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該吃什么?吃什么才是對孩子最重要的?對許多家庭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作為家長必須保證孩子的營養(yǎng),讓孩子在最佳的狀態(tài)下迎接考試。越是接近高考,孩子的心理壓力就越大,再加上天氣炎熱,學習的勞累等原因,絕大多數(shù)考生的消化功能都會有所下降,食欲也會降低。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家長更應為孩子出一份力,精心為孩子準備一日三餐。下面的方案是專家為高考考生制定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考前飲食篇】
忌打破飲食規(guī)律
一些考生家長都一直在致力于一種能夠馬上改變孩子精神狀態(tài)的方法。于是,家長三天兩頭在給孩子設計營養(yǎng)套餐。為此,營養(yǎng)學專家提醒家長,在注重營養(yǎng)的同時,最好不要打破孩子以往的飲食規(guī)律。如果打破學生的飲食規(guī)律,則可能會對考生平時的消化功能起到一些反面作用,甚至影響孩子的食欲。營養(yǎng)師建議,在給孩子增加營養(yǎng)的同時,應該在保持原來的飲食習慣上,做一些適當?shù)恼{(diào)整,比如進行合理的“改良”。
食物品種越多越好
在高考這個最關鍵期,很多家長非常希望孩子在最后這個階段不要出問題。于是他們覺得飲食單一,吃些平常經(jīng)常吃的食物,這樣則最為保險。其實,營養(yǎng)師認為,沒有一種食物包含所有的營養(yǎng)素,相反還是應該主張食物的品種越多越好,這樣才能保證攝入的營養(yǎng)素比較齊全,也能保證一個平衡的膳食。為此,只有平衡的膳食,才能發(fā)揮更好的營養(yǎng)效果。
可以邊吃邊聊
以前說,吃飯時最好不要說話。但現(xiàn)在研究發(fā)現(xiàn),吃飯時,大家可以邊吃、邊聊,從而營造一個和諧、歡樂的氣氛,對消化、吸收也有好處。專家建議,在晚上,家長可以和孩子們坐在一起吃晚飯,大家邊吃、邊聊。但要注意的是,談話的氛圍要輕松,最好不要觸及高考等敏感話題,以免加重孩子的緊張程度,造成考前“高原反應”。
每餐保證20分鐘左右
距離高考不到10天,不少考生感覺時間異常寶貴,甚至有的還認為,吃飯也是一件很耽誤時間的事。于是,考生們吃起飯來也是狼吞虎咽,吃完之后又馬上投入到學習中。
營養(yǎng)專家則認為,這并不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做法。雖然時間可貴,但不能犧牲吃飯的時間,吃飯吃得太快,反而不利于身體健康。現(xiàn)代研究證明,在吃飯咀嚼的過程中,可以使大腦的血流量增多,同時還有助于提高記憶力。為此,專家建議,吃飯時還是需要細嚼慢咽,最好能使每餐保證在20分鐘左右。
【一日三餐篇】
早餐不能少蛋白質
早餐對于考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早餐中,需要包括足夠的蛋白質。如果早餐缺乏蛋白質,則無法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給機體以利用,在嚴重時,甚至還可能會出現(xiàn)低血糖。血糖不足,則還會直接干擾大腦的正常工作,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思維遲鈍等反應。
專家建議,理想的早餐應該由主食和動物食品搭配,并注意干稀搭配。比如:肉松、面包加牛奶、麥片粥加雞蛋、饅頭、云吞面、肉粥加蛋糕、腸粉加豆?ji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