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16·佛山高三模擬)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對亞洲不結盟國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認政策,“承認每個國家都有權選擇自己未來的道路,并不以施加壓力的方式強迫那些不愿意的國家成為盟國。……只要這些國家決心維護自己的獨立,并為達到這一目標而采取積極的政策,美國就應支持和援助他們”。美國這一政策的調整主要是由于( )
A.自身實力的削弱
B.冷戰(zhàn)對抗的需要
C.經濟危機的困擾
D.不結盟國家的斗爭
解析 依據所學,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蘇形成對峙的兩極格局。在這一過程中第三世界作為一支新興的力量崛起,美國為了冷戰(zhàn)對抗的需要,適時地調整了對第三世界的政策。所以應選B。
答案 B
8.(2016·汕頭高三模擬)“梁柏力在《被誤解的中國》一書中曾對中西(歐)商業(yè)狀況進行了對比,一方面指出歧視商賈并非中國獨有的傳統,明清時期中國富商的社會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認為明清時期的中國與英國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顯不同,并對英國商人勢力強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紹:英國數百年來都處于戰(zhàn)亂之中……英國要與其他歐洲國家爭霸……”照此推斷,梁氏認為明清時期中國商賈勢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
A.儒家思想含有明顯的抑商傾向
B.商人的社會地位有了顯著上升
C.禁止商人買賣土地和科考入仕
D.社會相對安定對商人依賴較小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從材料“英國數百年來都處于戰(zhàn)亂之中……英國要與其他歐洲國家爭霸”中可以看出,作者認為長期的戰(zhàn)亂和爭霸導致英國商人實力的強大。由此梁柏力認為明清時期中國商賈實力不濟的原因是中國社會的長期穩(wěn)定,社會對商人的依賴較小,故D項正確;A項中“儒家思想含有抑商傾向”材料中沒有體現;C項“買賣土地和科考入仕”與材料無關;材料中沒有體現商人的社會地位的變化,B項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D。
答案 D
9.(2016·河南鄭州二模)中國近代著名實業(yè)家劉鴻生于1923年創(chuàng)辦華商上海水泥廠,生產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場優(yōu)勢地位,但很快受到國內啟新洋灰公司的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廠的龍牌水泥的猛烈沖擊,市場上形成了象、馬、龍三者的混戰(zhàn)局面。這反映了( )
A.一戰(zhàn)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迅猛的發(fā)展
B.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始終受到外國資本主義的壓制
C.這種公平競爭的局面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D.一戰(zhàn)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生存艱難但仍勇于前行
解析 從材料信息可知,20世紀20年代,劉鴻生的民族企業(yè)受到國內、國外企業(yè)的挑戰(zhàn)的競爭,從擁有市場優(yōu)勢到三家混戰(zhàn),這說明一戰(zhàn)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生存艱難但仍勇于前行。故選D項。一戰(zhàn)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很快蕭條下去,故A項與史實不符;材料信息無法體現“始終受到外國資本主義的壓制”,排除B項;材料信息無法體現“公平競爭”,排除C項。
答案 D
10.(2016·銀川高三模擬)為了解決社會保險制度的聯邦經費來源問題,羅斯福破天荒地實行了一種按收入和資產的多寡而征收的累進稅。對5萬美元純收入和4萬美元遺產征收31%,500萬美元以上的遺產可征收75%;公司稅過去一律是13.75%,根據1935年稅法,公司收入在5萬美元以下的稅率降為12.5%,5萬美元以上者增加為15%。羅斯福這一舉措的實質是( )
A.對富人的一種橫征暴斂
B.資本主義國家一種新的社會不公
C.國家對社會財富的一種再分配
D.損害了資本家的根本利益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羅斯福新政的理解與認識。新政從本質上看仍是資本主義的自我完善,是為維護資本家利益服務的,損失的只是暫時的、局部的利益。材料體現的稅收政策只是對社會財富的一種再分配的方式,以降低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最終維護資本家的利益。所以應選C。
答案 C
11.(2016·烏魯木齊高三模擬)南宋后期的詩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評》中說:“或問唐詩何以勝我朝?唐以詩取士,故多專門之學,我朝之詩所以不及也!眹烙鹨詾樘瞥姼璺睒s的原因是唐朝( )
A.經濟繁榮,國力強盛
B.科舉制度,考查詩賦
C.知識分子隊伍空前強大
D.士人群體的刻苦鉆研
解析 題中材料“唐以詩取士,故多專門之學,我朝之詩所以不及也”是指唐朝科舉考試中以詩賦為主,培養(yǎng)了專門創(chuàng)作詩歌的人才,所以宋朝的詩歌發(fā)展比不上唐朝。故本題選B。
答案 B
12.(2016·宜昌高三模擬)法國畫家畢沙羅曾說:“精確的繪畫干巴巴的,妨礙對于整體的印象,破壞了所有的感覺。不要過分逼真地追求事務的輪廓;應該在運用了正確的色彩和筆法的畫筆下創(chuàng)作畫作……不要依照規(guī)則和原理作畫,而要畫出你所觀察到的和感覺到的。”下列作品與他主張的創(chuàng)作風格相符的是( )
A.《彈曼陀鈴的少女》 B.《自由引導人民》
C.《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D.《星月夜》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述材料是對印象派繪畫特征的描述,結合所學知識,D項《星月夜》是凡高的作品,屬于印象派繪畫;A項《彈曼陀鈴的少女》是畢加索作品,屬于立體派;B項《自由引導人民》屬于浪漫主義;C項《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屬于現實主義,故選D。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