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起,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wǎng)率先發(fā)布覆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等地區(qū)高校的第1個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星級排名),至今已有7年歷史。報告顯示,在最新2016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中,7所高校躋身2016中國七星級大學,17所高校躋身2016中國六星級大學,53所入選2016中國五星級大學,78所入選2016中國四星級大學,153所入選2016中國三星級大學。
在2016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臺灣大學等首次榮膺2016中國七星級大學,躋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中國頂尖大學前列,其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領頭羊。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臺灣成功大學、臺灣交通大學和臺灣清華大學等高校榮膺2016中國六星級大學,躋身世界高水平大學、中國頂尖大學行列,是中國建設“雙一流”大學的核心力量。
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shù)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和臺灣藝術(shù)大學等6所專業(yè)型高校榮膺2016中國六星級大學,躋身世界高水平大學、中國頂尖大學行列。艾瑞深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綜合大學排行榜創(chuàng)始人、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北大、清華、國科大、港大、臺大等榮膺2016中國七星級、六星級的研究型大學其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屬于“中國兩岸四地大學第一方陣”,均是世界高水平大學、中國頂尖大學,是目前中國兩岸四地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排頭兵和核心力量。
2016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
序號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區(qū) |
全國排名 |
2016辦學類型、等級和層次 | ||
辦學類型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北京大學 |
北京 |
1 |
中國研究型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北京 |
2 |
中國研究型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3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北京 |
- |
中國研究型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4 |
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 |
湖南 |
9 |
中國研究型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5 |
香港大學 |
香港 |
- |
中國研究型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6 |
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 |
- |
中國研究型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7 |
臺灣大學 |
臺灣 |
- |
中國研究型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8 |
復旦大學 |
上海 |
3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9 |
武漢大學 |
湖北 |
4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10 |
浙江大學 |
浙江 |
5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11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6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12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7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13 |
南京大學 |
江蘇 |
8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14 |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
安徽 |
12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15 |
香港科技大學 |
香港 |
-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16 |
臺灣成功大學 |
臺灣 |
-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17 |
臺灣交通大學 |
臺灣 |
-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18 |
臺灣清華大學 |
臺灣 |
- |
中國研究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19 |
中央戲劇學院 |
北京 |
- |
專業(yè)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20 |
北京電影學院 |
北京 |
- |
專業(yè)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21 |
中央美術(shù)學院 |
北京 |
- |
專業(yè)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22 |
中央音樂學院 |
北京 |
- |
專業(yè)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23 |
北京體育大學 |
北京 |
- |
專業(yè)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
24 |
臺灣藝術(shù)大學 |
臺灣 |
- |
專業(yè)型 |
6星級 |
中國頂尖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