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今年春節(jié)前后我國出現(xiàn)大范圍降雪天氣,對交通造成極大影響,事故頻發(fā)。下圖是在高速公路上甲、乙兩車剎車的v—t圖象,甲車在后,乙車在前,若兩車發(fā)生追尾,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t=0時刻兩車間距一定小于12.5m
B.甲車剎車的加速度大小是乙車的3倍
C.兩車一定是在t=10 s之前的某時刻發(fā)生追尾
D.兩車一定是在t=15 s至t=20 s之間的某時刻發(fā)生追尾
1.C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了速度圖象、追擊和相遇問題及其相關(guān)的知識點。
如圖,直線和曲線分別是在平行的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和的速度一時間()圖線,在時刻兩車剛好在同一位置(并排行駛),在到這段時間內(nèi)
A.在時刻,兩車相距最遠B.在時刻,兩車相距最遠
C.車加速度均勻增大D.車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3.大霧天,給行車帶來安全隱患。在一大霧天,一輛小汽車以20m/s的速度勻速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突然發(fā)現(xiàn)正前方20m處一輛大卡車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勻速行駛。小汽車司機經(jīng)過0.4s的反應時間后立即以a=8m/s2的加速度緊急減速運動,待速度減小到10m/s時勻速運動,則
A.司機從發(fā)現(xiàn)大卡車到剎車后速度減小到10m/s,小汽車行駛18.75m
B.司機從發(fā)現(xiàn)大卡車到剎車后速度減小到10m/s,大卡車行駛16.5m
C.司機從發(fā)現(xiàn)大卡車到剎車后速度減小到10m/s,小汽車的平均速度為16.21m/s
D.小汽車有可能會發(fā)生追尾事故
【】在0.4s的反應時間內(nèi),小汽車勻速運動。以a=10m/s2的加速度緊急減速運動時間t==s=1.25s,減速運動路程為t=18.75m,司機從發(fā)現(xiàn)大卡車到剎車后速度減小到10m/s,小汽車行駛x1=20×0.4m+18.75m=26.75m。選項A錯誤。司機從發(fā)現(xiàn)大卡車到剎車后速度減小到10m/s,大卡車行駛x2=v2(△t+t)=10×1.65m=16.5m,選項B正確。司機從發(fā)現(xiàn)大卡車到剎車后速度減小到10m/s,小汽車的平均速度為v===16.21m/s,選項C正確。小汽車與大卡車的最小距離為△x=20m+16.5m-26.75m=9.75m,不會發(fā)生追尾事故,選項D錯誤。
一輛汽車正以v1=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發(fā)現(xiàn)正前方有一輛自行車以v2=4 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汽車立即關(guān)閉油門做加速度大小為a=0.6m/s2的勻減速運動,汽車恰好沒有碰上自行車,則
A.關(guān)閉油門后,汽車恰好沒有碰上自行車時所用時間為10s
B.關(guān)閉油門后,汽車恰好沒有碰上自行車時所用時間為sC.關(guān)閉油門時,汽車與自行車的距離30 m
D.關(guān)閉油門時,汽車與自行車的距離m5. (2008寧夏)甲乙兩車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v-t圖象如題2-5圖所示.兩圖象在t=t1時相交于P點,P在橫軸上的投影為Q,ΔOPQ的面積為S.在t=0時刻,乙車在甲車前面,相距為d.已知此后兩車相遇兩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時刻為t′,則下面四組t′和d的組合可能是
A.t′=t1,d=S B.t′=,
C.t′=, D.t′=,
6.(2007寧夏)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t=0時刻同時經(jīng)過公路旁的同一個路標。在描述兩車運動的v-t圖中(如題2-6圖),直線a、b分別描述了甲乙兩車在0 ~20 s的運動情況。關(guān)于兩車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0 ~10 s內(nèi)兩車逐漸靠近
B.在10 ~20 s內(nèi)兩車逐漸遠離
C.在5 ~15 s內(nèi)兩車的位移相等
D.在t=10 s時兩車在公路上相遇
7. (2007海南)兩輛游戲賽車a、b在兩條平行的直車道上行駛。t=0時兩車都在同一計時線處,此時比賽開始。它們在四次比賽中的圖如題2-7圖所示。哪些圖對應的比賽中,有一輛賽車追上了另一輛
8.(2006·廣東)a、b兩物體從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圖象如題2-8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加速時,物體a的加速度大于物體b的加速度B.20秒時,a、b兩物體相距最遠
C.60秒時,物體a在物體b的前方
D.40秒時,a、b兩物體速度相等,相距200 m
【】a、b兩物體同地同一直線運動,從速度圖象看速度都為正值,即同向行駛.a的加速度aa==1.5 m/s2b的加速度a==2 m/s2.,所以a物體的加速度小于物體的加速度,即A項錯誤.20 s時,a物體速度達到v=40 m/s而b物體仍靜止,只有當40 s時,即a、b兩物體的速度相等時,a、b兩物體才相距最遠,此時相距的距離為Δs=(800 m+500 m)-400 m=900 m,,所以BD項錯誤。當60 s時a的位移為sa=×(10+40)×20 m+40×40 m=2 100 m..。而b的位移sb=×40×100 m=2 000 m,,所以a在b的前方即C項正確.
9.(2008·海南) t=0時,甲乙兩汽車從相距70 km的兩地開始相向行駛,它們的v-t圖象如題2-9圖所示.忽略汽車掉頭所需時間.下列對汽車運動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在第1小時末,乙車改變運動方向
B.在第2小時末,甲乙兩車相距10 km
C.在前4小時內(nèi),乙車運動加速度的大小總比甲車的大
D.在第4小時末,甲乙兩車相遇
10.(2009·海南)甲乙兩車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運動,其v—t圖像如題2-10圖所示,圖中△OPQ和△OQT的面積分別為S1和S2 ( S2> S1)..。初始時,甲車在乙車前方S0處。
A.若S0= S1+S2,兩車不會相遇
B.若S0< S1,兩車相遇2次
C.若S0 =S1,兩車相遇1次
D.若S0 =S2,兩車相遇1次
二.計算題
1. 某摩托車制造廠在測試車的性能時,技術(shù)員指定兩摩托車A和B停在一條平直的公路上,摩托車A在摩托車B后方的位置,由時刻開始,同時啟動兩輛摩托車讓兩車同向行駛,已知摩托車A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為、摩托車B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為。
(1)分析兩輛摩托車的運動性質(zhì);
(2)請根據(jù)學過的知識分析兩輛摩托車是否能相遇兩次?如果不能求出兩輛摩托車的最大或最小距離為多少?如果能請求出兩次相遇的時間以及相遇位置的間距為多少?
【解析】 (1)依題意,摩托車A做速度vA=10 m/s的勻速直線運動;摩托車B做初速度為零、加速度a=2 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假設(shè)A、B兩輛摩托車能有兩次相遇.
當摩托車A的速度vB=vA=10 m/s時,由v-v=2as,
得摩托車B通過的位移sB=m=25 m.
由vt=v0+at,得t=s=5 s.
摩托車A通過的位移sA=vAt=10×5 m=50 m.
由于s0+sB=(24+25) m=49 m<50 m,故在達到共同速度前,兩摩托車已相遇1次.之后摩托車A在前,摩托車B在后.再經(jīng)過一段時間,摩托車B速度大于摩托車A速度,再相遇1次.故能有兩次相遇.
設(shè)從開始運動到A、B兩輛摩托車相遇所用時間為,
則sA=vA=10,
sB=.
由幾何關(guān)系,得sA=sB+s0.
結(jié)合式,有-10+24=0.
解得兩次相遇的時刻=4 s,=6 s.
兩次相遇處相距Δs=s2-s1=(10×6-10×4) m=20 m.
相關(guān)推薦:2017年全國高考備考(模擬試題)專題(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