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單獨報考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 >> 高考 >> 浙江高考 >> 浙江高考生物模擬題 >> 2016屆浙江高考生物跟蹤檢測:細胞的分化、衰老、凋亡

2016屆浙江高考生物跟蹤檢測:細胞的分化、衰老、凋亡_第2頁

中華考試網  2015-10-21  【

  1.選A 分化終端的各種細胞指不再繼續(xù)分裂,執(zhí)行各自功能的細胞。同一個體的細胞都是由受精卵有絲分裂、分化形成,故各種體細胞含有的遺傳信息相同;處于分化終端的細胞,形態(tài)功能的差別是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不同的細胞,選擇性表達的基因有差異,轉錄形成的mRNA有差異,翻譯出的蛋白質也有差異。

  2.選D 細胞分化是生物個體發(fā)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不涉及遺傳物質的改變。細胞分裂發(fā)生在個體生長發(fā)育的各個時期。細胞衰老過程中大部分酶活性下降,由于含水量下降,細胞體積變小,外形皺縮。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不可避免的細胞自主死亡,對于生物正常發(fā)育是有利的。

  3.選C 噬菌體侵染細菌、病原體被巨噬細胞吞噬屬于細胞不正常死亡,不是由基因決定的;人胚胎時期尾部的消失是受基因控制發(fā)生細胞凋亡引起的;造血干細胞產生血細胞為細胞分化。

  4.選A 細胞生長意味著細胞體積增大,但細胞的相對表面積減小,故細胞物質交換效率降低。

  5.選D 細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經分化的細胞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只有發(fā)育成完整的生物個體才能表現(xiàn)出全能性;B細胞受抗原刺激能增殖分化成效應B(漿)細胞和記憶細胞;T細胞和B細胞中表達的基因,部分相同,部分不同,導致細胞內的RNA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

  6.選B 細胞凋亡是一個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此過程中基因還能表達。細胞分化后,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也會發(fā)生變化,所以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變化的細胞不一定是癌細胞。細胞癌變是基因突變所致,所以癌變前后細胞內的基因組成不相同。

  7.選B 當兩個RB基因同時突變產生突變蛋白時,會發(fā)生視網膜母細胞瘤,這說明RB基因發(fā)生的突變屬于隱性突變;RB基因能抑制細胞增殖,即抑制細胞癌變;突變蛋白的產生體現(xiàn)了基因突變;突變蛋白能促進細胞增殖,可以縮短細胞周期。

  8.選D Smac是蛋白質,從線粒體釋放的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Smac從線粒體中釋放出來后與IAPs反應促進細胞凋亡,所以在癌細胞中Smac從線粒體中釋放可能受阻,導致細胞不能正常凋亡。癌細胞的無限增殖,可能與癌細胞中IAPs過度表達有關。Smac是線粒體促凋亡蛋白,而IAPs是凋亡抑制蛋白,所以兩者在細胞凋亡中的作用相反。

  9.選B 由于題目中指出這些細胞處于早期胚胎細胞生長發(fā)育的各個時期,所以進行的應該是有絲分裂及分化的過程。甲、乙、丙為未分化的細胞,丁應為肌細胞,戊應為神經細胞。經有絲分裂得到的乙、丙兩個細胞的遺傳物質相同,經分化得到的丁、戊兩種細胞,遺傳物質相同,蛋白質有差異。

  10.選B 與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是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但血紅蛋白、呼吸酶是胞內蛋白,不分泌到細胞外;mRNA3在活細胞中都有,其他mRNA則在不同細胞內存在差別;四種細胞的全能性有差異,如幼嫩紅細胞是由造血干細胞分化而來的,其全能性小于造血干細胞;蛋白質的功能不同,其原因可能是它們的氨基酸種類、數(shù)目、排列順序或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

  11.選A 細胞凋亡是由基因調控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

  12.選C 肌肉細胞中無關鍵基因,因此與iPS細胞的遺傳物質不同;該圖示過程沒有新個體的產生,即沒有體現(xiàn)出細胞的全能性;由圖示知,4個關鍵基因的表達使肌肉細胞進行了“脫分化”。

  13.解析:細胞凋亡是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結構⑦是高爾基體,可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轉運、分類和包裝。細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細胞中基因的選擇性表達。A細胞是干細胞,經有絲分裂、分化產生原始的生殖細胞,然后經過減數(shù)分裂產生卵細胞。

  答案:(1)分裂和分化 基因 (2)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轉運、分類和包裝(答出其中兩個即可) (3)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4)細胞核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答出其中兩項即可) (5)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

  14.解析:(1)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與其直接有關的細胞器是溶酶體。(2)根據實驗所遵循的單一變量原則,可以看出乙丙組對照,自變量是有無注射IL­18,從而探究有無注射IL­18對核輻射細胞凋亡的影響。(3)設計丁組實驗和丙組形成對照,進一步探究核輻射前、后注射IL­18對細胞凋亡的影響。

  答案:(1)編程性 溶酶體

  (2)探究有無注射IL­18對核輻射細胞凋亡的影響

  表格如下:組別 細胞凋亡相對值 0 h 12 h 24 h 48 h 甲 乙 丙 (3)探究核輻射前、后注射IL­18對細胞凋亡的影響

  15.解析:培養(yǎng)箱中5%CO2的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肝癌細胞在分裂間期主要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該實驗中對照組應加入等量不含SW的培養(yǎng)液。每個實驗組設置5個培養(yǎng)瓶同時進行培養(yǎng),計數(shù)后統(tǒng)計平均值的目的是減小誤差。由表格中的數(shù)據可以推測,SW可能是通過誘發(fā)癌細胞凋亡來抑制腫瘤生長的,其原因可能是SW促進了癌細胞內Bax蛋白(凋亡蛋白)基因的表達。

  答案:(1)DNA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2)加入等量不含SW的培養(yǎng)液(或只加等量培養(yǎng)液) 減小誤差

  (3)①SW濃度越高,對細胞生長(存活)的抑制作用越強 ②SW作用時間越長,對細胞生長(存活)的抑制作用越強

  (4)凋亡 Bax蛋白基因

12
糾錯評論責編:xiejinyan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西昌市| 中西区| 无棣县| 亳州市| 北流市| 商洛市| 肃南| 六盘水市| 潞西市| 高要市| 抚州市| 邢台市| 淮滨县| 吴桥县| 拉孜县| 温宿县| 潼南县| 鹤山市| 桐柏县| 贵南县| 宜城市| 板桥市| 武冈市| 禄劝| 金堂县| 南岸区| 侯马市| 昭平县| 黄浦区| 富宁县| 祁东县| 安徽省| 舒城县| 古丈县| 密云县| 罗源县| 江油市| 综艺| 淄博市| 南澳县| 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