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單獨報考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wǎng) >> 高考 >> 湖南高考 >> 湖南高考歷史模擬題 >> 2018年湖南高考歷史基礎提升練習及答案(4)

2018年湖南高考歷史基礎提升練習及答案(4)_第2頁

中華考試網(wǎng)  2018-01-10  【

  10.(2016·江西名校聯(lián)考)盧梭曾寫信給伏爾泰說:你的詩使我失去慰藉,并且瀕于絕望,并迫使我反對上帝。(但這)片刻也無法誘使我懷疑自己靈魂的(  )

  A.伏爾泰給啟蒙運動帶來消極影響B(tài).法國啟蒙運動逐漸誤入歧途

  C.盧梭對理性主義有著自己的見解D.盧梭并非真正的啟蒙思想家

  解析 據(jù)題干“片刻也無法誘使我懷疑自己靈魂的永存和精神的上帝”信息,可知盧梭對理性主義有著自己的見解,故選C項。

  答案 C

  11.(2016·湖北荊州1938年,蔣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國近代史》中指出:“當時的人對于這些條款(指《南京條約》內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協(xié)定關稅和治外法權是我們近年來所認為不平等條約的核心?墒钱敃r的人并不這樣看!睂Α赌暇l約》內容中關于協(xié)定關稅和治外法權的輕看說明清朝統(tǒng)治者(  )

  A.重在防范西方對華經濟侵略B.執(zhí)行傳統(tǒng)的撫夷外交政策

  C.對西方各國給予同等待遇D.近代國家主權意識淡薄

  解析 據(jù)材料“協(xié)定關稅和治外法權是我們近年來所D項正確。

  答案 D

  12.(2016·安徽合肥一模)“沖擊—回應”曾是史學界解釋中國近代歷史的模式之一,強調“挑戰(zhàn)—刺激—機遇—進步”的關系。下列選項中,符合這一模式的對應關系是(  )

  外部的沖擊 中國的回應 ① 鴉片戰(zhàn)爭 太平天 ②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開啟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 ③ 甲午中日戰(zhàn)爭 知識界與民眾展開救亡圖存斗爭 ④ 八國聯(lián)軍侵華 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題干中的模式為外部的沖擊挑戰(zhàn),刺激中國的回應,回應又促進中國社會的進步。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失敗,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為救亡圖存,維新派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農民階級掀起了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故本題選C項。1853年頒布《天朝田畝制度》,提出了農民的理想追求,這與鴉片戰(zhàn)爭無關,排除A項;洋務運動興起的外在因素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始于鴉片戰(zhàn)爭后,排除B項;《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的直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凱的權力,根本目的是實現(xiàn)民主共和制,故與八國聯(lián)軍侵華沒有直接關系,排除D項。

  答案 C

  13.(2016·河北保定模擬)武昌革命軍興,清吏張鳴岐、龍濟光、李準等初欲負(  )

  A.傳播革命思想,贏得群眾支持B.制造聲勢,加速革命進程

  C.革命運動迅速波及全國D.使清政府統(tǒng)治空前孤立

  解析 根據(jù)“使廣東省城,得以不流血而獲光復者,報紙之力為多焉”可知報刊對辛亥革命起到了客觀推動作用,故選B項。

  答案 B

  14.(2016·重慶調研)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特別會議,決定黨在政治上主要的方針是加緊進行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的群眾工作,特別是發(fā)動和組織農民群眾。中共中央這一方針(  )

  A.為北伐戰(zhàn)爭準備了條件 B.推動了農村的土地革命

  C.標志工作重心轉向農村D.有利于鞏固蘇維埃政權

  解析 1926年7月,國共合作領導的北伐戰(zhàn)爭開始,因而1926年2月的農民運動為北伐戰(zhàn)爭準備了條件,故選A項。土地革命是1927年8月7日制定的革命路線,與題干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黨的工作重心轉向農村是在1927年的秋收起義之后,故C項錯誤;中華蘇維埃政權成立于1931年,故D項錯誤。

  答案 A

  15.(2016·湖北黃岡質檢)蔣廷黻在《大公報》上撰文指出:“在江西蘇區(qū),幾乎一無所有的紅軍,卻能抵抗十倍其眾的國軍,至今堅挺不倒,根本原因即在于它(  )

  A.工農武裝割據(jù) B.土地革命

  C.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jù)地 D.開展游擊戰(zhàn)爭

  解析 中共在革命根據(jù)地領導土地革命,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水平,符合“民生主義”,故選B項。其余選項與“民生主義”無關,均排除。

  答案 B

  16.(2016·廣西四校聯(lián)考)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在《致中國國民黨三中全會電》中聲明:“停止武力推翻國民黨政府的方針;工農政府改名為中華民國特區(qū)政府,……受南京政府與軍事委員會之指導!贝寺暶髡f明(  )

  A.中共放棄了自己的革命主張B.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

  C.國共兩黨的內戰(zhàn)已完全停止D.中共旨在推動實現(xiàn)國共合作解析 在中日民族矛盾空前嚴重的背景下,中共暫時放棄與國民黨武裝對抗的政治主張,旨在建立全民族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抗擊日本的侵略,故選D項。A、C項表述錯誤;1937年9

  答案 D

  17.(2016·豫晉冀三省調研)1937年12月17日,蔣介石在《我軍退出南京告國民書》中說:“敵如欲盡占我四千萬方里之土地,宰割我四萬萬之人民,所需兵力,當為幾何?敵之武力,終有窮時!边@表明蔣介石(  )

  A.仍然在堅持片面抗戰(zhàn)路線B.對中日國情已經有所認識

  C.意在為南京淪陷尋找借口D.正確分析了中日雙方形勢

  解析 材料“我四千萬方里之土地,宰割我四萬萬之人民……敵之武力,終有窮時”主要從中日國情角度分析,故選B項。

  答案 B

  18.(2016·東北師大附中月考)在渝期間,毛澤東在回答“共產黨要不要另起爐灶”的問題時表示,“不是我們要另起爐灶,而是國民黨灶里不許我們造飯”,“我們對國民黨,只是有所批評,留有余地,并無另起爐灶之意”。這表明此時的中國共產黨(

  A.倡導和平建國B.缺乏抗爭國民黨的實力

  C.強調自身獨立自主的必要性D.不敢公開反對國民黨的專制統(tǒng)治

  解析 題干信息“留有余地,并無另起爐灶之意”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倡導和平建國的思想主張,故選A項。

  答案 A

12
糾錯評論責編:jiaojiao95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旺苍县| 资中县| 阳城县| 峡江县| 黑河市| 菏泽市| 伊金霍洛旗| 枞阳县| 渭源县| 长葛市| 密山市| 潼南县| 清流县| 宜兰市| 沙洋县| 东光县| 剑阁县| 凤台县| 册亨县| 绥滨县| 瑞金市| 龙山县| 鲜城| 奉贤区| 宜城市| 石城县| 鹤岗市| 高雄县| 腾冲县| 紫金县| 大洼县| 青海省| 珠海市| 正镶白旗| 金昌市| 永新县| 延川县| 东城区| 邮箱| 郯城县|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