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對有關(guān)名著的說明,正確的一項是( )
A.曹操奪取漢中,令曹洪、夏侯淵鎮(zhèn)守。趙云打敗張郃奪取瓦口隘,黃忠奪取天蕩山并聽從法正的計策,在定軍山以逸待勞斬殺夏侯淵。從許都趕來的曹操戰(zhàn)局不利,發(fā)布“雞肋”口令,借故殺了楊修,不久退兵。劉備奪取漢中,進位漢中王。
B.《三國演義》中的“單刀赴會”,寫東吳屢次討要荊州未果,遂采用周瑜之計,設(shè)下鴻門宴,埋伏好刀斧手邀請關(guān)羽來赴宴。關(guān)羽單刀赴會,最終安全脫身。
C.紅樓夢判詞中“可嘆停機德,堪嘆詠絮才”分別寫的是薛寶釵、林黛玉。
D.《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隨賈母等赴寧國府賞梅,午間去房間休息,看見房內(nèi)掛著一副對聯(lián)“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寶玉覺得這副對聯(lián)蘊含豐富,十分喜愛,銘記在心。
答案C
分析:A.不是趙云,是張飛。B.應(yīng)是魯肅之計。D.寶玉很不喜歡。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水滸》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以農(nóng)民起義為題材的優(yōu)秀章回體小說,成書于明末清初,該書是由施耐庵整理編著的。
B.別里科夫這個形象是沙皇專制主義的產(chǎn)物,是那些害怕新事物、維護舊事物、反對變革、阻礙社會發(fā)展的人的代名詞。
C.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負載,這是作者用來說明事物都“有所待”的道
理的。
D.陶淵明,名潛,字淵明,私謚靖節(jié),別號五柳先生,東晉大詩人,我國第一位出色的田園詩人。
答案A
分析:《水滸》作者尚存爭議。
3、填空題
(1)寶玉夢中來到太虛幻境,翻看了記載金陵優(yōu)秀女子命運的“ ”圖冊后,又看了“紅樓夢”原稿,聆聽了“紅樓夢”曲。寶玉依警幻仙姑之言,與仙女秦可卿結(jié)婚;楹,二人正攜手游玩時忽遇迷津,寶玉受到驚嚇,失聲喊叫:“可卿救我!”方從夢中醒來。
(2)王熙鳳得知賈璉偷偷地同尤二姐結(jié)了婚,就將尤二姐騙進府中。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張華告狀,借此大鬧;一面又暗中煽動小妾秋桐辱罵,借刀殺人。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王熙鳳又買通胡太醫(yī),讓尤二姐吞下打胎藥后小產(chǎn)。維系生命的一絲希望也斷絕了,尤二姐遂 (結(jié)局)。鳳姐故作姿態(tài),傷心痛哭。
(3)前一天晚上,林黛玉敲賈寶玉的門沒有開,覺得被賈寶玉冷落了。第二天,她一個人悲悲泣泣地葬花,并哭著吟了一首《 》,正好被賈寶玉聽到了。賈寶玉不覺癡倒,也大哭了一場。寶玉、黛玉因此清除了誤會,遂相好如初。
(4)賈母生病,偏有傳來迎春死的消息,病勢日增,終離世而去, 求鳳姐把老太太的喪事辦得風光些。
(5)寶玉丟玉之后,終日糊涂。賈母、王夫人、王熙鳳等決定____________,娶寶釵為媳婦“沖喜”。襲人進言說怕害了寶黛釵三人,賈母為難,鳳姐獻了一個用寶釵暗代黛玉的掉包之計,獲得賈母同意。
答案(1)金陵十二釵 (2)吞金自盡 (3)葬花吟 (4)鴛鴦 (5)以金配玉
分析:文學名著閱讀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課外閱讀的積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卮鸨绢}時,先要根據(jù)題目的提示在記憶倉庫中搜索,答案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關(guān)內(nèi)容,還要注意字的正確寫法。例如,陵、吟、鴛鴦。
4、下列各項中對作品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兩項是( )
A.柳湘蓮為了擺脫薛蟠對自己的騷擾,假意讓薛蟠跟從自己去尋歡作樂,把他騙到北門外的塘邊,糊弄薛蟠發(fā)誓結(jié)義,趁機狠狠教訓了呆薛蟠。不僅打了,還用馬鞭抽了,灌了他幾口臟水。薛蟠大吐酒水,全身疼痛難禁,后悔自己的認錯人。薛姨媽要告官,被寶釵攔住。
B.襲人見寶玉人性恣情,不務(wù)正業(yè),便以生氣要回到賈母身邊之事試探寶玉,見寶玉對她戀戀不舍,便趁機加以勸諫,為寶玉定下三個條件,大意是,一不許再說身化輕煙的花,二不許諷刺追求功名利祿的人,三不許吃別人嘴上的胭脂。寶玉吞吞吐吐沒有全部答應(yīng)。
C.寶玉來看黛玉,黛玉覺得寶玉對自己的態(tài)度忽冷忽熱。無意中聽到雪雁說寶玉定親的傳言,千愁萬緒堆上心頭來,便打定了主意,將身子糟蹋了下去,一死了之。眾人請醫(yī)問藥,寶玉實言安慰,都不管用,直到飯也絕粒,粥也不喝。奄奄一息,垂斃殆盡。聽到侍書說是要和園子里的姑娘定親,要“親上加親”,頓時清爽許多,病也漸漸好轉(zhuǎn)。
D.香菱和眾人斗草,不小心把裙子弄贓了。其裙為寶釵所贈,怕辜負了寶釵的心,又怕薛姨媽責備,賈寶玉便建議香菱換一條一樣的裙子。正好襲人有一樣的裙子,便把裙子換與香菱,又將臟裙子拿去收拾。香菱臨走時,讓寶玉不要告訴薛姨媽。
E.中秋家宴冷清,湘云與黛玉去凹晶館賞月聯(lián)詩。黛玉發(fā)現(xiàn)池中有黑影,湘云便撿個小石片打過去,卻飛起一只大白鶴。湘云靈機一動,便聯(lián)出上句“寒塘渡鶴影”,黛玉尋思半日對道:“冷月葬花魂”,湘云拍手稱奇,但又覺太頹廢。后妙玉從山后轉(zhuǎn)出,說這句子雖好只是過于頹敗凄楚,此亦關(guān)人之氣數(shù),讓她們不要再聯(lián)下去而請到她那里喝茶。
答案BD
分析:答題時,要仔細分辨選項內(nèi)容和原文學作品內(nèi)容的細微差別,然后做出判斷,可用排除法。B項,“便以生氣要回到賈母身邊之事”應(yīng)為“便以家里要為她贖身之事”試探寶玉;“寶玉吞吞吐吐沒有全部答應(yīng)”應(yīng)為“寶玉一一答應(yīng)”;D“寶釵”應(yīng)為“寶琴”,“薛姨媽”應(yīng)為“薛蟠”。故選BD。
5、下列各項對作品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賈母死后,鴛鴦傷心欲絕,哭的昏死過去,醒后便說,“太太疼我一場我便跟了去”的話,眾人不在意,后鴛鴦就在自己的房中割腕自盡。
B.夏金桂要暗地里害死香菱,香玲生病,金桂讓丫頭寶蟾做了兩碗湯,要和香菱同喝,卻在其中一碗下了砒霜,寶蟾不知情,為泄恨給香菱的湯多加了鹽,卻把兩碗湯對換了。夏金桂誤喝了毒湯而死。
C.一伙賊人半夜里潛進賈府,搶了好些金銀財寶。其中一賊人想著妙玉,便于次夜跳墻而入,用悶香將妙玉熏住。妙玉手足麻木,動彈不得,口里也說不出話來,被他背著掇弄了去。
D.吳蓀甫忙于去見趙伯韜而離開,離開了吳少奶奶。雷參謀突然來訪,他是吳少奶奶以前的戀人,趁著吳蓀甫不在家,他忘情地對她傾訴愛意,并贈給她一本《少年維特之煩惱》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
E.靠《太上感應(yīng)篇》作精神依托,二十五年不曾跨出書齋半步的吳老太爺,因與兒子吳蓀甫在觀念方面的矛盾發(fā)生爭執(zhí),生氣,病倒,最后死去。
答案AE
分析:A項,“鴛鴦就在自己的房中割腕自盡”應(yīng)為“鴛鴦在賈母死后懸梁自縊”。 E項,“與兒子吳蓀甫在觀念方面的矛盾發(fā)生爭執(zhí)”,應(yīng)為二十五年不曾跨出書齋半步的吳老太爺,實 際上已是一具古老的僵尸,一到上海,他就 受到強烈的刺激。 機械的噪音, 耀眼的霓虹, 薰人的香氣, 時髦的男女, 都令他神經(jīng)發(fā)疼。 一進吳府大門,他就因腦溢血而斷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