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選擇題
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所謂西學者,無非中國數(shù)千年來所創(chuàng)”……我們現(xiàn)在又向西方學習,學的即是我們傳過去的東西,中國古已有之,傳到西方,現(xiàn)在“天將器還中國”,我們又學習,這是合理的、必要的。
——桑咸之《晚清——政治與文化》
材料二 無論政治、學術、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國的法子絕對是兩樣,斷不可遷就調和……若是決計革新,一切都應該采用西洋的法子;不必拿什么國粹、什么國情的鬼話來討論。
——陳獨秀《今日中國之政治問題》
材料三 中國應該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形式主義地吸收外國的東西,在中國過去是吃過大虧的。中國共產(chǎn)主義者對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應用也是這樣,必須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完全地恰當?shù)亟y(tǒng)一起來。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請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主張,該主張在當時有何積極意義?
(2)據(jù)材料二指出陳獨秀對待中西文化的態(tài)度。材料中“西洋的法子”核心內容是什么?
(3)中國共產(chǎn)主義者曾多次將“外國的進步文化”與“中國具體實踐完全地恰當?shù)亟y(tǒng)一起來”,試舉兩例。
(4)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應該如何對待外來文化?
答案 (1)主張:西方科技是從中國傳入的;向西方學習科技是必要的、合理的。
積極意義:為學習西方找到合理的依據(jù),減少向西方學習的阻力。
(2)態(tài)度:否定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全盤西化。
核心:民主、科學。
(3)毛澤東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探索出了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農(nóng)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政權的正確道路。鄧小平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
(4)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辯證地吸收;將外來文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解析 第(1)問,主張需結合材料中的“所謂西學者,無非中國數(shù)千年來所創(chuàng)”、“學的即是我們傳過去的東西”、“我們又學習,這是合理的、必要的”來進行分析。第(2)問,態(tài)度需結合材料中的“一切都應該采用西洋的法子;不必拿什么國粹、什么國情的鬼話來討論”分析即可;核心即民主與科學。第(3)問,比較簡單,關鍵是注意“中國共產(chǎn)主義者”這一關鍵信息,可知即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第(4)問,對待外來文化的態(tài)度由前面的材料可以得出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辯證地吸收;將外來文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毛澤東是最早的探索者……起了先導的作用……毛澤東在探索中的失誤和挫折也為開創(chuàng)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歷史的借鑒。
材料二 鄧小平作為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繼續(xù)對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探索。糾正、創(chuàng)新地發(fā)展了毛澤東思想,他第一次比較系統(tǒng)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以上均摘自《川大學者談有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道路探索過程》
(1)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留給我們的“歷史借鑒”主要是什么?
(2)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有哪些重要貢獻?其思想核心和奮斗目標是什么?
(3)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毛澤東、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有何內在聯(lián)系。
答案 (1)成就: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決定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jīng)濟建設上來的正確決策和措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了社會主義的三大改造,發(fā)表了《論十大關系》,召開了中共八大會議。借鑒:注意防止“左”傾錯誤。
(2)領導全黨進行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召開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把全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確立了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提出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一國兩制”等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思想核心: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事求是,從國情出發(fā)。
奮斗目標: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實現(xiàn)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
(3)開始于毛澤東,形成于鄧小平。這一過程既有思想理論上的繼承、揚棄和發(fā)展,也有前后銜接和轉換,是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的兩個重要階段。
解析 第(1)問考查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經(jīng)驗和挫折教訓,把握新中國成立初到中共八大的史實即可。第(2)問把握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過程即可。第(3)問把握兩大理論的繼承發(fā)展關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