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正誤
(1)蛋白質工程中,改造蛋白質是通過對基因的改造來實現(xiàn)的,這樣的改造可遺傳,能向后代傳遞這種改變( )。
(2)改造基因時,要對基因進行修飾或合成基因,因此,需要用到基因工程中的有關酶,如限制酶、DNA連接酶等( )。
(3)轉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劑基因,可能通過花粉傳入環(huán)境中( )。
(4)轉抗蟲基因的植物,不會導致昆蟲群體抗性基因頻率增加( )。
(5)動物的生長激素基因轉入植物后不能表達( )。
(6)如轉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來源于自然界,則不存在安全性問題( )。
(7)生物武器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它們的生存、繁殖、死亡不受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 )。
答案 (1)√ (2)× (3)√ (4)× (5)× (6)× (7)×
蛋白質工程
1.(·廣東卷)從某海洋動物中獲得一基因,其表達產物為一種抗菌性和溶血性均較強的多肽P1。目前在P1的基礎上研發(fā)抗菌性強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藥物,首先要做的是( )。
A.合成編碼目的肽的DNA片段
B.構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達載體
C.依據(jù)P1氨基酸序列設計多條模擬肽
D.篩選出具有優(yōu)良活性的模擬肽作為目的肽
解析 該基因的表達產物多肽P1的抗菌性和溶血性均很強,要研發(fā)出抗菌性強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藥物,首先應根據(jù)P1的氨基酸序列設計模擬肽,再構建相應的DNA片段。
答案 C
2.(·江蘇卷)下列關于轉基因生物安全性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我國已經對轉基因食品和轉基因農產品強制實施了產品標識制度
B.國際上大多數(shù)國家都在轉基因食品標簽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開展風險評估、預警跟蹤和風險管理是保障轉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目前對轉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爭論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環(huán)境安全性上
解析 我國農業(yè)部頒布了《農業(yè)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要求對轉基因生物產品及其加工品加貼標注,以方便消費者自主選擇。但國際上并非大多數(shù)國家在轉基因食品標簽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A項正確、B項錯誤;目前對轉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爭論主要集中在轉基因食物的安全性和轉基因生物對環(huán)境安全的影響上,但這些通過風險評估、預警跟蹤和風險管理等是可以解決的,C、D項正確。
答案 B