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A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兩物體不接觸也可有相互作用,如兩磁鐵靠近時可發(fā)生相互作用,故A正確,B錯誤;足球在飛行過程中,腳已離開球,不再發(fā)生作用,C錯誤;兩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是同時產(chǎn)生的,無先后之分,D錯誤。
2.選C 任何物體均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A、B均錯誤;地面上的物體在赤道上受到的重力最小,C正確;當(dāng)物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才等于懸掛的物體的重力大小,D錯誤。
3.選D 物體無論運動還是靜止均受重力作用,A、B均錯誤;物體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當(dāng)?shù)氐闹亓铀俣却笮∮嘘P(guān),與物體怎樣運動無關(guān),D正確,C錯誤。
4.選A 彈簧保持豎直,彈簧的拉力豎直向上,斜面光滑,小球不會受到斜面的靜摩擦力,要保證小球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斜面對小球的支持力必定為零,故重球只受到重力和彈簧的拉力兩個力的作用,A正確。
5.選D 小球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其合力為零,小球受力,如圖所示,由圖中幾何關(guān)系可得
F=
=mg,選項D正確。
6.選D 球在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擋板的彈力作用下做加速運動,則球受到的合力水平向右,為ma,如圖,設(shè)斜面傾角為θ,擋板對球的彈力為F1,由正交分解法得:F1-FNsin θ=ma,F(xiàn)Ncos θ=G,解之得F1=ma+Gtan θ,可見,彈力為一定值,選項D正確。
7.選C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一定等于彈簧掛鉤上的拉力F1,與F1、F2的大小關(guān)系無關(guān),C正確。
8.選A 不計一切摩擦,平衡時三個彈簧的彈力大小均等于一個小球的重力,故A正確。
9.選B 加力F之前小球平衡有G=kx0。加力F后彈簧的總壓縮量為x+x0,彈簧的彈力為k(x0+x)=G+kx,B正確。
10.選AC 設(shè)彈簧的原長為L0,勁度系數(shù)為k,由題意可得:k(L1-L0)=mg,k(L2-L0)=2mg解得:k≈28.8 N/m,L0=1.70 cm,故A、C正確。
11.選B A為研究對象得彈簧的壓縮量x1=mg/k。BB為研究對象得彈簧的伸長量x2=mg/k。Ah=x1+x2=2mg/k,B正確。
12.選C 彈簧q開始處于壓縮狀態(tài),kx1=mg,當(dāng)c剛好離開水平地面時,彈簧q處于伸長狀態(tài)。kx1′=mg,此時彈簧p處于伸長狀態(tài),彈力大小為kx2=2mg,代入數(shù)據(jù)可解得:x1=x1′=2 cm,x2=4 cm,故此過程中p彈簧的左端向左移動的距離為x1+x1′+x2=8 cm,C正確。
13.選C 小車沿光滑的斜面下滑時的加速度a=gsin θ,即小球沿斜面方向的合力為mgsin θ,桿只對小球施加了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故C正確。
14.選D A錯;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為了恢復(fù)原狀,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彈力的作用,B錯誤;在最低點,運動員雖然處于瞬間靜止?fàn)顟B(tài),但接著運動員要加速上升,故此時跳板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大于運動員的重力,C錯誤、D正確。
15.選C 設(shè)物體a、b的質(zhì)量分別為m1、m2,與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彈簧原長為L0,在水平面上時,以整體為研究對象有F1-μ(m1+m2)g=(m1+m2)a,
隔離a物體有k(L1-L0)-μm1g=m1a,
聯(lián)立解得k(L1-L0)=F1,
同理可得k(L2-L0)=F2,
聯(lián)立可得輕彈簧的原長為L0=,C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