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單獨報考
當(dāng)前位置:中華考試網(wǎng) >> 高考 >> 江蘇高考 >> 江蘇高考化學(xué)模擬題 >> 2016屆江蘇高考化學(xué)復(fù)習(xí)與增分策略:鹵素及其化合物

2016屆江蘇高考化學(xué)復(fù)習(xí)與增分策略:鹵素及其化合物

中華考試網(wǎng)  2016-01-03  【

  一、選擇題

  1.(2015·湖南師大附中高三月考)已知:2Fe+3Cl22FeCl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設(shè)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  )

  A.氯氣是氧化劑,F(xiàn)eCl3是還原劑

  B.常溫下,與56 g Fe反應(yīng)斷裂1.5NA個Cl—Cl鍵

  C.1 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含有0.1NA個Fe3+

  D.常溫常壓下,22.4 L Cl2和足量Fe反應(yīng)轉(zhuǎn)移3NA個電子

  解析:本題考查化學(xué)常用計量。難度中等。A項,F(xiàn)e是還原劑;B項,2Fe~3Cl2,與1 mol Fe反應(yīng)斷裂1.5NA個Cl—Cl鍵;C項,F(xiàn)e3+發(fā)生水解,其數(shù)目小于0.1NA;D項,常溫常壓下,22.4 L Cl2不是1 mol。

  答案:B

  2.(2015·河南省六市重點高中統(tǒng)考)已知:①向KMnO4晶體上滴加濃鹽酸,產(chǎn)生黃綠色氣體;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實驗①產(chǎn)生的氣體,溶液變黃色;③取實驗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試紙上,試紙變藍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實驗①生成的氣體不能使?jié)駶櫟牡矸?KI試紙變藍

  B.實驗②證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C.上述實驗證明氧化性:MnO>Cl2 >Fe3+>I2

  D.上述實驗中,共有兩個氧化還原反應(yīng)

  解析:本題考查氧化性強弱的比較。難度中等。根據(jù)方程式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得出氧化性強弱比較:①中MnO>Cl2;②中Cl2>Fe3+;③中Fe3+>I2。A項,①產(chǎn)生的氯氣能使?jié)駶櫟牡矸?KI變藍;B項,實驗②只證明了Fe2+具有還原性;D項,上述實驗中有三個氧化還原反應(yīng)。

  答案:C

  3.(2015·上海十三校聯(lián)考)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電解氯化銅溶液,將陽極產(chǎn)生的氣體產(chǎn)物通入淀粉碘化鉀溶液中,溶液變藍

  B.紅熱的銅絲在氯氣中燃燒,產(chǎn)生了棕黃色的霧

  C.碘水中加入少量裂化汽油振蕩,靜置后上層顏色變淺,下層顏色變?yōu)樽霞t色

  D.向含有苯酚的苯溶液中滴入少量濃溴水,產(chǎn)生了白色沉淀

  解析:電解氯化銅溶液時,陽極產(chǎn)生Cl2,能使淀粉碘化鉀溶液變藍,A正確;銅絲在氯氣中燃燒,產(chǎn)生的是棕黃色的煙,B錯誤;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烴,加入碘水后會與I2發(fā)生加成反應(yīng)而使碘水褪色,C錯誤;苯酚能與濃溴水反應(yīng)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難溶于水但易溶于苯,所以向含有苯酚的苯溶液中滴入濃溴水時看不到白色沉淀,D錯誤。

  答案:A

  4.(2015·福建龍巖期末質(zhì)檢)一氯化碘(ICl)、三氯化碘(ICl3)是鹵素互化物,它們的性質(zhì)與鹵素單質(zhì)相似,如:2ICl+2Zn===ZnI2+ZnCl2。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ICl3與水反應(yīng)的產(chǎn)物為HI和HClO

  B.ICl3與KI反應(yīng)時,氯元素被還原

  C.ICl與冷NaOH溶液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ICl+2OH-===IO-+Cl-+H2O

  D.ICl與水的反應(yīng)屬于氧化還原反應(yīng)

  解析:ICl中I元素為+3價,Cl元素為-1價,當(dāng)ICl3與水反應(yīng)時,I3+與水電離出的OH-結(jié)合形成HIO2,Cl-與水電離出的H+結(jié)合形成HCl,A項錯誤;ICl3與KI反應(yīng)時,ICl3中的+3價碘元素被還原,B項錯誤;ICl中Ⅰ元素為+1價,Cl元素為-1價,則ICl與NaOH溶液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ICl+2OH-===IO-+Cl-+H2O,C項正確;ICl與水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ICl+H2O===HIO+HCl,反應(yīng)中沒有化合價的變化,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yīng),D項錯誤。

  答案:C

  5.(2015·海南單科)(雙選)下列有關(guān)海水綜合利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電解飽和食鹽水可制得金屬鈉B.海帶提碘只涉及物理變化

  C.海水提溴涉及氧化還原反應(yīng)D.海水提鎂涉及復(fù)分解反應(yīng)

  解析:電解飽和食鹽水只能得到NaOH、H2、Cl2,A項錯誤;海帶提碘涉及I-―→I2等化學(xué)變化,B項錯誤;海水提溴涉及Br-Br2等氧化還原反應(yīng),C項正確;海水提鎂涉及MgCl2Mg(OH)2MgCl2(熔融)Mg過程,包含氧化還原反應(yīng)及復(fù)分解反應(yīng),D項正確。

  答案:CD

  6.(2015·成都一診)某學(xué)生以鐵絲和Cl2為原料進行下列三個實驗。從分類角度分析,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實驗①、③反應(yīng)制得的物質(zhì)均為純凈物

  B.實驗②、③均未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

  C.實驗②、③均為放熱反應(yīng)

  D.實驗①、②所涉及的物質(zhì)均為電解質(zhì)

  解析:本題考查了物質(zhì)的分類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記憶能力和運用所學(xué)知識的能力。實驗③制得的膠體為混合物,A選項錯誤;實驗②氯化鐵溶于水屬于物理變化,實驗③中發(fā)生的水解反應(yīng)屬于復(fù)分解反應(yīng),B選項正確;實驗②屬于物理變化,該過程中放熱,實驗③為吸熱反應(yīng),C選項錯誤;實驗①所涉及的Fe、Cl2都不是電解質(zhì),D選項錯誤。

  答案:B

  7.(2015·昆明二檢)A、B、C、D有如圖所示轉(zhuǎn)化關(guān)系:,則A、D可能是(  )

 、貱、O2、贜a、O2、跱aOH、CO2、躍、O2、軫e、Cl2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⑤

  解析:本題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質(zhì),意在考查考生對C、Na、S、Fe、Cl等元素的單質(zhì)和化合物之間相互轉(zhuǎn)化關(guān)系的理解與應(yīng)用。若A、D分別為C和O2,則B、C分別為CO、CO2;若A、D分別為Na和O2,則B、C分別為NaO、Na2O2;若A、D分別為NaOH和CO2,則B、C分別為Na2CO3、NaHCO3;若A、D分別為S、O2,則B、C分別為SO2、SO3,但S和O2不能一步反應(yīng)生成SO3;若A、D分別為Fe和Cl2,則B只能是FeCl3,但FeCl3與Cl2不再反應(yīng)。故A項正確。

  答案:A

  8(2015·河南洛陽第二次統(tǒng)考)常溫下,將Cl2緩慢通入水中至飽和,然后向所得飽和氯水中滴加0.1 mol·L-1的NaOH溶液。整個實驗進程中溶液的pH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實驗進程中可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

  B.向a點所示溶液中通入SO2,溶液的酸性和漂白性均增強

  C.c點所示溶液中:c(Na+)=2c(ClO-)+c(HClO)

  D.由a點到b點的過程中,溶液中逐漸減小

  解析:A項,由于氯水中有HClO,能將pH試紙漂白,故不能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B項,向a點所示溶液中通入SO2時發(fā)生下列反應(yīng):Cl2+SO2+2H2O===H2SO4+2HCl,溶液的酸性增強但漂白性減弱。C項,可由電荷守恒和得失電子守恒導(dǎo)出,電荷守恒:c(Na+)+c(H+)=c(Cl-)+c(ClO-)+c(OH-),由于c點pH=7,c(H+)=c(OH-),所以c(Na+)=c(Cl-)+c(ClO-)①;得失電子守恒:c(Cl-)=c(ClO-)+c(HClO)②,將②代人①得c(Na+)=2c(ClO-)+c(HClO),D項,a點到b點的過程中,存在下列反應(yīng):Cl2+H2O??H++HClO,ClO-由HClO電離產(chǎn)生:HClO??H++ClO-,隨著pH不斷減小,c(H+)逐漸增大,HClO的電離受到抑制,c(ClO-)逐漸減小,因此溶液中逐漸增大。

  答案:C

  9向含F(xiàn)e2+、I-、Br-的溶液中通入過量的氯氣,溶液中四種粒子的物質(zhì)的量變化如圖所示,已知b-a=5,線段Ⅳ表示一種含氧酸,且Ⅰ和Ⅳ表示的物質(zhì)中含有相同的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線段Ⅱ表示Br-的變化情況

  B.原溶液中n(FeI2)n(FeBr2)=31

  C.根據(jù)圖象無法計算a的值

  D.線段Ⅳ表示IO的變化情況

  解析:向含F(xiàn)e2+、I-、Br-的溶液中通入過量的氯氣,依據(jù)還原性:I-> Fe2+>Br-可知,I-、Fe2+、Br-依次被氧化,則Ⅰ、Ⅱ、Ⅲ分別代表I-、Fe2+、Br-的變化情況,A項錯誤;根據(jù)圖象橫坐標,可以計算出n(I-)=2 mol,n(Fe2+)=4 mol,根據(jù)電荷守恒可知n(Br-)=6 mol,Br-消耗3 mol氯氣,則a=6,原溶液中n(FeI2)n(FeBr2)=13,B、C項錯誤;已知b-a=5,說明在a~b段參與反應(yīng)的I2與Cl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5,線段Ⅳ表示IO的變化情況,D項正確。

  答案:D

糾錯評論責(zé)編:xiejinyan
相關(guān)推薦
熱點推薦»
体育| 汉沽区| 原阳县| 定日县| 田东县| 绵阳市| 嘉善县| 砚山县| 清河县| 扶风县| 大宁县| 竹溪县| 苍溪县| 开原市| 上饶县| 柯坪县| 垣曲县| 绵阳市| 扶绥县| 彩票| 灵武市| 隆化县| 大同县| 昌吉市| 吴忠市| 云林县| 上林县| 莲花县| 天镇县| 北辰区| 无极县| 岳普湖县| 广元市| 响水县| 楚雄市| 林口县| 桂东县| 甘泉县| 潼关县| 玉田县| 慈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