不能用新的方法。他忽然想到少年時用木桿傳遞聲音的游戲。他叫人找來一張厚紙,將紙緊緊地卷成一個圓筒,圓筒的一端被放在貴族小姐的心口上,雷奈克則將自己的耳朵貼近另一端。貴族小姐心臟跳動的聲音被雷奈克聽得一清二楚,她的確得了心臟病。雷奈克為她開出了藥方。
雷奈克回家后,馬上找人專門制作了一根空心木管,為了便于攜帶,他將其分為兩段,并以螺紋旋轉(zhuǎn)連接,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個聽診器。
由于聽診器的發(fā)明,雷奈克能診斷出許多胸腔疾病,他也被后人尊為“胸腔醫(yī)學之父”。
科學源于生活,創(chuàng)新則是善于發(fā)現(xiàn),勇于探究。我們要善于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汲取科學發(fā)明的靈感。
特別推薦 :2018年高考語文試題|答案 | 2018年高考數(shù)學試題 | 2018年高考英語
2018年全國高考作文 | 滿分作文 | 2018年全國高考成績查詢時間|入口 | 考試時間
2018高考重點大學院校排名-中國大學排行榜專題 2018年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
2018全國高考志愿填報時間 | 高考錄取加分政策 | 2018全國高考錄取查詢
加入2018年高考考后交流群:609938914(點擊加群)或掃下面二維碼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