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單獨報考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 >> 高考 >> 江西高考 >> 江西高考歷史模擬題 >> 2020年江西高考歷史精選試題及答案(七)

2020年江西高考歷史精選試題及答案(七)

來源:中華考試網  2020-03-11  【

  一、選擇題

  1.春秋時期,齊國實行“相地而衰征”;戰(zhàn)國時期商鞅變法推行“為田開阡陌封疆”。兩者的相同點是(  )

  A.使土地所有制由國有向私有轉變

  B.都是為了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C.都是生產關系的發(fā)展決定著生產力的提高

  D.都是為了確立新的社會制度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比較和歸納能力。“相地而衰征”和“為田開阡陌封疆”都屬于生產關系變革,A項是二者造成的結果和影響,B、C、D三項都是錯誤說法。

  答案:A

  2.某人在評價商鞅時說:“他的一生雖然以悲劇結束,但他的事業(yè)是成功的!鄙眺薄俺晒Α钡母驹蚴(  )

  A.其變法順應了封建制代替奴隸制的歷史發(fā)展潮流

  B.他得到秦孝公的信任和重用

  C.他有能力并敢于同舊勢力作斗爭

  D.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發(fā)展趨勢的理解。商鞅變法發(fā)生在戰(zhàn)國時期,當時的中國正處于從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歷史時期,順應了這一歷史發(fā)展潮流是商鞅“成功”的根本原因。

  答案:A

  3.北宋中期,東京一帶流傳著“朝廷無憂有范君,京師無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謠,這是因為范仲淹(  )

  A.推行新政,獲得了各界支持

  B.重視理財,緩解了積貧局面

  C.實行賦役合一,減輕了農民負擔

  D.整頓吏治,贏得了百姓贊譽

  解析:題目中的“范君”和“希文”指的是范仲淹和他的字。他之所以受到百姓的贊譽是因為他主持了以整頓吏治為中心的“慶歷新政”。

  答案:D

  4.唐朝前期實行府兵制,府兵有著較強的戰(zhàn)斗力。北宋王安石為了改變“積弱”局面,在軍事方面采取的措施是借鑒了唐朝府兵制的(  )

  A.寓兵于農,兵農合一

  B.士兵服役期間免征賦役

  C.兵將分離,不易形成將帥擁兵自重的局面

  D.士兵定期更換駐地

  解析:王安石變法中的保甲法規(guī)定,保丁在農閑時練兵,平時種田、維持社會秩序,戰(zhàn)時編入軍隊作戰(zhàn),這借鑒了府兵制寓兵于農,兵農合一的特點。故A項符合題意。

  答案:A

  5.王安石變法為后世留下了許多值得品評的話題。請看下面兩幅圖片,從中你能得出的信息是(  )

  ①變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對 ②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圩兎ㄟ`背了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

  答案:A

  6.王安石說:“今以少壯時,正當講求天下正理,乃閉門學作詩賦,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習,此乃科法敗壞人材,致不如古。”為解決這一問題,王安石變法時所采取的措施是(  )

  A.整頓太學,重新編撰教科書

  B.實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

  C.由皇帝直接控制錄取權

  D.進士科?冀浟x和時務策

  解析:王安石指出了科舉考試以詩賦為主要內容,不能選拔實用型人才的弊端。A項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早在王安石變法前就已經確立,排除;C項屬于北宋初年科舉制度發(fā)展的表現(xiàn)。故D項符合題意。

  答案:D

  7.1964年西安市三橋鎮(zhèn)出土的“高奴禾石銅權”上有文:“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庇纱丝梢缘贸龅臍v史信息不包括(  )

  A.制定法律,以法治國

  B.嬴政確立了皇帝稱號

  C.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六國統(tǒng)一全國

  D.秦統(tǒng)一了度量衡

  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jù)“并兼天下諸侯……立號為皇帝”判斷秦王嬴政滅六國統(tǒng)一全國,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材料本身沒有體現(xiàn)“制定法律,以法治國”。

  答案:A

  8.對中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作出貢獻最大的重要歷史人物是(  )

  解析:注意題干中的限定語,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答案為A。

  答案:A

  9.歷史小說《李世民》的作者筑東陽說:“貞觀之治”政治局面的出現(xiàn),不是必然的,是唐太宗走質量立國型路徑治理出來的結果。此處對“質量立國”的全面準確理解是(  )

  A.內行開明,外舉文武

  B.以儒為師,大辦學校

  C.廣開耳目,求訪賢哲

  D.輕徭薄賦,戒奢從簡

  解析:“貞觀之治”局面的出現(xiàn)是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并采取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相關措施的結果。只有A項涵蓋的內容最為全面準確。

  答案:A

  10.杜甫描寫唐玄宗開元年間的詩:“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下列對“公私倉廩俱豐實”的理解最準確的是(  )

  A.詩人夸大了當時社會發(fā)展的盛況

  B.較準確地反映了當時糧食產量高的現(xiàn)象

  C.當時人口增長,開墾大量良田

  D.政府的官倉和地主的私囤較為豐實

  解析:解答本題,首先應明確唐玄宗開元年間是唐朝的全盛時期,杜甫的詩句較客觀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狀況,由此可以斷定杜甫的詩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發(fā)展盛況,故A項不正確;B項是詩句所反映的情況,但不能準確地和題干材料中的“公私倉廩俱豐實”相對應;C項不是詩句反映的社會狀況,故不符合題目要求;在封建社會中,農民階級是社會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但國家財富掌握在政府和地主手中,“政府的官倉和地主的私囤較為豐實”對應了題干材料中的“公私倉廩俱豐實”。因此答案為D。

  答案:D

  11.在1960年全國人大二屆二次會議期間,毛澤東說康熙皇帝的頭一個偉大貢獻是打下了今天我們國家所擁有的這塊領土。我們今天繼承的這大塊版圖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時牢固地確定了的。下列不能夠證明此結論的是(  )

  A.三征噶爾丹,團結眾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

  B.歡迎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譜寫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光輝的篇章

  C.取得雅克薩之戰(zhàn)的勝利,和沙俄簽訂《尼布夢條約》,鞏固了東北邊疆

  D.進剿臺灣,在澎湖激戰(zhàn),完成統(tǒng)一臺灣的大業(yè)

  解析:結合史實可知,乾隆帝在位時,土爾扈特部在其杰出首領渥巴錫的帶領下,沖破了沙俄的重重阻礙,歷經千辛萬苦回到了祖國,受到乾隆帝的歡迎和妥善安置,譜寫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光輝的篇章。

  答案:B

  12.自康熙經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稱“康乾盛世”,但馬克思稱之為“奇異的悲歌”,現(xiàn)在有的歷史學家又稱之為“落日的輝煌”。能說明這一時期為“悲歌”、“落日”的歷史現(xiàn)象是(  )

 、俜饨ň鲗V平y(tǒng)治空前強化

  ②重農抑商,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

 、蹖嵭虚]關自守政策

 、艽笈d文字獄,實行文化專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題干中的“悲歌”、“落日”意指明清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①是政治衰落的表現(xiàn);②為經濟衰落的表現(xiàn);③為對外關系方面衰落的表現(xiàn);④為文化上衰落的表現(xiàn)。

  答案:A

  二、非選擇題

  13.北宋時期王安石發(fā)動了旨在改革北宋建國以來積弊的一場改革,時人和后人對變法褒貶不一。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司馬光)請更張新法,曰:“……王安石不達政體,專用私見,變亂舊章,誤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業(yè),閭里怨嗟……斂免役錢,寬富而困貧,以養(yǎng)浮浪之人,使民失業(yè),窮愁無告。”

  ——《續(xù)資治通鑒長編》

  材料2:安石曰:“變風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上以為然……據(jù)家貲高下,各令出錢雇人充役……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歲以九月,令、佐分地計量,驗地土肥瘠,定其色號,分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稅數(shù)。

  ——《宋史·王安石傳》

  材料3:梁啟超在《中國六大政治家——王荊公》中把王安石比作中國的克倫威爾,說他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垢”,稱王安石是“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梁啟超對變法的結論是“實國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譽之社會革命”。

  材料4:(王安石變法)首先利息并不低。王安石定的標準,是年息二分,即貸款一萬,借期一年,利息二千。這其實已經很高了,而各地還要加碼……利息高不說,手續(xù)還麻煩……道道手續(xù)……都要給胥吏衙役交“好處費”……地方官就只好硬性攤派了。當然,層層攤派的同時,還照例有層層加碼。于是,不但貧下中農,就連富裕中農和富農、地主,也得“奉旨貸款”……結果,老百姓增加了負擔,地方官增加了收入。

  ——易中天

  (1)據(jù)材料1,司馬光對王安石變法持什么態(tài)度?(2分)結合材料2分析其持此態(tài)度的原因。(4分)

  (2)據(jù)材料3,梁啟超對王安石變法持什么態(tài)度?(2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原因。(4分)

  (3)據(jù)材料4概括易中天的觀點。(2分)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10分)

  解析:第(1)問司馬光對王安石變法所持態(tài)度可從材料1中進行概括;材料2中反映原因的語句是“據(jù)家貲高下,各令出錢雇人充役”“驗地土肥瘠,定其色號,分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稅數(shù)”,由此可知王安石變法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第(2)問“態(tài)度”從材料3中可以明顯看出,“原因”從梁啟超的政治主張入手分析。第(3)問易中天分析了青苗法的弊端,他的“觀點”據(jù)“老百姓增加了負擔,地方官增加了收入”概括!坝^點”對錯的問題,一般而言,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但無論哪種選擇,都必須給出一定的理由。

  答案:(1)反對。實行免役法和方田均稅法等措施,觸動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2)肯定。梁啟超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的改革。

  (3)觀點:變法幫了腐敗的忙。(意思相近即可)

  第一種答案:不正確。評價改革要放到當時特定的時代中去,從當時來看,變法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于腐敗,這不是王安石變法本身造成的,腐敗的根源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存在。

  第二種答案:有一定道理。在新法推行過程中,出現(xiàn)了用人不當?shù)默F(xiàn)象,損害了百姓的利益,引起了人民的反抗,這是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言之有理即可)

 高考指導:2020年高考難度大不大?如何備考?

 熱點:學歷提升報名指導,低分上大學、3+2專本套讀進入考試網升學歷交流群811430100咨詢老師報考

糾錯評論責編:jiaojiao95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中宁县| 措美县| 桂林市| 广丰县| 日喀则市| 兴化市| 桃园县| 松滋市| 乃东县| 大埔县| 沁源县| 荥经县| 东丽区| 山西省| 和政县| 鸡东县| 正安县| 棋牌| 宁阳县| 临安市| 什邡市| 常熟市| 张掖市| 平罗县| 上林县| 陕西省| 虎林市| 昌邑市| 天水市| 兴义市| 拉萨市| 宾阳县| 永年县| 清涧县| 双柏县| 梅州市| 博客| 宝山区| 南通市| 杂多县|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