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題
1、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區(qū)),然后將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別在兩者切面的左側放置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生長素濃度為促進胚芽鞘生長的最適濃度),培養(yǎng)在黑暗條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彎曲生長且方向相反,關于這一現(xiàn)象的說法,合理的是()
A、胚芽鞘向左彎曲生長,生長素在胚芽鞘中是極性運輸
B、胚芽鞘向右彎曲生長,生長素在胚芽鞘中是極性運輸
C、幼根向左彎曲生長,生長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極性運輸
D、幼根向右彎曲生長,生長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極性運輸
解析:胚芽鞘切面的左側放置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胚芽鞘向右側彎曲生長,據(jù)題意,幼根向左側彎曲生長,生長素在胚芽鞘中進行極性運輸。
答案:B
2、關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A、植物激素都直接參與細胞內的各類生命活動
B、赤霉素能使大麥種子在不發(fā)芽時產(chǎn)生α淀粉酶
C、脫落酸能促進細胞分裂與果實的衰老及脫落
D、合成乙烯的部位是果實,乙烯利能加快番茄的成熟
解析:所有的激素都不直接參與細胞代謝,而是對細胞代謝起一個調控作用;釀制啤酒時,赤霉素能使大麥種子在不發(fā)芽時產(chǎn)生α淀粉酶,從而簡化工藝、降低啤酒的成本;脫落酸能促進果實的衰老及脫落,促進細胞分裂的植物激素是細胞分裂素;植物體的各個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但成熟果實中分布最多。
答案:B
3、以下關于“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植物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的表達,錯誤的選項是()
A、除了扦插枝條以外,其他實驗條件均要相同
B、每根枝條上應保留有相同數(shù)量的芽
C、可用單位時間每根枝條生根數(shù)作為記錄指標
D、不同的生長素類似物濃度作用,不一定產(chǎn)生相同生根效果
解析:該實驗的自變量是生長素類似物的濃度,所以扦插枝條與其他實驗條件均要相同;為控制單一變量,應保證每根枝條上保留相同數(shù)量的芽;可根據(jù)單位時間每根枝條生根數(shù)作為因變量判斷最適生長素濃度;在一定范圍內,隨生長素濃度增加,生根的數(shù)量隨之增加,超過一定濃度,生根的數(shù)量開始減少,因此不同的生長素類似物濃度作用,不一定產(chǎn)生相同生根效果。
答案:A
4、以下哪一個生產(chǎn)或實驗過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
A、處理扦插的月季枝條,促進生根
B、處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轉變?yōu)辄S香蕉
C、處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育出無子果實
D、處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麥幼苗,使其繼續(xù)生長
解析:生長素能促進扦插枝條生根;乙烯能促進果實成熟,生長素不能促進果實成熟;生長素能促進果實發(fā)育,處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能育出無子果實;生長素能促進生長,可處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麥幼苗,使其繼續(xù)生長。
答案:B
5、下圖中箭頭表示植物體不同部位和不同條件下生長素的總體運輸方向,其中有誤的是()
A、a B、b
C、c D、d
解析:生長素可進行極性運輸,即由形態(tài)學上端運輸?shù)叫螒B(tài)學下端;單側光照射使生長素由向光側向背光側運輸;生長素可以由水少向水多一側運輸,使根水多的一側生長素含量高,由于根對生長素敏感而抑制生長,水少一側生長較快,從而使根向水生長。
答案:C
6、以下四幅圖中,能正確反映生長素濃度與芽位置關系的是(側芽1、側芽2、側芽3距頂芽的距離依次由近到遠)()
解析:頂芽產(chǎn)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越靠近頂芽的側芽位置生長素濃度越高,因此側芽1的生長素濃度最高,側芽2和側芽3距頂芽的距離比較遠,生長素濃度逐漸減少。
答案:B
7、赤霉素具有促進植物莖稈伸長的作用,其作用機理如下圖所示。遺傳學研究說明,赤霉素對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顯,而對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顯。
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圖中的a過程表示促進,b過程表示抑制
B、圖中的c過程可能是促進,也可能是抑制
C、赤霉素缺乏的植物體無法完成生長素的合成
D、控制玉米莖稈高度的基因可能與赤霉素的合成代謝有關
解析:控制玉米莖稈高度的基因可能與赤霉素的合成代謝有關,故赤霉素可以促進植物莖稈的生長;結合圖示知:赤霉素可通過促進生長素的合成、抑制生長素的分解從而影響植物生長;因生長素具有雙重性,所以圖中c過程可能促進生長,也可能抑制生長;在缺乏赤霉素情況下植物也可以合成生長素。
答案:C
8、根冠(圖中黑色部分)內含有脫落酸,并且能主動地向根的生長部位(分生區(qū)和伸長區(qū),圖中白色部分)運輸,從而抑制該處細胞的分裂和生長。假設對玉米根冠作以下四種處理,(A、B的生長部位被插入不透明的云母片,C不做處理,D的根冠被切去一半)那么向下彎曲生長程度最大的是()
解析:胚芽鞘彎曲程度取決于背地側和近地側的生長速度差別,而生長速度取決于生長素和脫落酸的綜合作用。A圖中,背地側生長素的促進作用—脫落酸的抑制作用,近地側只有生長素的抑制作用;B圖中背地側生長素的促進作用,近地側那么存在生長素的抑制作用+脫落酸的抑制作用;C圖背地側存在生長素的促進作用—脫落酸的抑制作用,近地側存在生長素的抑制作用+脫落酸的抑制作用;D圖中背地側生長素的促進作用—脫落酸的抑制作用,而近地側那么只存在生長素的抑制作用,故B圖彎曲程度最大。
答案:B
9、右圖所示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某器官生長發(fā)育的影響。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A、假設d點表示植物莖向光側濃度,那么c可表示莖背光側濃度
B、假設該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芽生長的影響,那么促進莖生長的最適濃度在ac之間
C、給植物施加e點所對應濃度的生長素時,植物的生長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D、cf段曲線的變化可用于解釋橫放植物根的向地生長
解析:植物莖的向光側濃度低于背光側濃度,背光側生長較快;芽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比莖高,促進莖生長的最適濃度比較高;給植物施加e點所對應濃度的生長素時,植物的某個部位生長可能不受影響,但由于不同部位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故不能保證其他部位不受影響;橫放植物根部近地側生長素濃度較高,生長較慢,背地側生長素濃度較低,生長較快,可以用曲線的cf段來解釋。
答案:D
10、下圖為小麥籽粒形成過程中各種植物激素的含量變化,據(jù)圖判斷以下表達不正確的選項是()
A、從曲線所示的小麥籽粒形成全程看,各時期均有多種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jié)
B、小麥鮮籽粒質量鮮重增加的趨勢與IAA最相似,所以IAA比另外兩種激素更重要
C、6月29日玉米素相對值最高,這與該時期小麥籽粒進行旺盛的有絲分裂相關
D、GA3在小麥籽粒形成早期和中期含量較高,說明GA3可以在未成熟種子中合成
解析:每個時期的各種激素含量不同,說明每個時期各種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jié);各種激素對于植物的生命活動都很重要;玉米素為細胞分裂素,可促進細胞分裂,因此該植物含量高,那么與有絲分裂旺盛有關;早期籽粒未形成時,GA3含量高,說明可在未成熟的種子中合成。
答案:B
11、用不同培養(yǎng)液處理萌發(fā)的綠豆,觀察其對不定根發(fā)生和生長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表。
|
平均每條綠豆芽 長出不定根數(shù) |
每條不定根 平均長度(mm) |
①幼嫩的植物莖葉研磨后分離得到的提取液 |
5.92 |
37 |
②用老的植物莖葉研磨后分離得到的提取液 |
4.16 |
18 |
③全營養(yǎng)液 |
3.82 |
17 |
④濃度為85μmol/L的生長素溶液 |
5.44 |
29 |
⑤濃度為170μmol/L的生長素溶液 |
5.02 |
24 |
⑥濃度為260μmol/L的生長素溶液 |
4.85 |
20 |
⑦蒸餾水 |
3.17 |
14 |
(1)根據(jù)上表各項分析,①的各項數(shù)據(jù)均高于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2)該實驗結果能否說明生長素對綠豆不定根的發(fā)生和生長具有兩重性?________。說明理由:_______
(3)上述實驗可作為對照組的處理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4)青少年食用綠豆芽,綠豆芽中所含的生長素不會影響身體的生長發(fā)育。請說明理由
(5)生長素對莖、根等器官的生長均有影響,右圖是水平放置的綠豆幼苗根、莖對生長素作用的反應曲線,圖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側的是________,表示莖遠地側的是________。
解析:(1)①使用的實驗材料是幼嫩的莖,②使用的實驗材料為老的植物莖,觀察指標是對植物不定根和其平均長度的影響,從材料差異可推測幼嫩植物比老的植物莖中所含的生長素多,可促進植物生根和生長。
(2)生長素的兩重性含義是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而根據(jù)數(shù)據(jù),實驗組中根的數(shù)目與長度均高于空白對照組,故該實驗結果只能說明生長素具有促進作用,不能說明其抑制作用。
(3)根據(jù)實驗單一變量原那么可知③為①、②對照,探究實驗材料對根發(fā)生和生長的影響,⑦為④⑤⑥的對照組,探究生長素濃度對根發(fā)生和生長的影響。
(4)生長素的本質是吲哚乙酸,生長激素的本質是蛋白質,因此生長素不會影響人體的生長發(fā)育。
(5)根據(jù)重力對生長素的影響,植物橫放后,近地側濃度大,遠地側濃度小。根對生長素比莖敏感,因此AB曲線是根的反應曲線,根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生長受到抑制,生長所需要的時間長,故為B。CD為莖的反應曲線,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低,生長素對其的促進作用小,故為C點。
答案:(1)植物體內幼嫩的莖葉生長素含量多,促進生根和根的生長的作用強
(2)否實驗結果說明各種濃度生長素均具有促進作用,沒有表達出抑制作用(3)③、⑦
(4)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的生長激素與植物生長素成分不同(5)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